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計劃須謹慎 不可依賴收租
1 :
GS(14)@2014-10-31 17:37:24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1031/news/ec_ecv1.htm
【明報專訊】周先生及太太同是35歲,分別任職貿易公司中層及護士,家庭月入約6萬元,兩人沒有子女要供養,每月支出包括日常開支1.5萬元、家用1.2萬元、保險及強積金供款分別4000元及3000元,以及供樓開支9500元。每月家庭盈餘約1.65萬元(見表)。
過去數年美國持續量化寬鬆政策,全球資金充裕,本港跟隨美國低息政策,按息亦屢創新低,周先生現時持有的物業在4年前買入,承造七成按揭,利率以HIBOR(香港銀行同業拆息)加0.7%計算,目前以約1厘的息率供樓,利息支出甚低。
持中小型股票 股息收入少
周先生及太太沒有花太多時間在投資理財上,除了物業外,主要資產為60萬元現金存款,另外亦持有20萬元股票,但大部分為中小型股,股息收入不多,過去數年都是輸多贏少。他們認為磚頭較為保值,加上有穩定租金收入,現時希望買多一個物業作收租之用,一來增加家庭收入來源,二來退休後可有穩定的租金收入。
首先,假設周先生及太太計劃買入一個市值約350萬元的物業,由於是二人第二個物業,只能承造最多四成按揭,需要首期為210萬元,二人的流動資金不足以支付,因此二人考慮將現有物業加按套現,以支付首期支出。
筆者認為現時二人的投資計劃取決於買多一層物業的急切性。如果急切性不大,可考慮以投資方式儲蓄首期,例如保留半年生活開支約30萬元後,將流動資金約50萬元,配合每月供款1.65萬元,投放在一個年回報率為8厘的投資組合內,約5年半後可儲得210萬元首期,屆時樓市若經過調整,市面上350萬元的物業選擇可能會更多。投資方面可考慮企業高息債券,以及大中華股票基金。
加按套現買樓 需放棄HIBOR超低息
如果周先生及太太希望在短時間內置業,便需加按物業,加按的風險主要是放棄現時供樓的超低息。另一方面,二人要留意同時供兩個物業的風險,如經濟逆轉、夫婦工作變動,以及加息後租金收入未必可抵消供樓支出。另外要留意現時買第二個物業須繳付雙倍印花稅。
建議買入高息債券藍籌股
退休計劃方面,筆者認為不可只依賴物業收租,因仍要繳交差餉、管理費及維修等費用,由於退休後沒有收入,因此需要平衡投資風險,建議部分資金投放在高息藍籌股、高息債券及政府債券上。
羅湋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