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港人抑鬱指數新高 單身族高危

1 : GS(14)@2017-01-21 03:32:55

【本報訊】如果你兩星期內有數天失眠或感到沮喪,你有可能已患上抑鬱症。一項調查發現,港人抑鬱指數越來越高,受訪者平均總體抑鬱程度超過5分,達「少許抑鬱」水平,比2012和2014年惡化。其中抑鬱程度達中等或更嚴重的受訪者有近一成半,反映港人抑鬱情況響起警號。精神科專科醫生指,抑鬱症早期症狀不明顯,有情緒困擾者須及早求醫。


8.9%受訪者曾萌死念

世衞預測,抑鬱症在2030年將成為世界頭號殺手。香港心理衞生會去年10月以街站問卷調查方式訪問近4,700人,隨機分析約2,400份問卷,初步估計港人抑鬱程度。抑鬱困擾總分為0至27分,0至4分為沒有或極少抑鬱、5至9分為少許抑鬱、10至14分為中等抑鬱,應要關注,15分或以上是較大至嚴重抑鬱,即已有明顯症狀,應考慮為臨床組別。結果發現,受訪者平均總體抑鬱程度超過5分,達「少許抑鬱」水平,較2014年約4.4分和2012年的約4.7分為高。對比2012年,「沒有/極少抑鬱」由63%下降至57.7%,少許至嚴重抑鬱的百分比均有上升,當中有一成半人達應關注或更嚴重程度;有8.9%受訪者更在受訪前兩星期內,有幾天或以上出現自殺念頭。56歲的Becky曾從事文職工作,2007年進行婦科手術後荷爾蒙改變,加上性格易焦慮,變得易發脾氣和沒自信,「嗰陣同老公講我想死」,驚動家人陪她就診,證實患上抑鬱症,其間又因喪親和痛症等原因令抑鬱症復發,須接受藥物和心理治療,現時情況穩定,更轉為兼職朋輩支援工作員,與受精神困擾人士分享經歷,「做半職可以用多啲時間享用人生」。精神科專科醫生黎守信稱,單身、喪偶、生活遇巨變等是抑鬱症高危人士,早期可能只是「唔覺開心」、失眠和常說負面說話等,他呼籲公眾不應等到有嚴重症狀才關注問題,「生活就係人同人之間嘅連結,要關注多啲(社交)」。■記者李詠希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120/1990306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333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