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報業風雲:致我們終將逝去的報紙

1 : GS(14)@2013-06-08 15:09:49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30608/18288736

韋基舜:做報紙係無冕皇帝

                                    點解要做報紙?「有社會地位囉!」《天天日報》前社長韋基舜直截了當地回答。辦報紙,等於掌控一個言論發聲平台,各方人馬自不然前來巴結。韋笑言:「邊個嚟巴結你吖,我鍾意識朋友啫!」六十年代報章的舌頭是否被綑綁則成另一疑問。「抗戰至和平後,新聞紙發行前需送給華民政務司檢查,任何抗日言論敏感字眼即被刪掉,有些社論甚至全段刪除,俗稱開天窗的位置補上『被檢』兩隻字,不過47年開始已經冇呢種情況。六十年代言論好自由喇!所以話做新聞紙的人都是無冕皇帝就係咁解!」
香港報業經過抗戰時期的言論壓制,1951年,香港政府制訂並通過實施《充實出版物管制條例》,香港報刊須重新註冊,這可以說是香港報業進入當代史的時期。五十年代起,香港報章如雨後春笋,1957年的「反右」、58年「大躍進、總路線、人民公社」、60至62年三年「自然災害」大饑荒,經歷過社會巨變,香港出現很多政治性報刊。「此時報章的立場已好鮮明。留意報頭就會知道,寫上中華民國幾年幾月的自然親中啦,寫公元日期當然是右派了。」韋基舜一言道出當年報章立場的妙處。那親港府的報章是否有優待?「當時報業公會有四大會員《南華早報》、《華僑日報》、《星島日報》同《工商日報》,呢幾份報紙經常刊登政府公告。一般報紙賣一毫,《華僑》、《工商》就賣兩毫。」

廣告客似雲來

                《天天日報》創於1960年,作為全港第一份柯式彩圖印刷報紙,哄動新聞界,應賺個盤滿缽滿?「咁又唔可以話賺大錢!」韋基舜笑言,「人哋辦報投資一萬就得,我哋就要四萬八千蚊,成本高好多。」彩色印刷較單色印刷報紙精美得多,自然吸納到一批廣告大客吧!「唔係喎,彩色印刷先難搵廣告。當時廣告客做一個黑白印刷電版就可以喺各大報章落廣告,但一個彩色廣告,光是分色膠片都要四張菲林,成本好高。」話雖如此,韋翁擁有經濟碩士學位,應有不少妙計可言。說到這兒,他忽爾興起:「好多學院派報章都係文人辦報,獨沽一味要多字。要廣告客戶落廣告,梗係要講吓產品啦。而家報紙副刊內容應有盡有,都係由我開始先。《天天》當時星期一至日都有副刊,講吓生活情趣。攝影係我專才,當然要介紹吓攝影。仲有,我哋獨創唱片版講流行音樂,將英文歌歌詞登出嚟,唔使讀者自己邊聽邊抄咁辛苦;旅遊版都係由我哋開始。當時同航空公司合作搞旅行團,記者隨團,回來介紹當地風光,然後廣告客似雲來。」那麼銷量如何?廣告費多少?「60年代其他大報銷量8至12萬左右,《天天》都有8萬多份。」

屈穎妍:做傳媒會發達

                「邊個話做記者唔可以發達?」屈穎妍以一個反問打開話匣子。新入行的記者,對這個反問,帶點懷疑,當然還有欷歔和無奈。「當年(九十年代)想挖一位《明報》高級記者過來,本來市價係一萬三千元,我話一口價三萬蚊。老闆冇意見,總之銀彈政策,人才最重要。」八十年代,香港報刊都集中報道中英談判,報道嚴肅缺乏趣味性,來到九十年代,《壹週刊》帶來一番新氣象。「黎生(黎智英)鍾意請啲唔係新聞系出身嘅人。記得有次我出咗篇稿,黎生叫我入房,問我以前做盛行,我話做編劇。佢即刻大聲叫人請多啲編劇返嚟!」大學修讀中文系的屈穎妍,十年間由記者躍升為副總編輯。實際一點,薪水多少?「試過最厲害一年加四次人工,升咗兩次職,分咗五次花紅。當時一個採主,人工可以達十萬八萬。」

銀彈政策 強人輩出

                「黎生改變了整個傳媒生態,唔係淨係賣理想,都會講生活。」現在記者出外公幹都感覺有壓力,雖沒明言預算有多少,但起碼要替公司開源節流,公幹四天,沒兩三篇稿怎行。「以前我哋公司都唔會限預算資金,總之你話值得做就去做。記得當年八九學運領袖王丹喺美國放囚,全世界報館飛去紐約採訪。但我哋多留幾日,待其他傳媒走了,我才跟他做獨家訪問。」公司花了錢,有料到就行了。「當然公司心裏會有條底線。以前我專做社團古仔,成日同新X安食飯,一千幾百冇問題。但試過有記者到法國公幹,一星期使三十萬,冇古仔交,結果即炒。」屈憶述。銀彈政策下,人人奮力拼搏。「最引以為榮的一次就是在長春的報道。本來公司指定完成一隻古仔,結果我七天做了七個故事。」當時讀者拿着一本《壹仔》,朋友間就可以瘋傳一個月,及至95年蘋果創刊,沿用雜誌式長篇深入報道。反觀現在,資訊氾濫,讀者吸收文字能力越來越低,記者文章也越寫越短,有多少年輕記者能靠一支筆闖出名堂?又有多少記者,能像屈穎妍大聲說一句:「做記者真係好有優越感!」                                                        
2 : GS(14)@2013-06-08 15:10:40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30608/18288738
新聞消閒全即時

