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日本股市歷史數據的啟示 laoba1梁軍儒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5a73c90102dxyu.html
日本股市是近二十年世界上表現最差的市場之一,但從1989年達到頂點後僅用了兩年便跌至 13000多點,後面基本是箱體震盪,而人民的生活依然保持較高水平。雖然大盤表現如此不濟,但豐田、武田等一大批醫藥消費優質企業卻表現優異,上漲以十 倍計算,這跟上證十年不漲卻產生大批牛股異曲同工。由此可見,即使整體市場低迷,長期投資持續成長的優質股票依然能獲得巨大的回報,況且我國與日本所處發 展時期完全不同,我們沒有任何理由對未來失去信心。
 

1950-1989年,日本股市從85點漲到38900點,歷時39年,主要分為5個階段:
1、1950年到1953年,日本股市從85點漲到470點,漲幅為453%,隨後在1953年到1954年出現了37.8%的調整,回落至300多點。
2、1954年到1961年,日本股市從314點漲到1829點,漲幅為483%,隨後在1961年到1965年的4年裡調整了44.2%,回落至1000多點。
3、1965年到1973年,日本股市從1020點漲到5350點,漲幅為415%,隨後在1973到1974年出現了37.4%的調整,回落至3300多點。
4、1974年到1981年,日本股市從3350多點上漲到8000多點,上漲了2.4倍,隨後在1981年到1982年回落至6000多點。
5、1982年到1989年,日本股市從6000點直上38900點。1987年10月14日,市盈率曾高達92.28倍。
 
    你見過一個熊市長達14年的股市嗎?罕見!然而,它的的確確存在過,並發生在日本,這場熊市始於1990年,止於2003年。
  日經指數的瘋牛:1984年收於11543點;1987年收於21564點;1984——1987三年漲幅接近100%,原屬正常「慢牛」。然而,隨後兩年的持續暴漲則已過頭,每年差不多上漲一萬點,實屬「瘋牛」。1988 年收於30159點;1989 年收於38915點的歷史最高記錄。從1萬點到接近4萬點,5年累計漲幅接近300%。
  日經指數的慢熊:1990年收於23849點,一年跌去15000點;隨後股指連年下滑,在西方股市普遍走牛的2000年,它卻收於13785點;2003年4月28日更是收於7607點,創下近20多年來的最低記錄。
  日經指數的無奈:2003年後,隨著日本經濟緩過勁來,股指開始緩慢甦醒。直至2007年4月25日,當世界各國股市均衝向了歷史最高峰時,日經指數才勉強收於17236點,離40000點尚差若大一截。
  日本人對從美國人手中接納過來的市場經濟具有進一步強化的神奇能力,不幸的是,日本人也接過了美國人手中的股災,而且它使日本的股災超過了美國歷史上的任何一次。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戰爭報復和原子彈轟炸使日本的幾個主要城市遭受嚴重破壞,幾乎淪為一片廢墟,整個國民經濟一派蕭條。戰後,由於更多的努力和艱巨 的工作,日本經濟慢慢開始穩定並逐步恢復。同時,美國幫助日本重建,並提供大量資本和軍事保護。這種保護使得日本經濟和政府運作更自由、更有效率。
  隨著經濟的重建,工廠很快被建起,農民成為工廠工人,工薪階層中的中上等人成為白領工人。白領工人和工廠工人成為終身僱用者。這使其僱員對僱主有著某種莫名的忠誠。當時大多數日本工人都十分節儉,並將他們所賺的錢都儲蓄起來。
  經過戰後長時間的恢復之後,日本經濟獲得了一個強勁的增長。許多日本公司合併到一起形成龐大的產業-銀行集團,即所謂「財閥」(zaibatsu)。 這些財閥通過複製、改進西方產品並廉價地出售,從而獲得了極大的競爭優勢。這些廉價的產品贏得了西方消費者,並開始直接衝擊了美國公司的利益。允許財閥發 展更大的企業聯盟(即卡特爾),致使日本經濟快速增長。卡特爾的宗旨是合作與協作,企業與政府的各個方面都攜手工作。正當日本股市暴漲時,卡特爾彼此相互 收購對方股份成為一種時尚。
