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會計專業背後 Bittermelon 苦中作樂

http://bittermelon2009.blogspot.com/2012/01/blog-post.html

昔日有「發三師」之說,究竟是那三師?網上查看發現眾說紛紜,有人說是「醫師、會計師、律師」,也有人說是「醫師、律師、工程師」,更有人說是「律師、會計師、建築師」。

無論是那三師,他們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受牌照管制的專業行業。但隨著專上教育普及,愈來愈多人能夠考取得到專業資格,現在不論那一師,要「發」就沒有從前來得容易了。就以會計師為例,95年人數才1.1萬,現在已經差不多3.1萬,於十幾年間增幅達180%。

會計師這一門專業,在當今一般人而言,靠它來發達不必去想,但要過些穩定的生活則不難。這就是所謂「餓你唔死,飽你唔親」。

有志於入行的話,首先必須要認清一個事實,就是於企業內,會計屬於支援功能的其中一個後勤部門,這好比一枝足球隊,會計就是籠門。籠門有別於前鋒,我們經 常會聽到前鋒以天價轉球會,但就絕少聽到有籠門可以這樣。不過話分兩頭,前鋒當打的年齡有限,年過三十幾歲已經很難再在球隊佔一席位,籠門的當打年齡則比 較長,三十幾歲以後的名將屢見不鮮。

所以,不要期望企業會肯花資源在會計身上。經常聽到會計人抱怨,公司只著重營銷而忽略後勤,這是不可改變的實情,中外亦然,我們的選擇就只有接受和不接受。

以香港的情況,由於薪金水平較鄰近地區高,而且寫字樓租金水平之高也是名列世界前茅,所以愈來愈多企業選擇將後勤部門搬到鄰近地區去。但同一時間,因香港 是國際金融中心,而且又得到祖國眷顧,由自由行帶動的零售業欣欣向榮,所以愈來愈多企業在香港積極擴展銷售團隊以及前線人員。
匯豐銀行就是一例,他們最近宣佈要在香港裁減三千個後勤職位,但同時卻又增聘大量前線人員。

可以預期在香港的未來幾年,前線職位將會愈來愈多,後勤職員將會愈來愈少。要在後勤方面發展的話,方法可有兩個,一是工作比別人有效率(即是鬥快),或者 是工作質量比別人高(即是鬥好)。我個人傾向鬥好,因為隨著年紀漸大,手腳必定不如年輕人快,而且IT科技發展一日千里,一味靠快並不是長遠之計。

要和別人在工作方面鬥好,除了要不斷吸收新知識,願意接受新事物以外,也要培養出良好的執行力。由於後勤工作不像前線般變化大,能有效而且快速地執行管理層所指派的任務就很重要了。

有志於會計專業發展的,最好現在就想清楚自己是否合適,以免最後浪費時間,在職場兜兜轉轉,害了自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30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