📖 ZKIZ Archives


【每日一黑馬】「85後」的有米傳媒:與巨頭賽跑 獲投資1億元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52933.html

2010年畢業前夕,他又帶領自己兄弟們開始了創業,這次的方向是廣告平台。他做出這樣的選擇是基於兩個原因:一是當時遊戲玩家付費意願太低,難以賺錢,而向企業收費則存在可行性;其次,2009年美國移動廣告商AdMob被谷歌以7億多美元收購的案例也使陳第堅定了做移動廣告的決心。

一開始,陳第將有米定位為連接廣告主和App開發者的平台,前者需要投放廣告,後者則需要通過廣告獲取收入。廣告主按效果付費,用戶每下載一個App,有米就賺取30%的差價,約1.2-1.4元。而彼時,智能手機在國內剛剛興起,有米借靠比多盟和安沃等對手先發的優勢結識了很多大廣告主,比如淘寶、新浪微博、UC和谷歌地圖。

好景不長,2011年全國忽然間冒出了近百家移動廣告公司,並且都採用「廣告條」、「插播廣告」的形式,為了爭奪廣告主和開發者,各公司大打價格戰,再加上自己的廣告創意連連被抄襲,在這場戰爭中有米元氣大傷,2011年上半年有米虧掉幾百萬人民幣,幸虧當時有彩訊科技的千萬元投資做支撐。

怎麼突圍是擺在陳第面前的一個嚴峻問題。他首先想到的是廣告展現形式的變化,積分牆映入他的眼簾。它是在一個應用內展示各種積分任務,以供用戶完成任務獲得積分的頁面。目前,積分牆成為有米盈利重點,在今年上半年6000多萬元的收入中,積分牆佔了50%,插播廣告佔30%,旗幟廣告佔20%。

此外,在廣告主方面,有米也採取了差異化競爭策略,不同於多盟等對手偏重於麥當勞、肯德基等傳統品牌廣告商,多米更傾向於手游和電商等客戶。

經歷了2011年的危機,移動廣告市場重新洗牌,有米倖存下來了,並開始盈利。但陳第卻又睡不著了,因為善打價格戰的競爭對手多盟也進入了積分牆領域,並且給App開發者的分成高達90%。這不是有米和多盟的第一次遭遇戰,2011年多盟曾燒錢聚攏開發者,其Banner點擊量也由1天一兩千萬漲到上億。「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有米就專做積分牆了,因為我不想和它打。」陳第表示。

俗話說,「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互聯網巨頭百度2012年開始發力移動互聯網,進軍移動廣告領域。不久後,百度便成為了Banner廣告領域的王者,隨即就有了上文中多盟在積分牆領域的價格戰。

廣州優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創始人陳第

成立時間 2010 年

所在地區廣州市

員工人數 140 人

主營業務移動廣告平台

2012 年營業收入保密

融資狀況完成B 輪億元融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645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