貸評山下:雲端金融科技時代
1 :
GS(14)@2016-05-21 13:38:16新科技令各行業的服務模式急速改變,雲端、大數據、O2O等科技趨勢一日千里,筆者認為金融產業(特別是銀行業)必須跟隨「趨勢」流動,未來才可以避免被市場淘汰。之前提過,金融科技中,「區塊鏈技術」(Blockchain)受到不少金融從業者的關注,例如,瑞銀早在2014年就在倫敦成立「區塊鏈金融」研發實驗室,致力於「概念驗證」,探索「區塊鏈」在支付、電子貨幣及結算模式等方面的應用。花旗銀行則已經開發了三條區塊鏈,並測試運行一種名為「花旗幣」(Citicoin)的加密貨幣。另外如IBM、PwC(羅兵咸永道)這些公司亦正在尋找方法,希望找到最簡單直接的方案去適應「區塊鏈技術」。
高盛創新快人一步
除此之外,眾多投資銀行當中,高盛堪稱「識時務者為俊傑」,它深信技術的發展與掌握是銀行重要的核心競爭力,有助於風險管理、營運效率、客戶關係、自由創新能力等方面,進行改革及提升服務質素。而且該行有三分之一員工為工程師,數字證明高盛相信科技創新能為自身締造不少效益。高盛投放資源發展科技創新逾20年,包括開發軟件及雲端等開發項目,以創造更低成本、高效率、高價值的金融產品及服務。事實上,銀行體制及架構龐大,以往較難專注客戶需求,但透過虛擬化技術幫助,銀行可以擴大及直接在線為客戶提供針對性、個性化的服務。筆者認為,其中雲端技術便確實改變了銀行傳統作業模式,最大優點是大幅提升營運績效。為擴充業務範圍,投資銀行會於世界各地設置辦公室,但是往往各自為政,不同辦公室擁有自己一套營運作業系統,令同一間銀行的資產(即資料及資源),不能做到互享共用。
科技跟着業務去跑
以高盛為例,由於擁有私有的內部雲端作業系統,每當銀行在不同地方組建新辦公室時,銀行都會把科技元素納入規劃當中,而且工程師都會提供意見,甚至參與決策,此舉目的是希望改變以往資源不能共享的弊病,做到「科技跟着業務去跑」,即資訊不再局限於距離,而是可在虛擬平台交換利用。對此,高盛科技部門聯合主管Don Duet接受訪問時透露,把科技融入業務當中,可以提高運作效率,好像以前銀行推出一個新系統,往往需要幾個月在各地辦公室執行,現在則需要幾天就可,幫助銀行業務結構化繁為簡。
網絡安全至關重要
他又舉例,高盛在美國及日本都設有辦公室,透過雲端技術,如今便能做到資源共享,當日股收市後,其資料數據可以轉移至美國的辦公室,幫助同事作為準備美股開市之用。總括而言,銀行業的營運思維已經隨科技發展改變,多年以前我們談及雲端,是如何打造平台、降低成本;今天卻是談及如何透過雲端賺錢。當然,雲端科技所帶來的隱憂,如資料的保密性及安全性都是需要解決的問題;所以,隨着雲端的廣泛應用,金融科技對網絡安全的要求也大幅提升,因此,網絡安全本身也還是金融科技的一個重點。黃元山大學教授、國際投行前董事總經理本欄隔周四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519/19617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