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作「歐洲股神」的安東尼·波頓晚年卻「栽」在了中國市場。
根據富達基金網站數據,截至4月30日,波頓管理的富達中國特殊情況基金(Fidelity China Special Situations Fund)自2010年4月成立以來已虧損了15.7%,同期MSCI中國指數僅下跌8%。這一成績讓波頓面臨頗多質疑,「歐洲股神」為何折戟中國市場?
進一步推遲退休
在歐洲市場,波頓可謂泰斗級的投資大師。在1979年至2007年,波頓掌管富達英國特殊情況基金的28年中,該基金的年化收益率達到19.5%, 同期富時全類股指數(FTSE All Share Index)的年化回報僅為13.5%。也就是說,如果你在1979年投入10000英鎊在該基金,那麼到2007年你可以獲得148200英鎊。
2007年,波頓在市場頂峰時期宣佈退出,因為他當時預計股市將開始大幅下跌。
原本可以功成身退的波頓在2009年年底高調宣佈推遲退休計劃,因為他認為「中國市場的投資機會太好,讓人不忍錯過」。2010年,波頓移居中國香 港,並成立了富達中國特殊情況基金。由於波頓此前亮麗的投資業績,該基金首募規模達到了4.6億英鎊,之後又有約1.5億英鎊新增資金投入。但富達中國特 殊情況基金成立之後,就陷入虧損。2010年虧損了15%,2011年3月至9月的虧損幅度更是一度高達28.9%。
2011年年底,波頓不得不在媒體上發表業績不佳的致歉聲明。近期,波頓更表明自己將進一步延遲退休計劃,繼續管理富達中國特殊情況基金至少至 2014年。一開始,波頓表明將管理至2013年。很顯然,波頓進一步延遲退休,是寄望於能夠挽回虧損的業績,而不至於弄得「晚節不保」。
波頓也承認,基金業績不佳是自己進一步推遲退休的主要原因。「這是我投資生涯以來從未有過的糟糕情況。」
頻踩「地雷股」
波頓在2009年年底指出:「中國的牛市僅僅開始了一年,我認為它擁有持續數年的潛力。而我預計明年全球大多數股市將震盪調整。」正是基於這種判斷,轉戰中國市場的波頓最初信心滿滿,但現在波頓承認他對中國市場過分樂觀了。
2011年3月波頓撰文稱:「遷至香港管理一隻中國題材基金近一年後,我驚奇地發現市場的氛圍變了。投資者似乎沒有能力一次在腦子裡保留多個想法:對通脹、匯率問題緊張局勢及政治不確定性的擔憂,取代了對中國增長故事的熱情。」
事實上,在2009年的「小牛市」之後,中國A股和港股表現平平,甚至大幅落後於全球其他市場。不過,「生不逢時」只是造成其業績不佳的一部分原 因。波頓的失敗很大程度上可能因為他鍾情於中小公司,富達中國特殊情況基金成立的初衷就是專攻中國內地中小型消費企業。從基金投資報告來看,其投資的股票 中,總市值在10億英鎊(約100億元人民幣)以下的基本佔50%以上。但很多中國中小公司由於成立時間短、治理結構不規範等,存在很大投資風險。此外, 由於波頓使用一些槓桿操作,更是放大了損失。
2011年3月開始,因部分在美國上市的中資概念股出現財務造假等問題,結果牽連所有中資概念股。在這波下跌過程中,中小股票的跌幅遠遠高於大股票。而富達中國特殊情況基金投資美國市場的比例通常保持在15%左右,在這一波「中概股風波」中波頓損失慘重。
波頓表示:「這6個月(2011年3月至9月)是我從業以來經歷的最糟糕的時期。」此外他很快發現自己投資組合中的上百隻股票都面臨非常嚴重的企業管理問題,甚至有財務造假的可能性。
更讓波頓困擾的是他頻頻踩中「地雷股」。2011年他投資的味千中國(00538.HK)和霸王集團(01338.HK),分別遭遇了「骨湯門」和「二?f烷事件」,當年股價分別下跌了34.53%和64.08%。
