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好不主席:難為青年 盧先亞

1 : GS(14)@2013-01-31 01:11:44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30130/18150867
昨天港大民意研究計劃公佈調查報告,「行騙長官」和特區政府的民望,在施政報告發表之後,顯著下跌。市民對「騙首」的評分只有48.1分,較報告發表當日所錄,下跌4.1分,即接近一成,早前仍對嗰份千呼萬喚始出來的報告疑中留情,尚存一絲希冀同盼望嘅,今日都已集體「掟書」。民望回歸現實,CY的(負)支持度又創14%的新高,有近半(48%)人反對他出任行政長官,惟尚剩三成四人仍在挺梁行列。
公平競技環境不再
如斯低度支持的領導人,放眼世界先進社會,怕且早已「快落」,那容得下其人還在誇誇而談甚麼跨屆宏圖。不過若與港人對現屆政府的不滿相比,CY大可再施其語言偽術:「市民其實都唔係咁唔認同我嘅施政方針。」因為有四成半人對政府表示不滿,而滿意嘅只有兩成六,大幅撐開的「缺口」,除可予長官轉移視線外,還是如實反映了整體社會針對政府的矛頭越趨一致。
當中又以年輕人(18至29歲)對CY和政府最感不滿。其實早有學術機構的研究發現,年紀越輕、學歷越高及自認中層的人,給予政府的評分也是最低。作為一個安定社會的中流砥柱,和未來發展的人口儲備,這批人的取態完全暴露了當前危機。
另看數字,其實過去10年香港人均收入增長三成,不過青年人,或一般家庭的入息中位數卻停滯不前,原地踏步。那麼計算上的「差額」,或者就是實質增加的財富,到底消失了在哪裡?各位只要翻查一下,我們曾經引以為香港故事的那些財閥,他們過去10年的財產增長,大家心裡有數,再者北方大款南下而居,又與尋常百姓何干。
社會表面富裕了,然物價亦因為輸入通脹和港元貶值而全面報升,更不用說樓價和水漲船高的租金,循環再用又推高物價,惜從來推不動薪金。只有手持資產(最好當然是房產)方能紓一口氣,至於那些滿街都是的學位和勞動力,可以保住就業餬口,卻保不住前途追求。要上進,要創富,不是沒有機會,只是公平競技的環境已不復在,而既得利益階層的巨靈之掌,無孔不入且有恃無恐。
能夠維護如此「憂」良的營商環境,特區政府自是功不可沒;期望「騙首」會撥亂反正,又是痴心錯付,今日民(心失)望,只是如實報導。過往我對新生代總是苛責鐵不成鋼,不知怎地,今日竟有一絲難過。
盧先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225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