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派「利市」 大銀行獲臨時流動性支持
1 :
GS(14)@2017-01-21 12:03:42【明報專訊】昨日一度傳出人行選擇性降準的消息,人行其後發公告,指通過「臨時流動性便利」操作,為幾家大型銀行提供為期28天的臨時流動性支持。分析認為當局變相否認降準傳聞,但同時披露新的「放水」手法,在釋放流動性的同時,亦不至於向市場發放實行寬鬆貨幣政策的信息。
釋放流動性 不等於寬鬆貨幣
人行昨日午後表示,為了保障農曆新年前的集中需求,促進銀行體系流動性和貨幣市場平穩運行,因此通過「臨時流動性便利」操作,為在現金投放中佔比高的幾家大型商業銀行提供了臨時流動性支持,操作期限28天,資金成本與同期限公開市場操作利率大致相同。
較早前,路透社及內地財新網均報道,人行針對五大商業銀行,實行「階段性」降準1個百分點,時限為28天。其後人行的公告雖然證實針對個別銀行釋放短期資金,但由於有資金成本,且名為「臨時流動性便利」,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相信,新的手法是類似常設借貸便利(SLF)這類的方式,銀行要給予一定的成本才獲得資金,這是變相澄清降準的傳聞。
澳新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楊宇霆表示,人行沒有透露新措施如何運作及規模有多大,但由於這不需要銀行提交抵押品,將為銀行在融資時給予更大的彈性。他表示,不能就此得出人行會改變放寬貨幣政策的結論,但反映人行日後會採取更多不同方式向市場釋放流動性。
事實上,現時人行除了傳統的減息與降準外,已有多種「放水」方式,例如2013年創設的常備借貸便利(SLF)與短期流動性調節工具(SLO)、2014年起採用的中期借貸便利(MLF)等(見表)。而近期常用的則是逆回購,本周人行逆回購累計淨投放11,300億元人民幣,創下史上最大單周淨投放紀錄,現時逆回購累計未到期餘額達到19,500億元人民幣。
多家港銀人幣存息升穿5厘
中金發表報告表示,歷史數據顯示,農曆新年期間提取現金的需求可能超過1萬億元人民幣,1月份還面臨繳納企業所得稅和銀行準備金等季節性資金需求,人行近期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加大了流動性投放,但仍未能滿足巨額的流動性需求。
香港銀行亦紛紛提高人民幣定存年息,以吸納人民幣頭寸。花旗表示,客戶以10萬港元等值或以上之資金兌換人民幣,並開立1個月人民幣定存,年利率最高為5厘。現時已有多家銀行的人民幣定存年息衝破5厘,例如上商、永隆、華僑永亨及交銀香港。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026&issue=2017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