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北京嚴查住房租賃 五部委提示防範以虛擬貨幣進行非法集資

中美分別對160億美元商品開始征稅

8月23日12:01,根據《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關於對原產於美國約160億美元進口商品加征關稅的公告》,中方對美約160億美元商品加征25%關稅正式實施。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發表談話表示,美方一意孤行,於8月23日在301調查項下對自中國進口的160億美元產品加征25%關稅,明顯涉嫌違反世貿組織規則。對此,中方堅決反對,並不得不繼續作出必要回擊。同時,為捍衛自由貿易和多邊體制,捍衛自身合法權益,中方將在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項下就此征稅措施提起訴訟。

 

澳大利亞禁止華為提供5G技術

8月23日,華為澳洲分公司發布推文稱,華為和中興已被禁止向澳大利亞提供5G技術。對此,華為官方回應稱,澳大利亞政府發布的5G安全指導書,以安全為借口是出於政治因素的考慮,而忽視了澳大利亞人民的利益,使澳大利亞的企業和消費者承受緩慢而昂貴的網絡連接,政府的錯誤決定卻由企業和消費者來承擔。

23日晚間,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表示,澳政府作出此錯誤決定,將對中澳企業的商業利益造成負面影響。中國政府鼓勵企業按照市場原則和國際規則開展對外經貿合作。希望澳政府秉持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為中國企業在澳開展業務創造良好的商業環境。澳方應從雙邊經貿合作大局出發,不應動輒以國家安全為由,幹預和限制中國企業的正常經營活動。

杭州長租公寓運營商鼎家倒閉

8月20日,杭州長租公寓運營商鼎家(公寓品牌為“鼎寓”)貼出一紙公告宣布倒閉,“因經營不善導致資金斷裂,已停止運營”。鼎家表示,將引入上海寓團公寓管理公司作為鼎家業務承接方,並將於近日陸續主動與業主和租客聯系承接事宜。

鼎家對業主和租客的處置方式簡單粗暴,在公告中指出,業主和住戶如果不能和寓團合作,可以自行協商解決,有租金或押金的損失,可以通過訴訟或等到鼎家清算後,再由相關部門統籌解決。

租客們通過租金分期方式,與鼎家及第三方公司簽訂分期貸合同,而鼎家則從第三方公司一次性獲得租金。事情的結局就是租客們面臨著繼續交房租給第三方金融機構,又要被房東收回房子無家可歸的尷尬局面。

【點評】:鼎家倒閉把紅極一時的長租公寓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鼎家的運營模式是從貸款平臺一次性拿到一整年的房租,再按季度付給房東(租客則按月分期向平臺歸還貸款),鼎家從而沈澱出一筆資金進行資本運作。而這已經超出了租賃平臺信息和信用中介的定位,更和租賃公司要提供租賃管理和服務無關,有違租賃公司的本質。從而造成了如今資金鏈斷裂、給租客造成損失和不應有的麻煩。

北京10家住房租賃企業承諾不漲租金

8月20日,北京市房地產中介協會召開座談會,自如、相寓、蛋殼公寓等10家主要住房租賃企業負責人參加,共同承諾落實“三不得”要求:不利用銀行貸款等融資渠道獲取的資金惡性競爭搶占房源;不以高於市場水平的租金或哄擡租金搶占房源;不通過提高租金誘導房東提前解除租賃合同等方式搶占房源。明確承諾全面加強對業務人員的管理,並且承諾不漲租金且拿出手中共計超過12萬套的全部存量房源投向市場。

北京市開通打擊“黑中介”熱線

北京市住建委官方微信公眾號8月22日晚間通報,北京市開通打擊“黑中介”12345投訴舉報熱線首日,共接到投訴舉報52條,曝光23家中介機構,並將其中12家企業列入異常名錄,10家由工商部門進一步查處。公安部門對3件涉及強迫交易或軟暴力威脅租戶的“黑中介”線索正在調查處理。

北京市住建委執法部門會同多部門組成兩個聯合檢查組,對自如、相寓兩家住房租賃企業進行現場執法。通過檢查營業執照、抽查租賃合同、比對系統數據、詢查資金往來、核查租收價差等情況,嚴控壟斷房源、哄擡房租行為,確保住房租賃企業遵守公開承諾,維護租賃市場秩序。

