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牛熊十年親歷記(三) 神農陳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e4d25f0100x733.html

    我從小有個小愛好,就是喜歡看書。因為經常半夜裡拿手電看小說,所以高中就戴上眼鏡了。我總覺得,那書中自有黃金屋,看書總比聽老師講要學得快點。所以這次我也打算照方抓藥,來個自學成才。

  有一段時間,我每週都要至少跑一次深圳書城,這個書城恰好就在交易所旁邊,很熱鬧的一個地方。那年月,市場上最雷人的是莊家,書城財經類幾個書架上滿 眼淨是《散戶跟莊秘籍》,或者《擒莊高手》之類。我反正什麼也不懂,一開始也沒高人指點,乾脆來者不拒,見一本買一本。當時咬牙看了差不多有一人高的雜 書。而且一邊看,一邊對著行情琢磨。

  看了一陣子總算瞧出點門道來。那時候,國內作者寫的很多書套路都差不多。基本上就是弄一堆K線圖,每張圖再給起個「三線開花」「九陰白骨抓」之類特娛樂的名字。然後舉個例子說:「看,出現三線開花的買點後,股票又翻倍了多少多少。」

  我一開始真是覺得很神奇,就跟著死記硬背了不少花樣。後來發現這玩意不大好使。真按書裡的圖形到現實裡去找,簡直大海撈針,就算好不容易等到十分相似 的圖,然後買進去,一個不知什麼原因的調整就給套住了。在大熊市裡,什麼花都沒用。再到後來就更明白了,這些書八成是倒著寫的,先選出已經上漲的股票,稍 作總結後再截個圖,取個好聽的名字,就當教材了,純種馬後砲。在實戰中,照本宣科成功的概率不大。

  不過這些書裡舉的一些例子,也不完全沒用。其中一個俗名「上吊線」的走勢,在後來多次的大周期頂部都見到過,幫我逃了好幾次頂。還有個自稱「纏中說禪」的操盤手,反覆介紹的底背離的抄底方法,也是十分有效。說起來,書哪怕寫得再爛,還是開卷有益。

  相比當時國內作者拼湊的作品,翻譯出版的國外書籍質量就是天上地下了。華爾街畢竟積累了上百年,那些外國祖師爺寫的書比我們這裡才見過10年股票的人 寫的東西確實深刻不少。(多說一句,又過了十年以後,見過二十年股票的中國人,寫的書就強多了。最近張化橋寫了本書就很好,最先進的是他在書中顯示出的歷 盡滄桑的心境和謙和的態度。)

  有位在銀河證券管自營的師兄,和在鵬華當基金經理的校友分別推薦了幾本書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股票作手回憶錄》,是描寫美國二、三十年代股神李弗莫爾 的。這本書故事講得非常精彩,裡面連一個難懂的術語都沒有,堪稱新手入門第一參考書。最絕的是,書裡描述的雖然是近一個世紀前的事,但是裡面的很多場景, 在以後的十年中我幾乎樣樣都親身經歷過。真所謂「華爾街沒有新事物,人性永不會改變。」

  還有一套書以《客戶的遊艇在哪裡》為代表,寫得也不錯。看看今天很多基金根本跑不贏指數,還收那麼高的管理費,真是為客戶感到悲哀。

  那時候還買到了彼得林奇的《戰勝華爾街》,還有一本《巴菲特選股方法》,在技術分析方面的書包括《專業投機原理》,至於江恩和艾略特的書看過都忘記了,價值投資鼻祖格雷厄姆的《證券分析》則壓根沒讀。

  我當時的目的,就是想搞明白股票是什麼,並沒打算真去投資。所以該學的沒怎麼學,不該看的卻都看了。很久以後我才明白,只有拿錢真刀真槍的干,才知道該學什麼。

  就這樣,腦子裡武裝了些「三線開花」,我頂著那快開花的腦袋,迎接股東大會的勝利召開。

 

(下一章預告:門可羅雀的股東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00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