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爭奪最佳分析師的獎項,各券商使出渾身解數。
灰色票選不僅腐蝕分析師和基金經理的研究質量和職業操守,更給中國資本市場的公信力和透明度蒙上陰影。
「如果證監會主席可以投票產生的話,那一定會從證券分析師中選出,因為分析師們打選戰、拉選票太有經驗了。」在白雲機場一間咖啡廳裡,華南一家證券公司分析師陳飛(化名)感慨地說。
陳飛準備參加有「券商奧斯卡」之稱的「新財富最佳分析師」評選。他即將飛往北京和上海拜訪基金、保險等投資機構,開始一場路演和拉票之行。對於參選的眾多分析師來說,每年「金九銀十」是一場在京、滬、深、穗等各大基金公司之間四處奔波的拜票季。
雖然最佳分析師的光環逐漸褪色,但券商賣方研究機構仍不遺餘力地投入這場決定他們職業生涯和公司地位的拉票遊戲。從血拼團購到豪華遊艇會,從賣萌撒嬌到泳裝模特「美人計」,券商和分析師們挖空心思頻出拉票怪招,可謂無所不用其極。
花樣百出的拉票遊戲也引發諸多業界人士對券商排名獎項的賄選質疑,灰色票選不僅腐蝕分析師和基金經理的研究質量和職業操守,也導致全行業研發競爭力在全球資本市場長期徘徊於低下水平,並給中國資本市場的公信力和透明度蒙上陰影。
每天郵箱都會收到券商的各類活動邀請,既有名目繁多的團購優惠和紅包禮券,也有充滿誘惑的美女模特秀、高爾夫派對、遊艇餐會、美食旅遊等。
不久前,一封來自老牌券商申銀萬國公司的內部郵件在網上曝光,拉開本年度新財富評選的拉票大戲。
申萬研究團隊針對基金經理的團購郵件頗具吸引力:將以「冰點價格」為基金經理團購寶馬、奧迪、福特等品牌的豪車。此外,機構人士若有購買保時捷、捷豹路虎等其他品牌豪車的需求,該郵件聲稱,「我們將努力滿足您的需求。」
多位基金經理向南方週末記者證實了這封郵件的真實性。一位深圳的基金經理透露,申萬的升級版團購「新意不多」,「只是去年另一家券商的翻版,去年該券商就組織一批基金經理參加豪車派對,並以優惠價格幫客戶團購了一批寶馬。」
近兩年在新財富評選中活躍的華創證券也毫不示弱,隨後颳起團購「特斯拉」旋風。2013年8月下旬,被譽為「汽車中的蘋果」的特斯拉電動車正式宣佈接受中國國內預定後,華創證券組織一批大客戶參加當月底的金融體驗專場,提前體驗特斯拉並接受現場訂車,並「確保成為中國首批車主」。
華創證券此次團購主要針對基金公司大佬。特斯拉Model S型號的美國售價為7萬至10萬美元。雖然特斯拉未公佈中國區的最終售價,但華創此次團購的組織者則提醒機構人士,該款電動汽車最高配置價格130萬-140萬元人民幣。
「雖然華創能爭取到折扣,但普通的基金經理要承擔這個價格還有點難,只有投資總監、研究總監級別以上的基金高管才買得起,」上述深圳基金經理說。該人士還比較了一下申萬團購的豪車價格,說明兩家券商針對的群體略有差別。後者針對的是50萬到60萬,最高報價近80萬,「這個價格基金經理可以接受。」
華創團購特斯拉搶走申萬大手筆團購的風頭,也掀開了券商檯面下爭奪新財富選票的「暗戰」。
華創和申萬此舉都指向「新財富最佳分析師」。該獎項由深圳《新財富》雜誌主辦,自2003年開始,至今已歷時11年,是中國賣方證券研究機構和分析師影響頗大的獎項。
該評選每年從9月份啟動,評選過程長達3個月,在此期間,由有投票權的買方投資者為賣方分析師打分,累積分數後評出若干獎項。基金、社保、QFII等機構投資者由於購買券商研究服務並為此提供分倉佣金,而被歸於「買方」;為這些機構投資者提供交易席位和研究分析支持的券商及其研究所,則被稱為「賣方」。
這些年來,中國金融業快速發展人才稀缺,一旦有分析師獲獎,往往被多方挖角,迅速身價倍增——年薪從幾十萬快速躍至數百萬的傳奇,已經多次發生。正因為獲獎分析師的薪酬獎勵和評選結果往往密切掛鉤,讓所有業內人士都無法忽略這一評選。而對於券商來說,這也是一次機構研發實力、市場影響力的全面角逐。
漸漸地,評獎的3個月變成一場拉票大戰,不僅是分析師個人的事,券商也會全情參與。以基金經理為代表的買方投資者將感受到一輪輪的「狂轟濫炸」:熱情的研究銷售,大量的拉票電話,以及頻繁的上門路演,當然也少不了花樣頻出的團購「大戰」。
華創和申萬團購血拼,也讓雙方研究部門爭奪選票的意圖一目瞭然。前述深圳基金經理分析稱:「華創採用重點盯人的拉票戰術,因為大基金投票權集中,並且投資總監和研究總監的話語權大;申萬則採用全面撒網的海選策略,有投票權的基金經理都儘量爭取。」
隨著新財富評選的臨近,還會有越來越多的券商加入「拉票大戰」。來自廣州的一位基金經理透露,每天郵箱都會收到券商的各類活動邀請,既有名目繁多的團購優惠和紅包禮券,也有充滿誘惑的美女模特秀、高爾夫派對、遊艇餐會、美食旅遊等。