八九十年代,大家對於即時新聞的概念,就是突發新聞。遇有甚麼突發重要新聞,播映中的電視劇一轉,變成主播室畫面。而報館內的記者,就只能急急趕趕地採訪,明天一早各報的頭條就是昨日大家在電視看過的新聞,報章不是鬥快,而是鬥詳細。今天,各報章的對手,變成了網絡,即時新聞不再只報道重要的突發新聞,大大小小各類型新聞在網站上不停更新。《蘋果日報》的即時新聞,更發展至影片文章一同發放,連消閒副刊都「即時」。為何副刊都要即時新聞?答案是,香港人的閱讀習慣改變,無論走路吃飯搭車,永遠亮着智能電話,讀者瀏覽新聞網站比記者更新新聞的頻率更密,因此各式各樣的資訊都需不停更新,即時是最hit,未必是最重要。
公民記者

六四過後,打開本報最新的app,即時新聞內最hit的是一篇又一篇網上論壇上關於六四紀念活動的文章。網上論壇不是一件新鮮事,早於十多年前已不斷討論博客、社交網站、討論區等新媒體對傳統媒體的衝擊。然而,發展至今,我們所見的是新媒體帶給報業新生命的延續,而非衰亡。立法會議員黃碧雲曾在本報網上論壇刊登文章:「因為現在讀者的閱讀能力低咗,報紙版面又有限,刊登的文章篇幅較短,唔能夠深入討論議題。在網上刊登的文章篇幅較長,大家就可以深入課題,又可以即時回應。」今日上面書、網上論壇,關於本港政治的文章、連結源源不絕地洗版。黃說:「十年前當大家還在討論香港年輕人政治冷感,原來這十年社交網站等的新媒體將最重要的社會議題變成一種氣候,令用家更關注社會時事,更勇於發表自己意見,人人都成為有質素的公民記者。」人民質素的提升,令傳統媒體不能再處於「我主導」的態度,在傳統媒體的網站論壇上集合大眾的意見,比從前零碎的博客來得更有力量。

主場新聞:議題網上爆發

到《主場新聞》的辦公室訪問,他們有位行家向我投訴:「喂,你哋蘋果啲即時新聞真係更新得好快,我哋好大壓力。」「唔係啩!我哋先有壓力,你哋而家連藝術一欄都有埋影片,質素又高,facebook上人人都分享你哋嘅文章。」我笑言。《主場新聞》去年由傳媒文化人蔡東豪、梁文道、劉細良和宋漢生創立,是一個結合社交網站的網上報章。「而家唔再係媒體發放議題,網上議題一出,就會爆發。好似海洋公園飼養海豚嘅議題,係由網上開始先,再到傳統報紙報道。電子媒體與社交網站結合後,其流動性同影響力係傳統媒體唔能夠相比。例如一啲好人好事、小店結業、係由一啲關注呢啲社會民生嘅市民在網上引起大家關注,然後我哋會聯絡呢啲所謂公民記者,靠佢哋攞料幫忙。」《主場新聞》總編輯Mike說。
收入依然係零

《主場新聞》一出,就強調「我主場」有立場的方針,相信這亦是未來新聞要走的方向。《主場新聞》有兩個總編,四至五個記者,每天看完各方新聞資訊,工作就是求證,然後作焦點式報道,找人寫評論,給讀者提供一個觀點主場加以討論。「傳統媒體做單獨新聞,榮耀都係五分鐘。因為新聞太多,又冇立場,然後完全被社交網站嘅言論蓋過。反而,我哋要提供一個立場畀讀者,然後佢哋分享每一個文章,將議題更廣泛討論。」不過Mike笑言:「收入依然係零。若將來有資金,應會模仿《Huff Live Post》,設24小時主播室討論社會議題;動畫方面,也許會嘗試用插畫、motion graphic將訊息表達出來,而家外國新聞網站都做緊,相信不久將來其他香港媒體都會仿效。」那報紙必然沒落嗎?「唔覺得咁悲觀,報紙唔會被新媒體取代。早前外國有好多媒體集團倒閉,但要淘汰嘅都淘汰咗。其實,競爭唔係形式,而係內容。」

特稿:報紙檔絕望嗎?

報業轉往網絡發展,前路一片光明。但開報紙檔,無疑是夕陽工業,由全盛時期的2,800多檔,到現在只剩400多檔。最近,報販協會主席主動游說電訊商,於報紙檔安裝Wi-Fi谷人流。「而家報紙檔主要做自由行生意,而且報紙檔佔有地理優勢,自由行知道香港報紙檔有Wi-Fi,四五個人企喺檔面前,自不然就會買吓雜誌刊物。」香港報販協會副主席林長富說。報紙檔由九十年代面對便利店競爭,到千禧年出現免費報紙和網絡衝擊,由減價戰,到政府准許賣貼紙、飲品、利是封,然後09年可以在檔口賣廣告,送紙巾送膠袋乜都送,咁都唔掂?「唔掂。主因係報檔形象唔好,個個都去便利店。九十年代我每天賣600紙,現在賣200紙,顧客唔會因為減價而幫你買。就算可以賣廣告又點,形象唔好,根本冇人落廣告。賣水賣貼紙可以賺幾多?煙商淨係同生意好嘅報檔合作,但好多同行依然擺喺地下賣,邊有人肯買吖!講真,每包煙仔我哋賺三蚊左右,旨在帶旺人流咋。」如此絕望,真的毫無出路?「減價唔係辦法。重點係活化。我希望推行報紙檔活化計劃,搵學生設計一些既實用,又能配合該社區特色的報檔,將報檔變成旅遊點,先至係長遠對策,你覺得呢個活化計劃如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299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