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鋼索上的帝國

2013-03-25  TCW  
 

 

三月十五日,早上八點半,韓國首爾瑞草區。

大馬路上車潮湧現,穿著套裝的上班族魚貫自地下鐵中走出。這一帶是首爾新崛起的副都心,許多重要企業與機關都設立於此,紅遍全球的「騎馬舞」歌曲中所描述的江南風(GangNam Style,漢江以南),就源自於此。

熱鬧的「江南站」旁,矗立著三座極具現代感的銀色大樓,分別是三星電子、三星生命、三星物產三家公司的企業總部。

在韓國五千萬人口中,三星集團員工占比不過○.一%,卻決定了全國兩成以上的經濟實力。

三星集團的旗艦企業——三星電子,自二○○六年起加速在全球市場攻城略地,短短幾年,它已成為一手包辦手機、電視、記憶體、面板等國際龍頭的大帝國。映著「Samsung」字樣的深藍色企業標誌,從美國時代廣場上的大看板,到全球重要運動賽事,全數攻占。

第一站:瑞草區企業總部股東會一小時結束,毫無驚喜

早上九點,《商業周刊》採訪團隊來到此處,與約四百名三星電子股東、七十名媒體,在猶如「少女時代」高美麗的接待小姐指引下,進入三星總部五樓的宴會廳,參與三星電子股東大會。

股東會在三星電子副董事長暨執行長權五鉉致詞後,正式開場,近年幅度最大的董事會改組隨之上場,經營團隊首度進入董事會,包括三星電子資訊與移動通訊部門總經理申宗均、消費性電子事業部總經理尹富根與財務長李相勛(音譯)三人。

設立三位執行長,進入合議時代

會後,三星更宣布,申宗均與尹富根晉升,與權五鉉成為三強鼎立的共同執行長,這是三星電子首次導入合議制。

三星此舉並非國際首例,台積電也設有三位營運長;然而,董事會這麼大的變動,三星股東會卻在一小時又八分鐘裡,極有效率的通過。

整場會議,權五鉉按表操課,完全沒有脫稿演出,甚至也沒提及,約莫同一時間,太平洋彼岸、三星的另一場盛會。

就在三星股東會開始前的一個小時,正是美國紐約曼哈頓十四日晚上七點。伴著交響樂團的樂音,申宗均現身在葛萊美頒獎典禮的無線電城音樂廳舞台上,來自全球超過五千人聚集於此,為的是,親眼目睹三星最新發表的手機Galaxy S4。

三星為此砸下新台幣數億元行銷經費,包括時代廣場上的同步實況轉播,會前吊足消費者胃口的密集電視廣告。然而,這一切換得的,卻是「僅僅符合預期」、「不令人驚豔」等評語。

資本市場更是毫不留情,S4發表後的兩個交易日,三星股價接連下跌,跌幅共計六%。此情此景,恰如去年九月蘋果發表iPhone5手機後,股價旋即自七百零五美元的歷史高點一路下滑,最大跌幅曾達四成一般。當時喊賣的外資所持的理由,同樣是「創新力不足,遭遇瓶頸。」

獲利六成依賴手機,如大象走鋼索

就在S4發表會前九天,三星股價連創新高時,德國貝倫堡銀行分析師艾哈曼德(Adnaan Ahmad)公布最新報告,宣稱「S4將讓三星重蹈iPhone5覆轍(S4 could be Samsung's iPhone 5 moment)。」他更直指,「現在不管是蘋果還是三星,都該賣了!」

這讓站上世界頂峰的三星,頓時成了鋼索上的大象,稍一不慎,就要跌落深淵。

三個數據,佐證三星對高階手機的依賴度。

數據一,去年第四季,三星電子高達六二%的營業利益來自手機等移動裝置,全球熱賣的S3手機是最主要的獲利來源。而面板、半導體與消費性電子(如電視)三大部門的合計獲利,只有手機的六成強。

