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有人會說你上篇投資收益的源泉是「股利再投資」,現在怎麼又變成了「對待金錢的態度」?
首先,股利是公司的現金分紅,而現金分紅你可以拿來投資,也可以拿來消費、享受,如果你選擇不消費而把錢拿來投資,也就是選擇延遲享受,選擇先苦後甜,這就是對金錢的態度。
其次,任何學問精深到一定程度,都會上升到哲學的高度,投資也不例外。很顯然,從股利這樣的物質化的事務,到態度這樣的高度,也是一種哲學的昇華。
投資收益的源泉來自你對待金錢的態度的例子可謂比比皆是,比如巴菲特的簡樸,住的是幾十年老舊的房子,辦公地點也很簡單,節省下的金錢用於投資又可以享受 複利的威力。又比如2003年成為世界首富的沃爾瑪的老闆羅布森·沃爾頓,其辦公室只有12平方米,其節儉精神來與其父親沃爾瑪創始人薩姆·沃爾頓一脈相 承,薩姆·沃爾頓1985年成為首富時,日常穿的是一套自己商店出售的廉價服裝,開著一輛破舊不堪的小貨運卡車上下班。
巴菲特積累了如此巨大的財富,又過著相對簡樸的生活,但並不是葛朗台式的守財奴,因為巴菲特把其大部分財富捐給了比爾·蓋茨的慈善基金,用於改善醫療衛生和教育。
對待金錢的態度不僅僅是投資收益的來源,更是一個世界觀人生觀的問題,極端的例子是這樣的,有新聞報導「印度首富穆克什·安巴尼卻在孟買市中心為自己和家 人打造了一幢立於孟買市中心的27層豪宅「安蒂拉」,耗資約10億美元,花了7年時間興建,樓高173米,面積達3.7萬平方米,是迄今為止世界上規模最 大且最貴的私人住宅。其中的設施包括1個直升機停機坪、1個佔地整一層的家庭影院、1個四周全為落地玻璃的會客廳、1 個兩層樓的健身俱樂部、1個六層樓的停車場、多個露天花園。大樓落成後,安巴尼和妻子及3個孩子搬入,同時入住的還有他們的600名僕人。」
你可以想像這種不必要的的窮奢極欲的生活方式以及對待金錢的方式,不僅是對地球資源的浪費,而且會引來多少批評和仇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