  20世紀70年代,石油危機及通貨膨脹極大地削弱了全球經濟。美國大馬力的小汽車耗油成本加大。相反,日本小汽車的製造商,如本田汽車,它們很快轉向 生產節油型小汽車。同時,這些小汽車的價錢遠比美國製造的要便宜。這些小汽車很快在質量上得以大幅提升。甚至早在20世紀60年代初,日本小汽車一直都是 自動化組裝,它使人工出錯幾乎不存在。這導致美國低技術的汽車行業開始衰退。
  20世紀80年代,日本將電子學增列到高校專業目錄中。日本卡特爾公司,諸如日立和索尼,仿製並生產由高成長型計算機行業所需要的高質量電子設備。由 於借助機器人和廉價勞動力在價格上取得的競爭力優勢,日本嚴重打擊了美國公司。除微處理器外,日本統治了整個芯片市場、電路板市場及其他元器件市場。索尼 與日立公司最終獲得了美國因特爾和IBM公司的青睞和信任。
  整個20世紀80年代,由於日本人擁有了最高的生活質量和最長的預期壽命,日本似乎變成了一個理想的烏托邦社會。同時,日本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債權國,人均GDP在當時也是世界上最高的。由於機器人在日本的使用,許多美國人擔心自己的勞動力過時落伍。
  日本似乎變成了一個完美無瑕的現實卡特爾,日本公司成為了一個流行的術語,來自世界各地的企業考察代表企圖尋找日本成功的秘密。這時,日本人的自信已遠超過20世紀20年代的美國人。
  日本全國一片繁榮,日元對美元大幅升值,日經股價指數與房地產價格不斷創出新高。日本公司在東京和大阪四處開發摩天大樓,這導致房地產價格直衝雲霄。
  由於日美存在巨大貿易順差,美國一直對日本保持高壓態勢,自1985年廣場協議之後,國際社會形成了巨大的日元升值預期並長期持續。日元兌美元匯率從1985年初的260:1升到1987年150:1,兩年內日元升值幅度達40%以上。
  1986——1988年間,東京地區商業用地價格上漲了一倍。不動產價格的飛漲是如此之高,以致僅僅一個東京地區的房地產總價值就相當於整個美國的房地產總價值。日本所有的高爾夫球場的總價值相當於澳大利亞交易所上市的全部股票的總市值。
  1955——1990年間,日本土地價格上漲了70倍,股票上漲則超過了100倍。1989年,在東京附近的一套房平均要花200萬美元。當時,大規 模股票投機在全球形成一股熱潮。全世界的投資者競相購買日本股票,這些瘋狂的投資者寵信「永遠牛市」的謬論。許多最新暴富的富人大量購買奢華商品。
  當時,投資者可能已經認識到日本正在變成泡沫的海洋,但人們仍然相信政府和公司能夠同心協力、永恆地支撐這種高水平的經濟增長。擁有土地的公司開始利 用它們的土地賬面價值去購買股票,然後,再用這些股票去融資購買美國資產,例如,當時日本三菱不動產公司持有美國洛克菲勒中心80%的股權。
  不幸的是,所有過頭的好事終將結束。就像歷史上的羅馬帝國的繁榮一樣,日本的繁榮原來正是它的毀滅的開始。
  為了給過熱的經濟降溫,並同時切除房地產與股市「哄搶性」暴漲的毒瘤,日本政府提高了利率。然而,就在利率提高後不久,剎不住車的股市帶著巨大的慣 性,向著歷史最高峰4萬點猛衝過去,並終於止步於1989年12月29日,日經指數創下38915點的最高歷史記錄。隨即掉頭狂跌不止,數月之內,日經股 價指數跌得已是面目全非。
  日經指數之所以如此狂跌,是因為它的價值被人為過度膨脹或操縱,遠遠偏離其真實面目。隨後,許多股市醜聞逐漸水落石出,人們發現,這些醜聞總是發生在 股市泡沫最嚴重的時候,如股價操縱、貪污、挪用公款、腐敗墮落等。這類行為發生整個日本的政界和商界,其根由也許為人性使然:渾水摸魚、趁亂投機、賭一 把!
  之後,日本房價經歷了長達14年的直線下落,將來可能還將繼續下落,日經指數則從1989年底的近40000點一直滑落至2003年8000點的谷 底,同樣花了14年功夫。除此之外,日本政府和公司還背負了自20世紀80年代末以來所形成的難纏的債務包袱。這些債務主要來自當年的股票投機和高價土地 購買。直到今天,日本經濟仍處在「憂鬱」之中。
  不過,日本人為這一巨大的股市泡沫中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並同時也收穫了慘痛的教訓。它也讓我們再次領略了緊跟泡沫後面的、可怕的、報復性股災。(轉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782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