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4G燒錢兇 郭台銘為何搶執照?

2013-07-15  TCW
 
 

 

七月一日,NCC(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宣布新的電信4G(第四代行動電話行動通訊技術)執照申請截止,一場總金額破千億的「電信大富翁」遊戲跟著開局。

這場遊戲中已有中華電信、台灣大哥大(簡稱台灣大)、遠傳三強雄踞一方,如今,二○一三年《富比世》(Forbes)雜誌台灣富豪排行榜上的人物,包括總資產六十七億美元、排行第三的頂新魏家,總資產四十八億美元、排行第四的鴻海集團總裁郭台銘,以及新光合纖董事長吳東昇,都紛紛拿著籌碼進場,加上亞太電信,一共七個玩家競逐二百七十兆赫(MHz)的4G頻譜。

網路頻譜,就像是土地,根據波段的品質不同而有地段好壞之分(此次NCC釋出三頻譜地段,見延伸閱讀)。

大富豪們爭相「圈地」進場「造路」起跳價一百億

三大集團負責人魏應交、郭台銘、吳東昇,三人身價加起來超過新台幣三千億元的老闆,分別是從賣泡麵、做黑手、搞紡織起家,為何爭相「圈地」,要捲入這場電信大富翁遊戲?

首先,我們必須知道,3G的生意並不是這麼好做。

若在2G時代,以語音通話功能為主,如同在泥土地上的跑牛車;在4G時代,傳輸量與速度是3G的三到四倍,如同高速公路般,雙B、法拉利都能在上面盡情奔馳。但現在,台灣不僅落後韓國、日本四到五年,甚至還輸給菲律賓、安哥拉等國。

4G執照的投資,更是高得驚人。一位在電信界擁有十八年資歷的人士分析,二○○二年3G執照標售,以四百八十九億決標,以此推算,4G執照總金額應該在五百三十八億以上。若以台灣市場最大胃納量五家業者得標換算,一家至少要拿出一百億的籌碼才能進場,這才只是獲得「造路權」而已。以中華電信為了打造3G服務、在全台蓋了一萬個基地台的費用來計算,光是要下場,「至少要準備個三百億,」中華電信總經理石木標說。

二○○二年,中華電、台灣大、遠傳、亞太、威寶五家電信業者經過一百八十回合的激烈競標過程,除了威寶之外,另外四家都花了超過新台幣一百億元取得3G執照,沒想到3G發展速度遠比想像中慢,業者們前後投入了四、五百億蓋基地台等設施,卻苦等不到商機,一直到二○○七年中蘋果(Apple)推出iPhone,掀起智慧型手機浪潮,3G才正式起飛。

本以為苦盡甘來,但台灣因為市場小,競爭激烈,各家業者為了爭取用戶,先是大幅補貼熱門手機,後又推出「吃到飽」方案。「外界看我們每年的EPS(每股稅後盈餘)都還算高,其實,這幾年都是靠2G的基礎在撐,」一位電信業高層苦笑。

狀況最糟的威寶,開台至今還在虧損,光去年一年就虧掉四十一億元。

更可怕的是,你可能會習慣用手機上的即時通訊軟體如Line或是 WeChat通話,而不再用打電話的方式跟朋友聯絡,這都將侵蝕電信商原本的獲利。根據美國研究機構Yankee Group報告,二○一一年全球的電信營運商從行動語音以及消費者簡訊所獲得之收入為七千六百九十億美元,但預估到了二○一六年,這部分的收入將降到六千九百七十億美元,整整少了七百二十億美元。

「4G會加速這個潮流,營運商必須想出方法,找到一套可行的獲利模式,例如像VoIP(網路電話)、雲端儲存與備份等服務,才能增加營收,」一位聯合國底下國際電信標準化部門高層表示。

前一代砸下五百億元,過了八年還在虧,新一代也還看不到清楚的商業模式,這場昂貴的電信大富翁遊戲,為何還會吸引這麼多玩家進場?

對傳統電信業者來說,這就像「道路都更」一樣,即便成本再高,也得咬牙投入,否則當前一代的技術執照到期,他們就會被踢出戰局。

鴻海郭台銘想做渠道自己開發內容,串聯硬體

新玩家的盤算,又是什麼?

一號玩家鴻海,從去年郭台銘個人投資逾八億美元收購夏普堺市面板廠三七‧六%股份,到今年破天荒與瀏覽器大廠美商謀智合作,宣示要打造八屏一網一雲的作業系統,看得出鴻海對電視業務的重視。

根據鴻海的財報來看,電視項目占其營收不到五%,成為郭台銘要讓營收每年成長一五%最大的空間來源。去年鴻海開賣六十吋大電視,並與中華電信、凱擘等握有內容的頻道商合作,郭台銘說,這是為了讓大電視能發揮高畫質節目的效果。「現在既然有機會打造自己的渠道(通路),以董事長的個性,當然是要抓下來再說,」一位了解鴻海的人士說。

未來,若郭台銘取得4G執照,他就不用再去與中華電信、凱擘等談合作,而可以自己開發數位內容、軟體服務。鴻海可以對客戶訴求,只要下單,消費者就使用鴻海生產的手機、平板、筆電,甚至是電視,都可以輕易透過鴻海提供的4G網路服務做連結,收看鴻海開發的內容更方便快速(郭台銘今年四月砸下新台幣六億元投資中國大陸視頻網站樂視網),附加價值將可提升。

新纖吳東昇想做整合讓醫療百貨服務虛實合一

二號玩家新光合纖(簡稱新纖),母集團新光對電信業並不陌生,曾經營過大眾電信(PHS),PHS最後雖然以慘敗收場,但是卻沒有澆熄董事長吳東昇的熱情,他認為,PHS敗在非主流技術,但是這次4GLTE是世界認同的標準。

