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景福證券結業

1 : GS(14)@2013-07-17 22:22:04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30717/18337473

                景福發言人證實,旗下證券業務將於7月底結束,但不肯透露現時客戶數量,只表示已經與客戶溝通,協助處理其存倉股票。發言人強調,結束證券業務,主要是「對集團貢獻非常少,過去幾年都蝕錢;集中資源做好鐘錶、珠寶生意」。
翻查景福網頁資料顯示,旺角、粉嶺及中環仍設有證券分行;不過,旺角、粉嶺分店去年已關閉,剩下中環總部仍然運作。記者曾致電查詢,職員只表示:「(是否結業?)係呀!好多嘢做。」即掛線。據了解,景福職員幾天前已開始通知客戶結束生意。
景福發言人補充,市況艱難下,證券部門早萌退意,「因為係聯交所創會會員,先一直keep住做」。她補充,集團將按聯交所規定,退回交易牌照,無意賣盤或轉售牌照至第三方。

90年代晉B組 近兩年蝕錢

                1971年成立的景福證券,至今有42年歷史,在90年代風光一時,曾晉身聯交所B組經紀行(中型證券行,每月成交量排15至65名)。隨着市場轉趨競爭,加上大市成交減少,景福證券在2012、2013年分別蝕約1,300萬及600萬元。
立法會金融服務界議員張華峰指,早前得悉該行欲結業,「我有同佢(楊秉樑,景福主席)傾過,佢話好難做,投資同回報唔成比例」。大市交投持續淡靜,張華峰估計有機會掀起新一輪結業潮,「個個都蝕住捱,好多都有意思結業,就算唔執都一路縮一路縮……我諗會陸續出現(倒閉潮)。」
六福金融主席兼行政總裁許照中亦表示,經紀佣金越來越平,加上銀行搶客,行業競爭激烈。他又指,雖然大市每日仍有數百億元成交,但散戶所佔比例不多,令本地證券行更加難做。
景福證券屬港交所(388)原始股東,現時仍然持有三個證券交易權以及一個期貨交易權。港交所於2000年上市時,向包括景福在內的會員派發股份,為幫補集團,景福在2006年宣佈出售港交所股票,至去年累積套現逾億元。

難做過沙士 經紀兼職小巴

                                    早前欲自立門戶、現為獨立股評人的黃偉康相信,景福證券結業,與資金不足無關。「冇咗最低佣金制,有啲行做到幾蚊一單,拆息又低,做嚟都嘥氣」。他補充,現時中小型證券行生存環境,比2003年沙士時更難做。
在本港小型證券行任經紀的黃先生,感嘆生意大不如前,「佣金收入同97年高峯比較,起碼少九成」。他指現時市況難捉,美國退市消息,加上內地經濟欠佳,客戶不敢貿然入市,收入自然縮減。
黃先生不諱言,很多行家要靠兼職幫補生計,「有人放工會揸綠van(專線小巴),就知世界難撈」。
2 : GS(14)@2013-07-17 22:22:35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30717/18337476



【關係密切】
本港不少珠寶金行,均有涉足證券業務,除了即將結業的景福證券隸屬珠寶採購及銷售商景福集團(280)外,周生生(116)旗下亦有周生生證券及期貨公司,六福金融亦為六福集團(590)姊妹公司;海通證券(665)前身大福證券,亦為周大福珠寶(1929)的分支。這現象其實早於七十年代出現,與他們的客戶群相似有關。
買金客有財力投資

「好多時啲客喺證券市場、投資市場贏到錢,都會去買黃金、珠寶、勞力士,呢啲情況喺七十年代好普遍!」六福金融主席許照中憶述當年景況時說。
許照中認為,兩者客戶群其實差不多,都是非富則貴,相信這是金行老闆染指證券行業的原因。「掉番轉頭嚟講,啲客有消費能力買金買銀,即係證明佢哋有足夠財力進行投資啦,變相又係證券行的吸納對象」。
許照中坦言,時至今日,金舖與證券行的合作仍非常密切。他以六福金融與六福集團為例,雖然兩者沒有直屬關係,但雙方不時有業務合作機會,務求互相吸納客戶,締造雙贏。
3 : 寧采臣(25759)@2013-07-17 22:26:43

點解唔賣左個牌? 因為完全無賣家?
4 : GS(14)@2013-07-17 23:46:35

3樓提及
點解唔賣左個牌? 因為完全無賣家?


可能唔是好值錢懶得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343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