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歲寒知松柏看一邊分紅一邊融資

1 : GS(14)@2012-09-08 17:53:55

http://xueqiu.com/1272530506
回覆@Mario: 你不買那些老喜歡融資的股不就完了嗎?因為問題並不在紅利稅,而在於再融資。
美國股市的稅收比A股重多了,但並不妨礙美股的投資價值。我們看美國的書,一般都會說過去幾十年美股平均收益率有10-11%,但實際扣完稅到手後,平均只有7%左右,這一點是目前我看到國內的價值投資者們所忽視的,包括那些大名典典的價值投資前輩,我極少看到他們提到稅前稅後的區別這一點。
去年7月份以前,深圳這邊的外資企業只交1%的城建稅(計稅基數為:增值稅包括免抵稅額+營業稅+消費費),不交教育費附加,7月份以後城建稅變成7%,教育費附加3%,再加收2%的地方教育費附加,合計12%,增加11倍。
你指望取消紅利稅來提高A股的價值,那是捨本逐末的想法。我認為A股的癥結在於核准制,本身老百姓投資渠道就不暢通,存款和國債利率被政府刻意壓低,那麼在嚴格審批A股上市的背景下,大量的資金只能是高位炒作股票博傻,領導和大股東及老鼠倉賺得盆滿缽滿,因為他們無本或小本投投入,超高的估值賣出,而小散在無私的奉獻。
極少數所謂的價值投資者,儘管選的個股基本面確實不錯,但其實付出了很高的價格,只不過因為A股的價格一直在高位,源源不斷的有傻瓜來接棒,所以「價值投資者」可以高買高賣賺到公司成長的錢。當然,這些所謂的傻瓜是被逼傻的,因為你沒有什麼更好的選擇。你可以罵他們傻,48塊買中石油,但你也應該想想為什麼他們會做出這種愚蠢的行為。
想想五毛和性奴,你就明白了,長期的囚徒困境,會讓人的思維完全變形。美國的大片,有很多類似的題材,比如生化危機、克隆人、孤島、黑客帝國、飛越瘋人院、肖申克的救贖之類的。
假如,我是說假如,所有的中國公司,在工商局拿到營業執照的那一天,就可以直接掛牌上市交易,不用任何領導和政府再審批,我保證A股的估值立馬下來,保證收益高的個股一大把。當然,郭主席說的,IPO不審行不行,這只是一個JOKE。//@Mario:回覆@歲寒知松柏:歲寒兄怎麼看待一邊分紅一遍融資呢?如果國有企業受到大股東的壓力每年全部分紅交一遍稅,再融一部分回來,作為最終大股東的財政部等於可以直接從其他股東那裡收到錢,這算不算濫用股東地位呢?
討厭稅收我們是一致的。7月份直接將教育費附加和城建稅提高10倍?那就是說教育附加費提高到營業稅的30-50%?城建稅提高到營業稅的10-70%?這麼誇張?
紅利稅取消與否真的不在於當前的這麼點個稅。而是股票價值本身就是分紅的折現,取消紅利稅能夠立刻增加內在價值11.1%。
2 : GS(14)@2012-09-08 17:54:11

取消紅利稅是絕對錯誤的想法:

一、美國不單有紅利稅,還有資本利得稅,並且都是累進稅率,最高可以達到接近40%的稅率,遠高於中國的10%;

二、中國的紅利稅是個人所得稅內的一個稅目,原本是按20%計征的,為鼓勵上市公司分紅,已經減半到10%了。而本身個稅在中國的稅收總額裡佔比就已經超級低了(不到7%),英國的個稅佔總稅收的28%,歐美國家都是個稅為第一大稅種,中國的個稅是小稅種,佔比嚴重偏低。個稅是超額累進稅率,它和增值稅等稅收的不同之處在於,累進稅率有利於維護公平,這也正是稅收做為財富第二次分配的根本意義所在。像李稻葵這種磚家主張將個稅改為平稅制,他是嫌中國貧富差距還不夠大;

三、減少了紅利稅(包括減少個稅),政府一定會變本加厲的增加其它稅種,在去年減個稅時,我曾寫了一篇上萬字的中國稅制和財政收支的分析,論證提高個稅起征點和減少個稅額的嚴重錯誤。一年多過去了,事實證明,政府的財政收入(包括稅收)又增長了不少。比如去年9月份新個稅方案還沒有執行,政府在7月份直接將教育費附加和城建稅提高10倍!!沒有經過任何人大聽證!我也沒有看到有P民和磚家站出來吶喊, 我發的罵政府文章被新浪還刪除過好幾次。單這兩個小稅種,不但可以把減少的個稅全部彌補回來,並且還要多出一倍。