在吳東昇的「大富翁藍圖」裡,新光集團已經有醫療、金融、百貨及產險等事業布局,唯一欠缺的就是「頻譜土」。一旦取得4G經營權,他就能把服務從實體擴大到虛擬。

比如他的醫療事業,可透過4G網路,推出遠端醫療照護,醫生可以透過網路幫病人看病;百貨業也能提供網路購物交易等服務;甚至是金融業,可以切入最夯的行動支付市場─用手機就能刷卡購物。

根據研究機構顧能(Gartner)的報告,二○一三年,全球行動支付交易金額達二千三百 五十四億美元,未來每年的複合成長率高達三五%。

至於最後一位新進玩家頂新,以食品餐飲起家,旗下雖然有發展手機周邊產品的應宏國際,但對電信是完全陌生的門外漢,為此,頂新找來台灣大哥大前電信推手李大程、曹萬鈞、張孫堆等人,組成專業團隊,力求取得執照,擴大事業版圖。「頻譜就像土地一樣,是珍貴的稀有財,只要拿到手,就是很好的籌碼,」一位過去曾待過愛立信(Ericsson)、諾基亞、西門子的電信業資深人士分析。

七雄爭霸誰會勝出?政府拋大餅但規則設限多

只是這些新進業者真能如願?中華電信與遠傳認為他們低估了電信業的複雜度,「全世界沒有一個新興業者能在電信業賺到錢,看看威寶的慘況就知道,」一位遠傳高層說。

但台灣大哥大營運總經理賴弦五卻認為,外來者反而可能創新。前有蘋果的例子,現在,「鴻海分別跟電信商與7-Eleven合作賣大電視,(一般)傳統看怎麼可能成功?結果人家現在賣得不錯,這就是一個信號,」賴弦五說。

七雄爭霸,究竟誰會勝出?最終還是要看莊家定下的遊戲規則。

一位電信業者表示,政府這次將三個波段、二百七十兆赫的頻譜,切割成二十七個單位,除了是要充實國庫之外,另一個目的,則是要讓多一點人進來競爭,避免壟斷。

對既有的電信業者來說,因為具備豐富的經營經驗,得標買足七個單位的機率相當高,剩下細碎頻譜再由其他新進業者去競標。這也讓這場電信大富翁的遊戲更加複雜。「這就是一場電信大風吹的遊戲,規模大者勝出,」頂新台灣之星董事曹萬鈞說。

交大副校長暨資工系教授林一平指出,4G至少要有二十兆赫以上的頻寬才能發揮高速效率。現在政府把頻寬切割得這麼細,讓這麼多業者進來競爭,若業者只拿到十五兆赫以下,根本無法解決現在的上網塞車問題。

看來,這場電信大富翁遊戲,政府、財團都會是贏家,而消費者能否真的享受到4G帶來的便利?還得看財團們喬完之後的結果。

【延伸閱讀】3大黃金頻譜地段,他們都想搶!

頻譜地段1:700MHz優點:尚未有廠商進駐、傳輸效果最好缺點:產業鏈不成熟價值:平均每MHz 2.3億元(如同台北市大直、內湖區)─平均單價最高

頻譜地段2:900MHz優點:開發較早、環境較成熟缺點:已有中華電、台灣大、遠傳及亞太等2G網路在使用,2018年底才能完全清空價值:平均每MHz 0.96億元(如同台北市東區)

頻譜地段3:1800MHz優點:供應鏈最成熟完整缺點:已被3大電信商網路占據,預計2017年6月清空價值:平均每MHz 0.78億元(如同台北市西區)─平均單價最低

新玩家1:鴻海集團負責人:郭台銘集團市值:8,687億元專長領域:全球第1大EMS廠目的:整合八屏一網一雲,以數位電視為中心,帶領集團轉型

新玩家2:新光合纖負責人:吳東昇集團市值:約4,000億元專長領域:曾經營大眾電信、投資網通設備廠系通目的:整合旗下金融、醫療、產險等服務

新玩家3:頂新集團負責人:魏應交集團市值:4,555億元(註)專長領域:旗下應宏今年推出首支智慧型手機,找來台灣大前經營團隊掌舵目的:擴大經營版圖

電信業玩家:

中華電信─董事長:李炎松公司市值:7,656億資本額:775億

台灣大哥大─董事長:蔡明興公司市值:3,797億資本額:342億

遠傳電信─董事長:徐旭東公司市值:2,590億資本額:325億

亞太電信─董事長:邱純枝公司市值:452億資本額:328.4億

註:僅計算康師傅與味全2家上市公司

【延伸閱讀】用4G下載影片,時間不到3G的1/6!—行動電話通訊技術3G、4G比較

說明:4G(第四代行動電話行動通訊技術),包含WiMAX(全球互通微波存取)與LTE(長程演進)兩種標準,後者是這次NCC釋出的執照標準。若與過去的3G相比,4G有何特色?

比較項目:推出時間3G:2002年發放執照,2005年開台4G:預計2013年年底發放執照,預計2015年開台

比較項目:特性3G:語音、影像為主4G:融合語音、影像、多媒體

比較項目:最高下載速度3G:7.2Mbps4G:100Mbps

比較項目:圖片下載速度(500萬像素)3G:5.5秒4G:0.8秒

比較項目:音樂下載速度(1張專輯)3G:145秒4G:21秒

比較項目:影片下載速度(90分鐘高清影片)3G:186分鐘4G:28分鐘

比較項目:收費方式3G:1.提供每月近千元的吃到飽方案 2.另有依使用量付費的分級制度4G:1.應會取消吃到飽方案 2.預計推行分級付費制(實際收費方式仍須業者評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737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