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慎對升值

http://magazine.caixin.com/2012-09-21/100440636_all.html

伴隨著美國第三輪量化寬鬆政策(QEⅢ)的出台,市場對人民幣短期走勢判斷開始出現分歧,美元指數大幅下挫和市場風險偏好的回歸,讓人民幣短期升值壓力增加。

  9月20日,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佈數據顯示,當天美元兌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為6.3380。QEⅢ公佈後,人民幣匯率中間價並未隨同美元下跌出現 大幅升值,較之9月14日的報價6.3317,人民幣甚至出現小幅貶值,但即期匯率盤中走勢明顯強於匯率中間價,人民幣短期內升值動力正在悄然顯現。不 過,對於實體經濟的種種擔憂仍然揮之不去。在QEⅢ公佈後,9月14日,上證綜指僅僅上漲13.47點,漲幅0.64%。然而,在此後的兩個交易日,上證 綜指卻大幅下跌2.14%和0.91%。

  9月20日,受「釣魚島」事件和疲弱的匯豐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影響,上證綜指下跌42.99點,報收於2024.84點,跌幅達2.08%,創下3年多以來的新低。

  QEⅢ利好不僅未能刺激股市走高,市場反而開始憂慮,海外寬鬆頻頻加碼後,政策受限會讓中國經濟失去自救空間,在這樣的背景下,言及升值是否為時尚早?

風險偏好回歸

  9月以來,隨著歐洲央行直接貨幣交易計劃和美聯儲QEⅢ的出台,市場以往的投資偏好開始出現微妙變化。美元指數從9月初的81.5附近區間跌至79附近,歐元、澳元等主要非美貨幣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上漲。

  9月19日,日本央行也宣佈,將資產購買計劃再增加10萬億日元。越來越多的發達經濟體央行開始加碼量化寬鬆,新興經濟體則面臨更大的升值壓力。

  在近期發佈的一份報告中,莫尼塔公司指出,在開放式量化寬鬆政策的影響下,全球市場風險偏好將繼續改善,美元指數中樞在四季度很難出現反彈。

  報告認為,四季度美元指數將保持在78附近。受此影響,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很可能在四季度出現升值。雖然在出口偏弱的情況下,人民幣存在貶值動 力,但和弱勢美元相比,後者對人民幣走勢的影響更大。按照莫尼塔公司的預測,今年四季度和明年一季度美元兌人民幣匯率中樞在6.30和6.36。

  從前兩次量化寬鬆的效果來看,超發貨幣引發的幣值下降可能會讓美元在中期漸顯疲軟,非美貨幣因此將承受更大的升值壓力。有市場觀點認為,雖然歐 洲朝正確方向前進,但政策和經濟方面的不確定性仍然很大。因此,未來資金會更多流向新興經濟體,新興經濟體的貨幣政策也可能因此受到掣肘,新興貨幣升值壓 力會明顯增加。

  「美元指數在78附近肯定是存在支撐的,是否會跌破這個點位,需要緊密觀察。」招商銀行金融市場部高級分析師劉東亮對財新記者表示。他認為,一旦78的支撐位失守,美元調整幅度將進一步加深。微妙之處在於,目前美元已處於嚴重超賣狀態,短線技術性反彈可能一觸即發。

  不過,考慮到新興經濟體多數面臨出口下滑和經濟減速的威脅,因為美元貶值而引發的被動升值或無法長期持續;一旦美元見底,對本國經濟的擔憂仍可 能推動新興經濟匯率貶值。截至9月17日,一年期人民幣無本金交割遠期合約(NDF)報價仍在6.40附近,即使在全球量化寬鬆的大背景下,人民幣貶值預 期仍未徹底消除。

  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稱,短期內,QEⅢ帶來美元走弱的壓力,也直接導致了人民幣兌美元的升值。但人民幣匯率還受到中國國內貨幣政策和其他因素的影響。基於央行對外匯市場的積極乾預和中國貨幣政策放鬆的態勢,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會維持平穩走勢。

  按照中金公司的判斷,當前國內經濟增長動能偏弱,貨幣政策放鬆的大方向短期內難以改變,這會限制人民幣兌美元可能的升值幅度。而今、明兩年美元兌人民幣匯率將維持在6.38附近區間。

  目前,市場對此輪人民幣可能面臨的升值空間預判非常謹慎。本輪量化寬鬆的背景和前兩輪略有區別,在QEⅢ發佈後,工業品等商品期貨漲幅有限也證 明了市場的擔憂——僅憑QEⅢ可能無法撬動實體經濟加速前行,需求提振會相當緩慢。而一旦市場發現,即使在QEⅢ的推動下,經濟仍出現減速,恐慌情緒將再 度籠罩市場。屆時,美元走強和人民幣走弱的場景將會再度出現。

  對中國而言,人民幣短期升值更多受到美元貶值的推動,但中長期匯率走勢,最終仍要視乎中國自身的經濟發展,即使美元出現大幅貶值的情景,人民幣大幅升值也不應成為政策首選。

  瑞銀集團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汪濤認為,全球經濟當前仍存在不確定性且依然疲弱,且考慮到國際政治壓力,無論大幅升值還是貶值,可能性均不是很大。她預測,未來兩年美元兌人民幣匯率將維持在6.35附近區間,人民幣單邊升值的時代也許已經結束。

有限升值

  在過去半年時間裡,人民幣匯率經歷了比較明顯的升值和貶值預期輪換。在4月中旬人民幣匯率波幅被放大後,伴隨著中國經濟減速信號次第出現,人民 幣貶值預期逐漸顯露。即期匯率走勢明顯弱於匯率中間價走勢,甚至屢屢觸及跌停,但央行操作卻頗為引人矚目,跌停次日匯率中間價往往會高開——這使得連續跌 停的情況下,人民幣匯率的實際跌幅卻並沒有太過明顯。而今,即期匯率的走勢開始強於匯率中間價,這又意味著什麼?

  招商銀行金融市場部高級分析師劉東亮認為,儘管美元大幅走軟,但人民幣中間價漲幅卻相當溫和,與美元指數的跌幅並不成比例。在內外經濟低迷的形 勢下,央行或不會允許人民幣做進一步的大幅升值,因此,儘管人民幣即期匯率有所走強,導致中間價表現落後於即期匯率,但在中國經濟被證明企穩反彈前,恐怕 很難見到新一輪升值。他預計,隨著QEⅢ的影響逐漸被市場所消化,人民幣在未來將會逐漸恢復到此前受控的適度貶值趨勢。

  「相對美元走勢,人民幣中間價並沒有出現明顯的反彈,央行的調控意圖還是很明顯的。」劉東亮判斷。

  在華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劉煜輝看來,前兩輪量化寬鬆政策效果顯著,更多受到中國大規模基建引發的真實需求增加影響,而今,中國面臨著諸多短期難以克服的結構性困難,資本回報率也已落於美國之下。

  在這種情況下,中國應該充分利用目前市場情緒壓低美元匯率之機,顯著擴大人民幣匯率浮動區間,為中央銀行貨幣政策的獨立性拓展空間。

  渣打銀行大中華區研究主管王志浩則認為,經常賬戶佔GDP比例大幅下降的確催生了人民幣進入「均衡水平」的預期,這可能使人民幣短期內升值速度 放緩。按其預測,至今年年底,美元兌人民幣匯率將維持在6.31附近。不過,在2013年和2014年,人民幣仍然將重新進入升值通道,至明後兩年年底, 美元兌人民幣匯率將下跌至6.19和6.0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786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