四、中國的稅負其實並不重,加上預算外的土地出讓金及其它教育基金之類的收費,仍然比歐洲低。但是(注意這個但是),歐美的稅收是取之於中產及富人,用之於中產及窮人,而中國的稅收,取之於中產及窮人,用之於官僚及富人,這才是中國與別的國家的稅收的根本區別。

所以,我的結論是,中國稅制不論怎麼改革,都是錯誤的。加稅肯定錯誤,減稅也錯誤。因為中國的病根不在稅收,而在ZZ和行政的體制,這玩意不改,單改稅收,只會越改越差。當然,我個人希望加稅,因為死得會更快一些,長痛不如短痛。
3 : GS(14)@2012-09-08 17:54:23

稅收是統治者為了維持對被統治階級的統治地位,憑藉政治權力,按照法律規定,通過稅收工具強制地、無償地、固定地參與國民收入和社會產品的分配和再分配並取得財政收入的一種形式。我說得簡單一點,稅收就是強制進行財富二次分配的東西。

它有幾個原則:

1、充裕財政收入,強化宏觀調控能力原則。
2、公平稅負,鼓勵競爭原則。
3、調節經濟,優化經濟結構原則。
4、調節收入分配,促進共同富裕原則。
5、國家集中管理和合理劃分原則。
6、規範、效率和簡化、便利原則。

這六個原則,我個人簡單概括為兼顧財富分配的公平與效率的原則。所以,完全的平稅制,是不可能兼顧公平的。事實上,歐美和世界上絕大部分國家,主體稅種都是直接稅,實施累進稅率的個稅是第一大稅種,比如英國個稅佔28%,只有我們中國例外。

你說的資本家想逃,其實這並不是工人逼他們跑,是不創造價值的政府分的蛋糕太大,把他們逼得想逃了。

沒有人反對現在的GDP高於1978年這一事實,但公平顧及得如何,我們可以看看基尼係數,不過這個數據好像已經好幾年不敢發佈了。

其實這方面的問題,我們可以看看吳敬鏈先生上個月發表在《財經》上面的文章《中國經濟社會矛盾幾乎到了臨界點》,相信他絕對我們看得更清楚。//@Tess:回覆@歲寒知松柏:我們是否承認,我國的改革開放是所有人都得到利益了?如果你承認這點,那麼你就得知道,我國同樣兼顧公平了,即使我國主要還是顧及效率的。
同樣,對於國民經濟的分配原則,要遵守經濟學規律,那些富人有錢了,自然會追加投資,而追加投資的結果,自然是會加大對工人的需求,在此前,我國,資本極少,工人在血汗工廠裡,我想我國以前不是不存在貧富差距和血汗工廠,而只是那時候新聞更不自由,沒有人報導罷了,而現在,由於新聞報導了,所以才出現了更多的貧富差距問題和血汗工廠問題。
實際上這些年來,我國在解決貧富差距上在向著良好的方向發展,我國的資本越來越多,幾乎要成為資本輸出國,民工工資上漲成為資本家的問題所在,導致這些人不得不遷徙到國外,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
顯然,只有在資本家的人數極多,資本的存量極高,才能導致對於工人的極大需求,導致勞動力市場上供小於求的局面,只有這樣,才能導致真正的公平,我國目前在建築業,大量使用機器,防護設備也非常好了,再也沒發生當年那種隨便摔死人的事故,重勞動用機器取代了,而工人的工資還大幅度提高了,這一切,難道不都得益於資本的大發展?
採取對富人的高累進稅率,只能是導致降低那些企圖公平競爭的有進取心的人的努力程度,導致只有少數人能靠鑽法律空子積累財富,這樣其實就相當於讓他們獲得了更大的議價能力,從而降低工人的工資,實際上只會造成少數大富豪主宰,而大多數人很貧窮的社會。
最佳的制度,就是平稅制,對任何人都公平,讓那些有才能的人進行充分的競爭,讓他們大量積累財富,這樣實際上只會增加資本,提高工資,降低資本收益率,結果是會讓每個有創意的人都能脫穎而出為社會創造財富,而資本的極大豐富降低了資本的收益率並提高了工人的工資,恰恰是造成了公平社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146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