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初,本田中國披露了2012年上半年的銷售數據,今年1月至6月,本田在華共銷售32.7萬輛汽車,較去年同比提升20.5%。從今年2月起,本
田在華汽車銷量開始遞增,而5月、6月的單月銷量同比增長均超過了80%。2011年是本田進入中國的第13個年頭,這家曾在中國市場上急速擴張的日本汽
車製造商,卻在這一年迎來沉重的打擊。受到日本地震導致的供應鏈緊張等不利因素的影響,本田去年在華銷量下跌5%,這也是本田進入中國以來首次出現負增
長。
儘管同樣遭受了日本地震帶來的供應鏈影響,但其他兩家日本汽車製造商卻仍在中國保持了增長的勢頭:豐田去年在華銷量同比微增4%,日產在華銷量則更是提升了21.9%。
更重要的是,本田在華發展策略的速度出現了偏差。「最近兩三年來相對中國市場的迅速發展,本田的步伐略顯遲緩。」在今年4月舉行的本田中期戰略發佈會的現場,本田中國本部部長倉石誠司承認近年本田錯誤估算了中國市場的發展速度。
本田曾以細分市場的重點車型和「精品」策略深受中國市場歡迎。在雅閣、鋒范、CR-V幾款車型曾長期保持細分市場年銷量均超過10萬輛這一門檻時,這樣既有產品的成功就為企業節約了成本。
這也讓本田把企業的生死和單一車型的成敗緊緊捆綁在一起。以今年上半年銷量為例,CR-V佔了東風本田銷量的58.92%。在CR-V換代之前今年2
月的空窗期,東風本田的銷量曾巨幅下滑71.1%。思域和雅閣的銷量之和也超過了廣汽本田總銷量的六成。這種成功另一方面也動搖了企業更新換代車型和技術
的決心。倉石誠司也表示,相對於其他企業,本田在新產品新技術的投放方面相對滯後,「我們的事業開展過於謹慎,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他對《第一財經週
刊》表示。特別是在近年各個車企競爭激烈的1.6L以下小型車領域,飛度的表現尚未達到本田的預期,而本田此外也面臨車型偏少的現實,他認為這讓本田錯過
了一部分發展機遇。
為此,本田在4月召開的中期戰略發佈會上,表示將從2013年到2015年的三年中,將陸續投放十款以上的新車型和全新改款車型,通過豐富產品線來提升,以改變現狀過度依賴單一車型的現狀。
此外,本田將以小型車和混動技術為中心,加大國產化和本地採購的力度,通過這些計劃,本田希望2015年能夠將在華銷量翻一番,去年,本田的業績是62.4萬輛。
這項中期計劃正逐步開展,在7月13日的長春車展上,本田混動轎跑車CR-Z正式上市。而今年2月新款CR-V在上市後的熱銷,以及東風本田第二工廠的落成,為這個復甦計劃的推動提供了基礎。
但本田的IMA混合動力技術仍要在該領域面臨著豐田的競爭,豐田已在中國推出4款混合動力車型。
但改變的開關已經開啟,本田為此在中國市場提出了新的口號:「我動,未來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