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國資產泡沫的遊戲何時終結?!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5088.html

製造業面臨的環境近年也遠不如從前。在人民幣匯率方面,從緩步上升到有計劃地上升,再到基本放開了上升,這使得中國製造業的出口競爭力大幅度下降。從成本來看,隨著房價上升,勞動力成本上升,企業的成本大幅度躍升,這幾乎成為不可逆的必然趨勢。當所有的聰明人都去搞房地產的時候,專注於實體經濟的人簡直就是「傻瓜」。不少外資看到這種情形,感受到中國市場的變化,於是也紛紛搬走。

一些膽子大、辦法多的地方官員,對外資搬走並不太在意,尤其是在土地價格飆升的地區,外資現在並不稀罕,佔有那麼多土地,產出卻並不高,這甚至會引起地方側目。如果能拿回土地,一賣就是錢,不少地方財政也因此而盆滿缽滿。即使沒有錢,地方政府也能夠到處借錢,反正政府不會破產,最後大不了由國務院兜底。整個中國市場,瀰漫著搞虛擬經濟、玩資產泡沫遊戲的風氣。

然而,在全球金融風暴的衝擊下,資產泡沫的遊戲玩不下去了。中國在產業競爭力下降、逆全球化風行的關鍵時刻,現在才又忽然想起製造業、想起實體經濟來了,但為時已晚,剎車之後的再啟動十分不易。

國內的某些金融創新是由於現行的制度安排不合理而導致的。如近年民間金融很活躍,背後的制度安排不合理主要體現在:首先是行業准入限制,過去長時間不允許民間資本進入金融領域辦民營金融機構;再有就是由於利率沒有市場化,長期金融壓制導致存款利率偏低,甚至是負利率,把資金從正規的金融體系中逼出來,形成各種形式的民間借貸;第三是對於准金融機構的准金融活動,垂直的監管部門監管不到,地方政府又沒有得到授權,屬於金融監管的真空地帶。而這部分融資大多投向虛擬經濟。

「錢荒」問題只是一個表象,根源還是在經濟本身出了問題——以製造業為代表的實體經濟明顯在弱化,以市場開放為核心的市場制度設計出了問題。這兩個根源性的問題,不僅削弱了經濟動力,還導致了金融資源的錯配。要真正解決「錢荒」問題,還是要在根源上改變。

目前我國經濟非常類似於重症監護的病人,既要輸血輸氧,又要謹慎地診斷,適時推出去做手術。現在中國經濟有多個問題交錯牽連在一起,不是簡單的緊縮貨幣就能帶來改革。

在制度上,現在一方面應該營造相對寬鬆對實體經濟的財政貨幣環境,壓縮存量貸款,加大新增貸款支持實體經濟的比例,壓縮行政性開支,支持實體經濟,對理財產品、債劵發行都要以支持實體經濟為第一要務,而且脫離實體經濟的融資業務,風險也在加大。

另一方面,應該堅決推進去行政化的改革,尤其是要收縮政府和國有企業,長期大量低效無效佔用和浪費土地、資金、勞動力等要素的問題,迫使政府解決地方債務危機,大規模出售資產和打破行業壟斷等,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

此外,要通過多種手段降低房地產等行業的利潤,讓資金回歸實體經濟。還要宣傳創業的政策、出台多項發展實體經濟的舉措,讓現在干實體的人有錢賺,賺錢融資,並為此驕傲,激發社會創業、投資激情,為實體經濟創造良好發展的氛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483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