數據二,移動裝置是三星零組件重要的出海口,以Galaxy Note2為例,三星電子內購的零組件,占其材料成本的六成。意味著,一旦三星手機銷售下滑,將連累集團其他公司或部門。

數據三,貝倫堡銀行的報告同時指出,三星去年光是靠七千五百萬支高階手機,就賺進一百四十五億美元(約合新台幣四千三百億元)的獲利,但出貨量三百萬支的中低階手機,卻只賺進四億五千萬美元,毛利率只有一%。

一家市值新台幣六兆四千億元的公司,命運維繫在單一產品線上,一旦三星在這個戰場失勢,就會成為第二個蘋果。這讓三月十五日,成了決定三星今年走勢的最關鍵日。

以經濟影響力而言,鴻海之於台灣,就如三星之於韓國。

每一年的鴻海股東會,就是郭台銘的年度個人秀。他在會場裡談天說地,連自己到士林吃臭豆腐,被股東問及股價的花絮,都能搬上舞台。

去年鴻海股東會上,更一口氣把九台六十吋大電視堆疊在會場中央,一入場就能見證郭台銘切入新市場的決心與效率。一場股東會一開就是五個半小時,全靠郭台銘一人唱作俱佳的表演。

為了達到最好的效果,郭台銘特別在前一天撥空預演,果然一舉讓六十吋大電視未演先轟動,成功在美國、台灣、中國引爆話題與搶購。

小股東集體崇拜,就像感謝大會

這樣的風格,與三星電子正好是兩個極端。

主持三星股東會的權五鉉,是專業經理人,整場會議行禮如儀,就連報告去年創新高的營收與獲利時,他的語氣同樣淡定。與其說他沒有個人魅力,不如說在大企業的體制裡,專業經理人最忌諱的就是搶走創辦人的光彩。

另一個對比,來自小股東。在台灣,小股東一舉手發言,往往就是批評公司、要求加發股利,甚至杯葛議程;但在三星,上了年紀的小股東們發言卻是這樣的:

「謝謝公司員工這麼樣的辛勤工作與專注,他們是為了這個國家。」

「三星主宰了世界市場,甚至打敗了蘋果,接下來也要保持全球第一的市場地位。」

「謝謝公司加發股利(較去年增加五成),感謝啊!」

「我參加了很多場股東會,但來到三星是最高興的,因為(營運)成績最好(全場大笑)!你們想要做什麼(指選任新董事、調高薪酬),我都同意!」

小股東發言結束後,就會有數十人齊聲吆喝著「同意!」或是「贊成!」整場三星電子股東會猶如感謝大會,跟台灣盛行職業股東「炮轟」的風格,大相逕庭。

三月十五日這一天,是韓國上市公司的「超級日」,一百六十一家公司都在這一天舉行股東會,多數的老闆都被股東逼問:「將如何因應今年更困難的經營環境」;唯獨權五鉉安然過關,三星股東們相信,這個帝國仍將強盛。

然而,韓國人民對三星的情緒卻是複雜的,「沒有三星,就沒有韓國。」一位從事文書工作、三十歲的劉小姐誇張的說,「三星讓全世界看見韓國,但我們到哪也脫離不了它。」

韓人搶進三星,還有專門補習班

在韓國生活,很難與三星切割。一到仁川機場,海關查驗台旁的電視,除了播放通關指引外,就只有三星的企業形象廣告,用各種酷炫功能的電子產品吸引旅客,包括全球最薄的LED電視、最炫的太陽能手機等等。

韓國人從喝的咖啡、穿的西裝、住的飯店與公寓、開的汽車、購物的超市與百貨公司,一直到保險、醫院……,三星集團一手包辦,更別提手機、電視這類電子產品,全籠罩在三星深藍色企業標誌之下。

吃喝玩樂、生老病死全離不開三星,集團影響力猶勝政府;從長年支持三星的老股東,到年輕的大學生,韓國傾全國之力造就了特殊的「三星現象」。

漢陽大學經營學系三年級黃同學說,雖然還一年才畢業,但許多同學已經自組讀書會(StudyClub),為的不是畢業考,而是共同研讀SSAT(三星資質考試,類似智力測驗)的考古題、練習面試技巧,同時準備英文與電腦相關技能認證。而他對手機產業現況的了解程度,是許多台灣大學生所不能及的。

