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避免放錯焦點 留意沉默的證據 黃國英

1 : GS(14)@2013-02-12 22:34:38

http://eastweek.my-magazine.me/index.php?aid=24736
二次大戰期間,歐洲空戰正酣,英國空軍着意加強轟炸機裝甲,以減低傷亡。但增加裝甲,會同時令戰機增磅,更難起飛、操控,當中要有取捨。軍方找來統計學教授華爾德,請其研究對策。
二次大戰英軍分析機身最容易受創的位置,後來發覺不能回來的飛機,才最具參考價值。
證據盡在沒回來戰機
華爾德搜集所有轟炸機曾中彈的位置,紀錄顯示最常被擊中的地方是機翼;駕駛艙和部分機身,則較少受創的數據。收到詳盡的資料,負責軍官便匯報,認為應該盡量加強機翼的裝甲。華爾德一聽,立即飛身㩒停:「並非如此!應該增加裝甲之處,乃是少有中彈紀錄的駕駛艙、機身。」眾人大感疑惑,教授解釋:「炮彈無眼,機身中彈的分布,本應是平均才對,但結果卻不是。要留意的是,研究過程中,能夠收集的數據,全部來自成功返航的轟炸機。中彈紀錄愈多的位置,表示不會一擊斃命,起碼被射中了,還是可以勉強歸來;反而很少中彈紀錄之處,並非代表沒被擊中,而正是戰機要害(駕駛艙中的飛行員,機身的機件),受創的飛機,全部沒能回來。」
席間的機師,大多半信半疑,不少人表示自己有過機翼中彈,得番半條「機」命逼降、僥倖撿回一命的經驗,似乎加強機翼裝甲,才是王道。但其實他們也是間接證明華爾德的論點,也就是少有機艙中彈者,能捱到返歸。最後其意見被採納,傷亡率亦隨之下降。後來據敵後工作者搜集回來的情報,果然一如教授所料,墜毀敵陣的轟炸機,是駕駛艙、機身中彈為主。
上述的思考盲點,可稱為「沉默的證據」、「倖存者效應」。姑勿論名稱為何,結果就是令人將焦點放在錯誤、甚至是完全相反之處。即使我們已聽過不下一百次,這類故事的不同版本,仍然會不慎犯錯。就像早前報章財經版,頭條報道由幾萬元本金,殺到百幾萬的隱世「孖展俠」,故事耳熟的程度極高,但還是能夠引起風潮。一半人躍躍欲試,「佢得我都得」;另一些人則看來無比警世,預告股災,呼籲大家小心云云。其實不論牛熊,也不論買升買跌,總之用極大槓桿操作,茫茫股海中,總有幾人能夠名成利就。一將功成,其餘當然是萬骨枯。費盡心思,研究這些「回來了的戰機」,很難有太大得着,因為其手法的危險之處,都體現在「沒回來的戰機」之上。咁易搞掂,仲有人要儲首期咩?
一將功成無參考價值
順帶一提,如果想了解其他不同的思考盲點,又在農曆新年假期,無懼「意頭」堅持睇書,可以考慮讀一下《思考的藝術:五十二個非受迫性思考錯誤》(作者:魯爾夫.杜伯里)。本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康納曼所著《快思慢想》,方為玄門正宗,但電話簿咁厚,數天假期難竟全功。「思考」可算是其輕便裝民用版,不妨先睹為快。唯一的「副作用」,可能是以後讀報,便沒那麼有趣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231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