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字當頭:規限越多彈性越細
1 :
GS(14)@2017-05-13 02:03:21「假如某大電視台改用更多人工更低的新演員,觀眾會否因此多了選擇?」喂阿哥,你究竟講緊咩呀?「我意思係,香港冇理由淨係得天皇巨星;假如強制電視台用吓新人,咁咪可以畀觀眾多啲『選擇』囉!」各位讀者,以上對話,雖然全屬虛構。不過,最近競委會公佈的「香港車用燃油市場研究報告」,卻不經意地犯了同樣的思維錯誤。話說,競委會建議,由於香港市場上只有98辛烷值的汽油供應,故此建議在未來批地興建油站時,加入條款要求油公司提供95辛烷值的汽油作選擇,希望可以藉此降低車用汽油零售價。明眼人一睇就知,這種做法根本行不通。我最大的質疑是,為何像競委會般人才濟濟的機構,竟然會提出如此不加思索的建議?請不要誤會,我不是說香港的車用燃油不貴。可是真正問題核心,又可會是簡單的油公司合謀壟斷?之前已經指出過,政府是有意令油價貴以迫使市民傾側向公共交通工具;市場集中和高油價是果,政府才是所有現象背後的最主要因素。其實許多年前在草擬競爭法的時候,我和不少朋友已經提出,假如政府願意就香港社會所有缺乏市場競爭的環節,來一次大清算,我們會舉腳贊成;畢竟沒有政策的扭曲,市場不可能出現反競爭的情況。記得當時政府只推說在某些範疇政府必須介入,市場競爭也不是金科玉律;結果在這個矛盾之下,競爭法終於在掌聲下通過,也沒有人再理會究竟條文細節是否合理。競委法不會令由沒有競爭的市場,變成一個真正的自由市場。越多的規限,只會令市場更加缺乏彈性、更千篇一律,這是根本的問題,可惜從來只有少數人明白當中道理。利世民
http://www.fb.com/leesimon.hk本欄逢周二、四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511/20017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