今年,波頓的投資組合中再次出現「地雷股」。3月,博士蛙(01698.HK)爆出涉及財務造假導致股價1日暴跌35%,波頓因重倉該股而損失慘 重。5月,港股上市公司寶姿(00589.HK)公告稱,「漏報」從2010年至今向公司董事會主席及大股東、子公司董事及關聯人士等提供約7.8億元人 民幣免息貸款,該事件一經披露隨即引起公司股價暴跌,截至5月30日已經下跌了34.21%。
根據香港聯交所資料,波頓旗下基金曾在今年3月7日減持寶姿96.2萬股,成交均價為12.154港元,持倉比例由5.09%降至4.92%。據此計算,富達基金的損失達數億港元。
此外,波頓投資的另一家納斯達克上市的中國概念股雙威教育(CAST.NASDAQ),近期因涉嫌資產騰挪也正在經歷一場「浩劫」。
信息難辨真假
在波頓決定轉戰中國之前,很多人都質疑他連中文都不會說,如何投資中國。但波頓卻指出,在歐洲投資時,他既不會講挪威語也不會講波蘭語或葡萄牙語,但仍然可以從上述地區賺錢。
但讓一個英國人投資歐洲和讓一個英國人投資中國是兩回事,波頓顯然並不熟悉中國市場的一些特殊規則。「一開始我就知道投資中國會遇到很多問題和困 難,但實際上這些困難和問題都比我想像中嚴重。」波頓近期在接受《金融時報》採訪時指出,投資中國面臨的第一個挑戰是,你如何來判斷你獲取的信息究竟是真 是假。
「你能相信他們說的嗎」、「這個數據是真實的嗎」……這些都是困擾波頓投資的一些關鍵性問題。波頓表示,一開始他決定移居香港就是希望和富達基金的 中國團隊在一起,畢竟這些團隊對很多中國公司有很長時間的跟蹤。「但一些我感興趣的新公司或者小公司,他們可能也沒有跟蹤過,這就需要我自己來做調研。」
為此波頓僱用了5傢俬人研究機構對他感興趣的上市公司做深度的盡職調查。這些調查包括通過其供應商、消費者以及競爭對手來瞭解公司提供的數據或資料 是否真實完善。波頓表示,這些調查的結果讓人瞠目結舌。「在調查一家聲稱有1000家店面的公司時,我失望地發現只有60%的店面真實存在。另一家公司聲 稱擁有四大客戶,但其中有3個大客戶表示不知道該公司。」不過波頓也承認,自己也是到最近開始更廣泛地使用這種調研方法,一開始並沒有太多使用。或許直到 頻繁失利之後,波頓才意識到這種調研的重要性。
此外,很多中國公司都是通過反向收購(指一家非上市的運營公司與一家已上市的殼公司通過換股實現的合併)實現在美國上市,波頓對此似乎也缺乏瞭解。 「我一直認為這些在美國上市的公司,其達到的一些標準會更嚴格。」波頓指出,自己忽略了反向併購根本就是一個制度漏洞,這讓一些公司可以通過非正常程序實 現在美國上市,這些公司中有的存在「明目張膽的欺騙行為」。波頓近期踩中的「地雷股」雙威教育正是一家通過反向收購實現在美上市的公司。攝影記者/吳軍
安東尼·波頓:
「我對中國市場仍然看好」
「我對中國市場仍然看好。」儘管在投資中國市場失利,波頓卻並沒有改變看好中國市場的觀點。
波頓近期接受《金融時報》採訪時指出,這種看好不是短期的,而是對未來1~2年,相信投資人還是可以從中國市場獲取豐厚收益。「無論從其發展規模和速度方面來說,中國和其他新興市場有很大不同。」
不過波頓也承認在中國投資的種種困難。「主要是中國資本市場發展還不夠完善,很多數據、信息可能都不真實的,尤其是一些中小股票,但最大的機會也正來源於中小股票。」
雖然熱衷於中小股票投資,但其前十大重倉股多為大盤股。根據富達中國特殊情況基金月度報告,截至2012年4月30日,基金的前十大重倉股分別為中 國平安、中國聯通、TVB、中國銀行、友邦保險、匯豐銀行、御泰中彩控股、中信證券、香港電訊信託(HKT Trust & HKT Ltd.)和亞信聯創科技。不過這十大股票佔基金資產的總比重僅為33.8%,其投資於總市值在100億元以下的股票比重為47.96%。
從其投資市場分佈來看,投資於香港市場比重最高,H股比重為3.6%、紅籌股為9.3%,其他港股為48.4%,美國上市的中國概念股比重為16.7%,A股和B股的投資比重為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