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一年利潤800萬元的永和超市是如何開超市的?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38762.html

【導讀】永和超市,一個創業10年的小企業,現在擁有33家門店約4000平米經營面積,但是一年的銷售卻可以做到1.5億元,一年的利潤可以達到近800萬元,在上海北京這樣的一線城市,已經很少有幾家便利店的單店日均銷可以達到1萬元以上了,以在河北唐山永和超市為例,日均銷售1萬元是「起步價」。作者胡春才用圖片以及文字為你解析永和超市取得這些驚人業績的奧秘!

1、只做快速消耗品,不做快速消費品

 

 

一個100平米的小店,其非食品竟然只有2組貨架,遠遠低於我們一般所見到的4-8組的規模,在這裡你基本見不到一般社區小超市常見的鍋碗瓢盆和文具用品,非食品雖然也是快速消費品,但是不屬於快速消耗品,所以永和超市只關注快速消耗品,從而使得它的門店獲得了少有的高周轉。

2、熟食是一個重要品類

 

 

一個100平米的社區店,它的熟食品種竟然有如此之多,而且品質之好令人驚訝,而且這些熟食都不是聯營商加工的,而是永和超市自己在生鮮加工中心自制的。

3、如此多的蔬菜品種是不是讓英國特易購旗下的Tesco-Express和家樂福旗下的迪亞天天汗顏呢?

 

 

 

 

中國人完全可以自己驕傲一把,我們在社區小超市的經營力方面是絲毫不輸給外資巨頭的,讓那些外資巨頭們乾著急吧!

4、多麼巧妙的組合式陳列啊

 

 

如此小的空間裡賣肉,而且能夠賣到讓你驚訝的數量,而且上面的空間還得到了充分的利用,擺放了大量的相關聯的商品。

5、不拘一格的陳列形式

 

 

混雜的陳列,似乎不符合規範,但是好賣才是硬道理!

6、空間的充分利用

 

 

在一個原本只能做倉庫的封閉空間裡,由於蔬菜和雞蛋的巨大拉客效應,使得這裡的小空間突然間變得非常寶貴了……

7、這裡的熟食類和面點類應該很不錯吧?

 

 

 

 

別忘了,這裡的面積可是只有100多平米哦!

8、賣肉的境界:讓你看看賣肉西施的魅力!

 

 

 

 

就是這樣一位並不很強壯的美女大媽,2人合作,一天最多可以賣出125片豬肉,現在已是賣肉的淡季,但是她一天仍然可以賣出15片豬肉,每天豬肉銷售在1萬元以上,要知道這只是一家100多平米的小店而已,如此高的產出水平,國內有幾家社區小超市可以超越?

9、一天可以自制8000-10000個饅頭

 

 

這是永和超市的生鮮加工中心之一角,雖是近乎「土法「上馬,沒有那些從國外引進的生產線那麼豪華氣派(論性價比還是永和的更勝一籌啊),但是與街邊的那些饅頭店競爭還是綽綽有餘的,這是永和超市的生鮮之所以有如此強大的競爭力的根本支撐點。

10、這樣的蔬果貨架是不是更加經濟實用?

 

 

要知道這樣的貨架全都是永和超市自己加工製作的,成本可以省去一半以上,而且空間利用絕對是更加合理有效的。有多少社區便利店在為自己用著大賣場式的貨架而叫屈呢,那全是好看而不中用的東西?

11、在總經理的辦公室所看到的讓我驚訝的一幕

 

 

連2009年的報紙都還如此整齊的存放著,據李勇和總經理介紹,自1992年以來,國內所有關於烹飪方面的報紙雜誌,他都一期不納地收藏著,這是他做生鮮加工能夠做到如此境界的精神支柱!

12、寫在黑板上的企業文化

 

 

這樣的企業文化雖然不如那些印在漂亮的折頁或宣傳冊上面的那麼漂亮,但是它的樸實卻能夠保證它得以很好地落地,一切不能落地的企業文化全都是紙老虎或畫中美女,是沒有多大意義的。

13、給門店員工充分授權

 

 

門店員工可以自己根據水果的狀態決定組合打包,快速打折處理,這樣便可以非常有效地降低損耗,而且可以有效地拉動客流。

永和超市董事長李勇和認為降低蔬果損耗的最重要的法寶就是讓那些蔬果在最佳的狀態下能夠被賣出去,而且是賣得越早越好,賣得越快越好,當蔬果品質隨著時間推移逐漸下降時,員工對於如何處理這些蔬果是最有發言權的,只有充分授權給他們,才可能充分地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把損耗降到最低水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95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