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有幾日,中區恒生銀行總行在清晨時分,受二三十架貨車、Van仔、汽車包圍,甚至中環街市租庇利街嗰邊亦泊滿貨車,究竟有何原因?有睇娛樂版嘅記者小G同左丁山講:「好似係湯唯有份主演嘅荷李活大片『雷神』喺香港拍攝街頭景,借恒生銀行外圍一用呀。」明白嘞,如此一來,領教到甚麼是「億萬金元」巨獻。動員咁多人力物力嚟拍攝一場街景,他日在電影究竟會出現幾耐?一分鐘,兩分鐘?以每分鐘成本計,肯定係天文數字,香港電影點同荷李活爭呀!
睇過霍士電視一段電影行業動態訪問,一位受訪人士話:「有咗DVD之後,荷李活嘅商業模式(business model)也有重大改變,過往電影收入靠美國票房,但現在全世界電影DVD銷量收入,可與嗰套電影嘅票房紀錄相等,甚至更多,因為套戲上映後,便要擺入貨倉,但DVD銷售,係細水長流,長期有收入。之不過為咗保證有銷路,套戲最好有知名度(name recognition),故此荷李活現在鍾意拍電影嘅續集,當片集看,例如占士邦、職業特攻隊、Die Hard、超人、鐵甲奇俠等等,一講個名出嚟,全世界影迷都會望吓隻碟,不會抗拒,如果係一次過嘅新名字電影,推廣方面要花多不少功夫。」
聽講「雷神」亦屬續集類,唔怪得捨得落重本。中午在「波士廳」出席飯局之後,由於好奇心,特別走去HMV搵吓有冇雷神舊戲嘅DVD(嗱,上當嘞,正中荷李活片商下懷),點知一時之間,搵唔到,咁又慳番。
在飯局之時,聽主人家F講,太古廣場蘇富比有日本古畫,18世紀浮世繪展覽,屬三級之作,十分過癮,睇完先會知道今日之春宮玩物,日本古已有之。主人F係古董大行家,有心(觀賞之心)有力(有真金白銀購買力),經佢品評,必屬佳品,不過在座有人話:「這年頭,睇醫生多過睇春宮啦!」睇醫生,主人F又有話說:「勸告大家有空要去瑪麗醫院睇睇病,留番低一個病歷以備危急時有用。上星期有朋友出事打電話去養和,養和話冇床位,醫生不在,卒之要打電話搵急救車送去瑪麗。養和、港安、明德醫院等隨時日日冇位㗎,最可靠還是去瑪麗!」咦,主人F與朋友住在山頂嘅,都要去瑪麗?我地叫佢唔好與平民爭位,但回心一諗,鬼叫政府唔搵多啲地嚟起私家醫院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