除了豪車團購外,分析師也費盡心思搞出五花八門的體貼服務。一家上海券商來深圳某基金路演時,聽說該基金副總過勞猝死,專門在路演中增加了推拿保健與中醫養生的主題演講。深圳某券商在一場針對本地基金公司的路演休息時,分析師們大跳「江南Style」以增加基金經理的印象分。
一些券商也根據基金經理的不同興趣發佈各具特色的服務報告。比如國泰君安在深圳的策略會上,就推出了《金剛經》與證券投資的主題演講。北京一家實力券商也在深圳推出諸如「軍臨天下」、「車聞天下」、「美食中國」等系列報告。
賣方分析師越來越痛苦,被排名壓得喘不過氣。
「我們是打腫臉充胖子,」一家深圳券商研究所人士表示。據介紹,其所在券商各項業務收入銳減,研究部門也虧損嚴重,2013年已經裁員10%。
最佳分析師的光環也逐漸褪色。以往,一位分析師被評上最佳分析師後,收入成倍增長,年薪突破百萬元人民幣不成問題,甚至一些頭牌分析師能漲至500萬元。但從2012年開始,最佳分析師能獲得的年薪上漲幅度有限。中信證券一位分析師表示,「能不被裁員就算不錯了。」
券商研究所當前的生存現狀也堪憂。2013年上半年券商中報顯示,超過八成的賣方研究所都呈現虧損狀態。買方基金提供給券商的分倉佣金也愈加有限,已從2009年的63億元降至2012年的43億元。
「各種拉票潛規則已形成券商間的攀比風氣,即使行業不景氣,我們也要參加新財富評選。」陳飛道出評選背後的殘酷,一些同事和同行2012年在新財富評選中一無所得而被降薪或裁員,「一家實力券商的能源煤炭首席分析師,就是因為上不了新財富直接被裁」。
「現在拉票越來越難,以往那種搞定幾個大機構就能上榜的日子一去不復返。」陳飛抱怨。據介紹,在2004年,新財富評選只有126位基金經理投票,到2012年,已經擴大到公募基金、社保、保險、券商自營、私募基金等2400多張選票,「今年據說還會發更多,為了拉票我們疲於奔命。」
各種層出不窮的拉票行為,也壓縮了賣方分析師們投入上市公司調研的精力和時間。一位深圳分析師抱怨說,「每年都要花兩三個月各處拜碼頭和拉票,哪有時間好好研究股票,心思都用來琢磨基金經理愛好和怎麼送禮。」
招商證券首席分析師羅毅把賣方分析師的囧境形容成「為排名而逝去的青春」。羅曾獲得新財富最佳分析師第二名,但他仍在博客中感慨道:「賣方分析師越來越痛苦,被排名壓得喘不過氣。」
賣方分析師行業亂象也導致研發水平徘徊不前。曾多次獲得新財富最佳分析師第一名的安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高善文,也對此公開批評說:一是研究報告的質量一降再降,以至於捕風捉影、觀點雷同、論證草率、市場批評詬病日多;二是研究服務的方式爭奇鬥豔,以至於花樣百出、競騷弄巧、耍嗲賣呆,甚至出賣「色相」,手段無所不用其極。
「我建議《新財富》發一個『最差獎』。
現實中,分析師們在圈子自嘲為:「研究員干銷售的活兒,銷售是干公關的活兒。」
從賣方和買方的關係來說,賣方向買方提供高質量的研發服務,並為此獲取分倉佣金無可厚非。索羅斯基金香港公司一位人士就告訴南方週末記者,在歐美對沖基金中,如果基金經理認為某個分析員能提供高質量的宏觀經濟及微觀企業研究報告,基金將提升該分析員所在的證券公司交易規模,這就是證券公司的「分倉佣金收入」,但這一切以分析員的研究質量為導向。「分析員不必刻意討好基金經理,甚至在意見發生分歧時可以和基金經理爭吵」。
在中國,基金經理不僅掌握券商分倉的權利,還把持賣方分析師排名打分的生殺大權,賣方分析師不得不迎合這些衣食父母,去討好基金公司和基金經理。
「基金經理被慣壞了,」陳飛無奈地說。他認為,現在新財富的評選機制屬於買家一方獨大,基金擁有過大的排名投票權必然會產生以權謀私的尋租行為,「我們去某基金公司拜票,送每人一台iPad,基金經理都不理睬。」
深圳一位資深證券人士指出,目前評選機制缺乏對賣方分析師業績的客觀評估,基金主觀打分,隨意性過大,「比如,在第八屆新財富評選結果中,獲得房地產行業最佳分析師第一名的上海某券商房地產研究小組分析師,統計顯示,該名分析師在一年內共出具74份研究報告,總收益率為-1346.39%,成績在參選分析師中倒數第一。」
該人士建議,評選可以更多地以分析師的研究能力和業績為參照。比如可以參考湯森路透StarMine模型,它基於湯森路透 I/B/E/S數據,跟蹤分析師上一年度推薦買入或賣出股票的回報率及其盈利預測的準確度,對參選分析師進行客觀的評估和排名。
「完全取代新財富現有的票選機制,也是不合適的。但可以把二者結合起來,各自佔一些權重,這樣能抑制基金一家獨大的票選缺陷,讓分析師把注意力集中到提升研發水平和研報質量上。」該人士說。
此外,業界也一直在討論是否能建立一個逆向的評選機制。有趣的是,證監會主席助理張育軍曾在一次公開論壇上委婉地說:「我建議《新財富》發一個『最差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