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無教授」屢落選中國院士
1 :
GS(14)@2015-10-07 01:22:5684歲的屠呦呦現貴為諾貝爾醫學獎得主,但在內地卻一直是「三無教授」──無博士學位,無海外留學背景,就連中國兩院院士的名銜也沒有,一直得不到肯定。
「能夠獲獎不意外」
她接受內地記者訪問表示,是在晚上看電視的時候,才知道得獎。被問到是否感覺意外時,她說:「沒有特別的感覺,有一些意外,但也不是很意外。因為這不是我一個人的榮譽,是中國全體科學家的榮譽,大家一起研事了幾十年,能夠獲獎不意外。」她又說近日糖尿有些高,身體不太好,都在家裏休息。屠呦呦生於浙江寧波,是家中5個孩子中唯一的女孩,名字由父親取自《詩經.鹿鳴》:「呦呦鹿鳴,食野之蒿」,意為鹿鳴之聲。中學時成績屬中上游,並不拔尖,但有個特點,只要她喜歡的事情,就會努力去做。1955年畢業於北京大學醫學院(今北京大學醫學部),接受兩年中醫培訓後一直在中醫研究院(今中國中醫科學院)工作,先後晉升為碩士生導師、博士生導師,現為中國中醫科學院終身研究員兼首席研究員。
■屠呦呦1950年代與老師樓之岑一起研究中藥。
越戰時成秘密研藥組組長
屠呦呦的成就跟越戰及文革兩段動盪歷史密不可分。1960年代中,越戰升級令全球瘧疾疫情雪上加霜,美越兩軍死於此症者不計其數,擁有抗瘧藥物成致勝關鍵。美國投放大量人力物力研發新藥之際,中國亦應北越請求,於1967年5月23日秘密成立「523課題組」,一群在文革期間被貶至極低等的科學家,獲委以重任找出抗瘧疾新藥,兩年後,屠呦呦以39歲之齡加入,成為「523課題組」組長。早在2011年,發現青蒿素的貢獻已為屠呦呦贏得有「諾獎指標」之稱的拉斯克獎(Lasker Awards),令在內地寂寂無聞的她頓時聲名大噪,被形容是「離諾貝爾獎最近的中國女人」。然而,她的成就在國內一直得不到肯定,雖曾數度獲提名為院士,均沒被選中,令人關注院士評選制度是否有不足。中央社/錦麟觀察網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1006/19322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