這一切,只為了進入三星工作。

除了大學生自組讀書會,更有專門針對三星考試的補習班,一週兩次、每次一小時,從外貌穿著打扮到準備考試全包了,一個月要價三十萬韓元(約合新台幣八千元)。考一年不進,連考兩、三年的大有人在,簡直跟台灣考醫科一樣熱門。

「為什麼這麼想進三星?」我問。他哈哈一笑,「錢!」

剛畢業的大學生進入三星,年薪就有四千萬韓元(約合新台幣一百零七萬元),折算月薪約為台灣22K(二萬二千元)的四.一倍,也比韓國中小企業高出四、五成。這讓SSM(SamsungMan,三星男)在單身聯誼市場特別吃香,「如果結婚對象是三星男的話嘛!父母當然會很高興。」一位在現代集團工作的適婚女職員坦承。在社交場合中拿出三星的名片,對方的印象分數也會立刻加分。

進三星領高薪,難;想在三星電子二十三萬人中脫穎而出,慘。

表現好的員工,每兩個月就能領到績效獎金,但表現不好立刻被邊緣化、降級的例子也不少,每個人都有深深的危機感,經常半夜才下班。有三星男在網路上Po文說,長期高壓競爭,週末只想到河邊靜靜坐著,女朋友卻抱怨他「更愛三星」,瀕臨分手。

離開三星約十年、創辦韓國上市公司EMLSI的Johnny Park說,在三星時不覺得這公司很大,但一出來創業,「前三星幹部」的身分,讓他獲得更多的尊重與禮遇,尤其三星工作強度強、訓練嚴格,讓他創業時得心應手。不過即使他已離開三星,但他的創業目標,還是脫離不了三星:五年內成為三星的供應商。

不論是否反財閥,三星在國際舞台的揚眉吐氣,讓它成為韓國人共同的驕傲。「三星帝國,是我們唯一走進世界市場的,」二十九歲從事保險證券業的崔先生說,「連帶給了我們榮譽感。」在現代造船廠工作的李小姐也說,「三星的形象,就是韓國在全世界的形象。」

但在競爭對手眼中,三星卻是個國家機器造就的異象,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甚至說,「三星是韓國幾十年特別環境裡產生的怪物。」他反對郭台銘的「抗韓聯盟」,傾向事業部門各個擊破,「拉掉他的腳、拿掉他的肺,他自然就死掉。」

第二站:水原市設計中心產品誕生地,號稱三星大腦

股東會後一天,我們來到三星的水原廠區(Suwon Campus)。這裡對三星來說,不僅僅是腳、或是肺,而是三星的「腦袋」所在。

三星稱霸世界的科技產品,如手機Galaxy S3、Galaxy Note,全球最輕薄的LED電視、太陽能手機,甚至是冰箱、微波爐等小家電,所有三星系統產品都在這個設計中心裡誕生。

園區大門後方四棟銀色超高大樓裡,三萬名來自印度、中國、歐美、台灣的員工,共同為三星效力,對許多三星員工來說,這裡才是實質總部。

嚴禁拍照、進入有X光裝置檢查

這讓整個園區戒備森嚴,就算在路旁拍攝大門,立刻會有保安人員盤問驅離,還要求刪除相關照片。

每一個進入的訪客,護照與名片都被建檔保存,不僅可隨時追查,只要被查獲夾帶資料,此人與所屬公司就難以再獲准進入。進入時得經過如機場的X光裝置檢查,只差沒蒐集指紋了。電子用品幾乎一律阻絕,離開三星時,連一張紙都不能帶走。

