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李曉佳﹕容不下負評的電影夢

1 : GS(14)@2016-12-22 08:08:28

【明報專訊】電影《長城》成為內地網民近日熱議的話題之一,但原因既非奇幻的劇情,亦非電影的特效製作,更不是因為由荷李活影星麥迪文領銜的演員陣容,而是針對一位「咒罵」導演的影評人展開了一場激烈的口誅筆伐。在這場「罵戰」的參與者中,也包括了電影的投資者之一,即近年高調融資的樂視影業。

一切事出一名網名為「褻瀆電影」的網絡獨立影評人,在內地微博上發布一條頗受爭議的微博,內容僅五個字「張藝謀已死」,再加三支「蠟燭」的表情符號。而曾三度奪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項的張藝謀,正是電影《長城》的導演。雖然這名影評人隨後又刊出一篇博文解釋,稱其實指張藝謀的藝術生涯已因商業因素趨勢而終結,但仍有不少網民與網絡大V(即KOL),甚至是張藝謀的妻子,都對其展開攻擊,指摘其不顧電影工作者辛勞,惡意攻擊導演,斥其缺乏職業素養。但最誇張的,還要數向這影評人發出官方「警告信」的樂視影業。

以法律要脅影評人 有失風度

樂視影業稱,「褻瀆電影」嚴重侵犯張藝謀的名譽權,主觀人身攻擊意圖十分明顯,近乎誹謗及詛咒,要求完全刪除相關文章,並連續刊登30日致歉函,否則將訴諸法律。有趣的是,素有「國社」之稱、常代表官方意見的新華社亦在此後不久刊發另一篇獨立影評人文章,將網絡上對《長城》的一些負面影評劃歸為「刻意唱反調」,並稱《長城》是帶旺內地新年賀歲檔期的重頭戲,批評這齣電影的做法「不可取」。

一名獨立影評人的個人博文,竟遭公司以機構名義對其發出警告,有人認為是針對影評人「不恰當」的措辭做出的危機公關,亦有說法稱是因《長城》票房收入對捉襟見肘的樂視很重要,故不希望「節外生枝」。但無論是為顧及聲譽還是想替生意「護航」,如此以法律要脅,都有欠風度。

中國的電影產業在商業力量的驅使下於近年不斷擴張,根據美國電影協會公布的2015年全球票房數據,中國電影票房達68億美元,按年增長49%,以第二名身分佔全球票房總額17.75%,佔亞洲票房逾一半,較第三名更高出近50億美元。包括萬達、阿里、樂視等諸多財團均高調投資影片、技術乃至院線,更希望將中國從「電影大國」打造成「電影強國」。樂視影視首席執行官張昭亦在早前接受新華社採訪時稱,中國與荷李活的差距,在於缺乏健全的商業體系。

「電影強國」 先要有健全商業體系

遺憾的是,張昭這名想要搭建中國電影產業的職業經理人卻忘了,負面影評本就是電影產業無可避免的商業風險之一。若影評本身無關痛癢,企業實無需大驚小怪;若影評措辭誹謗,大可直接發出律師信對簿公堂。但企業本身不是法官,「誹謗」的定義不由企業說了算,憑藉社會地位及輿論壓力,對個體發布「威脅式」的警告,這樣的做法,才顯得太不專業。

開放市場 負評是無可避免的風險

如果樂視影業不願承認公關失誤,那就只能說,這間無論是在融資還是營銷方面都大事製造輿論的公司,其實隱藏著一顆易碎的「玻璃心」。沒有一個包容的心態,連一句刺耳的話都聽不進去,那麼中國電影業的「強國之夢」,將會永遠只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

至於新華社的「維穩影評」,以及中國電影票房爆發背後的國產爛片橫行、企業盲目燒錢,乃至廣電總局對於外國電影嚴格的審查制度,這些制約中國電影產業發展更為複雜的因素,又是另一個話題了。

[李曉佳 財經澡堂]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537&issue=2016122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972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