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初期 風投基金持股不宜超過一成
1 :
GS(14)@2017-12-10 21:31:40【明報專訊】在生產力促進局早前舉辦的「小資本創業戰略錦囊」研討會上,科控資本(Cocoon Ignite Ventures)執行合伙人游子威表示,不同的風險創投基金(VC)各有偏好,有些喜歡在創業初期入股初創公司,以獲取較大回報;有些喜歡在項目較成熟時才入股,減低風險。不同的風險創投基金亦會專注不同行業,所以很難有一套技巧可以同時說服到所有風險創投基金入股。
不過,他認為,有些原則和禁忌值得初創公司參考,例如,他們和初創公司的創辦人會面時,必定會問對方融資目的。如果對方只是簡單的回答,需要資金搞上市(IPO),會給他們很差的印象,一般來說都不會入股。因為這樣回答會給人只想上市圈錢套現、無心經營的感覺,可謂大忌。
相反,如果創辦人能頭頭是道的談及進一步發展生意,則會予人好感。例如,曾經有初創公司的創辦人回答,融資是為了聘請專才,並已經鎖定目標,但需要提供具吸引力的薪酬條件。
融資為上市 予人印象較差
游子威又稱,在早期階段初創公司不宜一次過向一個風險創投基金出售好幾成的股份,因為日後若再找其他風險創投基金和投資者融資,會較難成事。他建議在早期階段,一家初創公司賣給個別風險創投基金的股份,不應該超過10%。以科控資本來說,亦屬於早期的機構投資者,對每家初創公司持股,一般都在8%以下;入股金額由5萬美元(約39萬港元)至100萬美元(約780萬港元)不等。
該公司會優先考慮投資從事軟件業務的初創公司,因為這類公司所需的資源相對較少,回報較高。至於從事硬件或生物醫學科技業務的初創公司,所需資源較多,考慮投資的優先次序暫時會較低。若有初創公司較難估值,或會採用可換股債券(Convertible Bonds)方式和對方合作。
留意內地中介收費
在廣州市從事跨境電商體驗店業務的港商林小姐表示,曾經透過內地中介公司介紹和協助,獲得內地一個風險創投基金入股。不過,該中介公司在事成後收取的介紹費,高達那個風險創投基金入股金額的30%。
此外,廣州市近年有多個電視節目都會訪問創業者,但當中也有不少是開宗明義需要收費。因此,是否值得使用這些方式來融資和宣傳,初創公司需要自己小心衡量。
[企業創富]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574&issue=2017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