這樣的保安等級,在台積電只有進入晶圓廠時才會如此嚴格,但是在三星,不管是工廠還是辦公室,只要想走進三星水原廠區的大門,就是如此嚴謹控管,充滿了肅殺的氣氛。

三星也知道,這個帝國未來的盛衰,全繫於智慧型手機。在水原,手機研發人員之多,已經占據一整棟超高大樓,但另一棟大樓也正改裝、同樣將支援手機系統開發,馬路的另一邊,面積如大安森林公園的研發中心聚落正在興建,據說將是可攜式裝置軟體的大本營。

因為三星在水原的投資規模最大,因此水原市也被暱稱為「三星市」;早年三星曾經動念想搬移到其他地區,當地居民立刻群起而抗議,如今隨著三星的壯大,影響力已經擴大到水原周遭的DongTan市。

一位居民透露,市裡的小學做調查,高達八成的學生家長都在三星工作。國外賓客頻繁往來三星,讓附近的旅館經常客滿,也有多達五百家的夜店與卡拉OK,供三星業務談生意用,讓水原市成了不夜城,「光是這裡,可能就有三十萬人間接靠三星吃飯。」

韓國政府處處禮遇三星,從集團總裁李健熙的賄賂案遭到輕判,到量身打造的交通建設,都能獲得印證。

第三站:器興區半導體廠政府專門打造,無紅綠燈道路

為了方便三星聯絡水原與附近的器興廠區,韓國政府特別修建了「原川快速道路」,速限八十公里的大路上完全沒有紅綠燈,我們順著這條路,十來分鐘就抵達了器興。

這是三星半導體的大本營,也是讓張忠謀視為眼中釘的地方。三星的晶圓廠與研發中心,在這裡剷平了一座小山頭而蓋起,猶如山大王一般,我們只能從下往上,抬頭望向牆上大大的「Samsung」字樣。

十六座晶圓廠,投資近兩兆元

三星在這個廠區(含鄰近的華城,Hwaseong)擁有十六座晶圓廠,幾乎都是最先進的十二吋晶圓廠,一座廠要價新台幣一千億元以上。

三星光在這裡的投資金額,可能就逼近新台幣兩兆元,約是台積電去年營收的四倍。

這裡,決定了全球約六成的智慧型手機出貨順暢與否,因為三星的Galaxy、蘋果的iPhone手機晶片全都產自於此;而同樣為台積電大客戶的高通(Qualcomm)、聯電的賽靈思(Xilinx)等,也都自台灣分散訂單到這個廠區生產。儘管是週六中午時分,挖土機、起重機、吊車等仍在塵土飛揚中工作著,很快的,三星新的晶圓廠就會在這一片黃土中矗立。

三星電子去年資本支出達二百二十六億美元,約當台積電營收的一.三倍,外界原本預期,三星今年可能大砍資本支出,但權五鉉已定調「持平」,並表示如果下半年景氣強勁復甦,還會追加。

追加與否,最新發表的S4手機,扮演重要關鍵。

最大隱憂出現??S4若不賣,可能出現骨牌效應

在征服全世界市場的路途上,三星一直是以硬體規格的領先取勝。但S4與iPhone5的推出,卻等同宣告全世界,智慧型手機跳躍式的規格改善時代,已經告終,三星需要更令人目眩神迷的技術突破。

三星在水原與器興的持續擴張,就是繼續邁向硬體創新之路;同一時間,三星內部的體制變革,更證明它的嚴陣以待。

權五鉉因為帶領三星半導體與顯示器部門,成功抵禦不景氣,去年六月被擢升為執行長;但今年三月十六日起,三星採行三位執行長合議制,晉升移動裝置與消費性電子產品的兩位總裁,揭示了三星未來的營運策略,將改以手機、智慧型電視等產品為優先,面板、半導體重新定位為零組件,戰略地位下降。

這破天荒的動作,似乎顯示,三星已經大到無法僅靠一人決策,甚至,不能只依靠手機事業做為突破口。

三星電子的全球手機市占率已達三成,逼近前一代全球手機霸主諾基亞(Nokia)稱王時代的高峰,再往上走,已經面臨產業天花板;同時,手機事業部門獲利占三星比重超過六成,已出現過度集中的不健康現象。

