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多數人都有買彩券的經驗。現在政府告訴你要開始改變遊戲規則了,當你買彩券時,除了彩券本身的金額外,還要支付彩券交易費;幸運中獎的話,要繳交獎金的所得稅;同時,因為買彩券屬於博弈行為,要再支付一筆博弈稅。試問,在層層稅負下,還有多少民眾想要買彩券「博」希望? 除了證交、證所稅另徵二代健保補充費 上述只是虛構的場景,但這種層層剝皮的實際狀況,卻扎實的發生在股票投資人身上。二○一三年起,股民買賣股票,除了要支付行之多年的證券交易稅(證交稅) 外,還要額外支付新開徵的證券交易所得稅(證所稅),與二代健保補充保險費(二代健保補充費)。股民只要買賣股票,至少會增加兩到三種費用。 一千一百四十四元。這是從二○一三年開始,平均每位股民要多負擔的費用。 政府估算,二○一三年證交稅收入為九百六十四億元、證所稅六十到一百一十億元、二代健保補充費中,股利收入四十三億元,其中現金股息約三十五億元,股票股 利八億元。以全台灣九百萬股民來計算,平均每位股民每年要支付的稅額為一萬一千八百五十五元。光是新開徵的證所稅與二代健保補充費,要多支出一千一百四十 四元。 二代健保還未上路,光是費率是四‧九一%還是五‧一七%,恐怕還有得吵。但是從徵收股利補充保費就看到三大荒謬。 荒謬一:徵收項目失準賠錢參與除權息被當獲利 四月二十七日,衛生署署長邱文達以技術性問題難以克服,宣布股票股利不列入二代健保補充費的徵收項目。消息公布,次日,台股指數立即連拉兩天,上漲一百九 十六點,漲幅二‧六%。四個月後,八月二十九日,衛生署改口股票股利併入在股利所得內,次日股市下跌十九‧七點,股民直接在盤面上,表達對政策搖擺的不 滿。 衛生署改口的背後,來自於立委提醒,衛生署不得改變,立法院通過的把股票股利納入徵收範圍決定。讓衛生署捨不得的是規畫來自於股票股利,八億元的徵收收入。衛生署健保小組副召集人曲同光說,「只要有配股,就認定是投資人的獲利。」 其實,不少投資人參與除權息是因為投資虧損,只好利用除權息來降低成本,如今卻被認定是「獲利」?只能說官員的想法與實務操作落差很大。 荒謬二:相對討好大戶百億首富也只要繳二十萬 不論是證所稅或二代健保補充費的對象,只針對散戶,外資、法人一律排除在外。此舉,不免讓人以為政府只會壓榨散戶,討好法人。政府除了討好法人也向大戶示 好,股利收入課徵的級距僅限於收入兩千元到一千萬元之內,台灣首富郭台銘擁有價值超過百億元的鴻海股票,每年配息收入約數十億元,但依照健保局最高課徵上 限一千萬元計算,最多只須繳交二十萬元的健保補充費。 早在二代健保有意把股利納入課徵的範圍內,投資人已經規畫出兩種因應措施。一是保險業者積極推介投資人轉去購買保單,來規避政府課稅。二是,投資人盡量不參與除權息,免得多繳稅。 根據大富資訊統計,今年台股明顯出現,除權息前四天投資人棄權息賣壓。有錢人自有一套避稅方式,真正被課到稅的還是小投資人。股市中,散戶占總交易人數八成,占交易量五五%,政府若要增加稅收,倒不如思考提高證交稅,只要進場買賣股票的都要繳入場費。 荒謬三:並非最佳稅負課酒品健康福利捐更合理 二○○九年,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曾函請衛生署,研議開徵酒品健康福利捐的可行性,以補足健保資金缺口;二○一○年立委也曾提出同樣的建議。但在其他立委重炮抨擊,適度喝酒有益健康,與衛生署考量課徵酒品健康捐將加重民眾經濟負擔而作罷。 看起來,股民的地位不如抽菸、喝酒的,怎麼說? 依照國內菸酒條例,購買菸品要課徵菸稅與健康捐兩種稅負。算起來,每買一包菸要付出的稅負為三十一‧八元,買酒的只要負擔酒稅。依照酒稅課徵標準,每買一 瓶五百毫升的紅酒或是威士忌,約要繳付四十五‧五元與五十元的稅。若以股民從二○一三年要多繳付一千一百四十四元計算,相當於一年買三十六包菸,或二十五 瓶紅酒,或二十三瓶威士忌課稅的金額。 二○一一年,國內菸品稅收二百零四億元、菸品健康捐稅收三百四十六億元、酒品稅收二百四十三億元,與證交稅的收入相距不遠。 從立委、政府態度來看,難道鼓勵民眾抽菸、喝酒,卻不鼓勵民眾投資理財? 如果,把股市當作是賭場、政府是莊家,想要吸引賭客心甘情願的進場賭博,被抽賭資,政府就需要營造出如同美國的拉斯維加斯,或是澳門的賭場一樣,有舒適的環境,讓賭客心甘情願的上賭檯。 就怕是莊家出老千,一天到晚改變賭博規則,試問,這樣的賭場誰想去?何況全世界可以投資的地區與工具越來越多,資深投資人寧願去其他市場找賺錢機會,也不願意被當成俎上肉。一旦投資人離場,台股的下場也可預想。 當政府一心盤算要從股民身上抽稅時,最後的結果恐怕又不如預期,將是一次手段拙劣,卻達不到目的,又失掉民心的決策。明年出現除權除息前資金大逃亡的戲碼,將會是幫這項政策打分數的最佳時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