一旦三星手機事業遭遇瓶頸,以平均每支三星手機將近九成以上主要零組件的高自製率,將掀起三星電子集團內部的骨牌效應,在水原市、器興龐大的半導體、面板、電池、機殼……等零組件投資,將會演變成壓垮三星運作的稻草。

全球高階智慧型手機市場,在歷經過去三年的高速成長後,已經進入成長率趨緩的高原期,當三星決定推出與前一代手機S3相比,外型同樣幾乎毫無變化的S4之前,在全球最會賣手機的三星高階主管眼裡,恐怕早就心裡有數,三星未來可能遭受到蘋果去年九月推出iPhone5時,外界一樣毫不留情的批評。

股價是一家企業未來表現好壞的先行指標,蘋果在新執行長庫克(Tim Cook)主政下,曾創造出比賈伯斯時期更好的獲利數字與股價表現,但蘋果光環在iPhone5推出後,股價一瀉千里,營運數字開始走下坡。

遭遇iPhone5魔咒,股價疲軟

三星股價在蘋果股價見高點的六個月之後,仍持續攀高,就在三星宣布推出S4同一天,股價表現顯得欲振乏力,因為此刻的三星,已如同站在懸崖邊的巨人,《商業周刊》來到首爾,觀察三星如何挑戰S4,不會淪為iPhone5魔咒的策略。

這一年一度最重要的股東會後,三星選擇祭出史無前例的三位執行長策略,這三位三星共同執行長,能否打敗蘋果一位執行長,讓三星股價再創新高?這不僅攸關著韓國民族榮耀,也是三星站在市值高峰下,不得不面對的成長難題。

【延伸閱讀】1分鐘看三星電子它是全球最大手機、液晶電視、DRAM、面板供應商它是全球市值第3大科技公司,僅次於蘋果與Google它的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去年達2.15億支,是第2名蘋果的1.58倍它的去年營收5.84兆元,約為台灣最大企業鴻海的1.48倍

征服全球的作戰總部第1站 三星股東會現場

首爾瑞草區名稱:三星電子企業總部,由三星電子、三星生命保險、三星物產3棟大樓組成功能:三星電子副董事長李在鎔(李健熙之子)、權五鉉等均在此上班,指揮財務、人力資源、行政事務

S4就在這裡誕生第2站 三星開發本部

水原市名稱:三星電子成品研發設計中心功能:手機、電視、家電、攝影機等產品均在此開發,員工數超過3萬人,負責業務、研發、行銷

2兆元蓋16座晶圓廠第3站 三星半導體聚落

器興區名稱:三星電子晶圓代工業務等半導體事業、研發中心,超過16座晶圓廠,占地70萬坪以上功能:三星、蘋果手機處理器的生產地,這裡一停擺,手機都出不了貨

【延伸閱讀】S4才發表,市場多數看壞!首爾IM投資證券分析師Andrew Chun:S4有點令人失望,大部分與對手已經發表的產品相比並沒有真正的差異性,沒有先前市場高度期待、可以讓人驚呼「哇!」的部分

國際數據資訊(IDC)資深分析師嚴蘭欣:S4的硬體規格,沒有創造出太多差異化,至於懸浮操控技術,其實之前索尼就已採用,而眼球操控也比較偏向軟體領域

《富比世》專欄作家Ewan Spence:因為今年蘋果傳只會推出外型不變、內容更新的小改款iPhone5S,因此S4今年定能成為 Android 最熱賣手機,給予極優的評價

科技網站CNET:只是進步,不是飛躍!如果你指望GalaxyS4能夠重新定義智慧型手機,那麼恐怕你要適當降低一下你的期待了

美國著名科技網站The Verge:S4說明了三星是怎麼像抄襲蘋果那樣抄自己的

市場研究公司IHS iSuppli分析師Wayne Lam:S4凸顯了智慧型手機創新性終於出現瓶頸。在接下來幾年,手機廠商可能很難滿足消費者對「刺激」的需求資料來源:各網站 整理:蕭勝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14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