8月23日,自如發布關於堅決配合政府調查的說明稱,北京市監管部門日前發布對租賃市場調查情況,自如作為被調查的房屋租賃企業之一,高度重視、認真配合政府部門的調查,全面接受相關查處結果,並將在此基礎上進行深度自查、堅決整改。

【點評】:資金鏈斷裂、房租漲價、高價競爭房源……長租公寓最近曝出的“雷”可真不少。經過相關部門介入排查,及時查出違法行為、維護市場秩序,有利於維護租客利益。長租公寓被寄予了向在城市中打拼的年輕人提供美好生活的厚望,我們也要註意不要把它一棒子打死,市場上那些合法合規經營的長租公寓應該受到鼓勵。

北京12家房產中介因克扣租金被約談

8月24日,北京市住建委就美澳、金華愛家等12家房地產經紀公司克扣租金、押金、打隔斷出租、提前清退租戶等問題,市區兩級住建、公安、工商等部門聯合行動,對其集中約談,提出四項要求:一是安排專人第一時間聯系投訴人,完成押金退款事宜;二是梳理在途的合同,主動回訪,滿足客戶合理需求;三是加強公司人員管理教育,依法依規經營,杜絕出現新增投訴舉報;四是不得違規哄擡房租價格。

部分區塊鏈公眾號被封

8月21日,部分微信公眾號涉嫌發布ICO(首次代幣發行)和虛擬貨幣交易炒作信息,違反《即時通訊工具公眾信息服務發展管理暫行規定》,被責令屏蔽所有內容,並被永久封停賬號。

22日,北京朝陽區金融社會風險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通知,要求各商場、酒店、賓館、寫字樓等地不得承辦任何形式的虛擬貨幣推介宣講等活動。

【點評】:我國早就明令禁止ICO,可在“幣圈”炒作現象依然屢禁不止。宣傳虛擬貨幣的微信公眾號也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可宣揚一種被禁止了的東西,你說它們居心何在呢?對此投資者一定要抱有一份警惕。

銀保監會:防範以“虛擬貨幣”“區塊鏈”名義進行非法集資

8月24日,銀保監會、中央網信辦、公安部、人民銀行、市場監管總局等5部委發布了關於防範以“虛擬貨幣”“區塊鏈”名義進行非法集資的風險提示。

提示稱,近期,一些不法分子打著“金融創新”“區塊鏈”的旗號,通過發行所謂“虛擬貨幣”“虛擬資產”“數字資產”等方式吸收資金,侵害公眾合法權益。此類活動並非真正基於區塊鏈技術,而是炒作區塊鏈概念行非法集資、傳銷、詐騙之實。

【點評】:這一輪利用虛擬貨幣和區塊鏈集資的特征是:網絡化、跨境化、欺騙性、誘惑性、隱蔽性、強蠱惑性等。虛擬貨幣和區塊鏈的宣傳聲勢浩大,多利用名人大V“站臺”宣傳,以空投“糖果”等為誘惑,宣稱“幣值只漲不跌”“投資周期短、收益高、風險低”,具有非法集資、傳銷、詐騙等違法行為特征。

外資正式享有“國民待遇”

8月23日,銀保監會正式發布《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關於廢止和修改部分規章的決定》(下稱《決定》)。《決定》從四方面入手廢止了此前外資入股中資銀行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股比限制的規定,標誌著外資正式享有“國民待遇”。

【點評】:進一步對外開放,將有利於進一步提高中國金融市場的國際化水平,以及資源配置效率。

阿里巴巴一季度營收大漲61%

8月23日,阿里巴巴集團公布2019財年第一季度(2018年4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財報。當季,阿里巴巴收入同比增長61%達到809.20億元。其中,核心電商業務收入達691.88億元,同比增長61%。經調整EBITA(息稅攤銷前利潤)為265.02億元,核心電商業務經調整EBITA為327.97億元,同比增長22%。阿里雲營收達到46.98億元,單季營收超過2017上半年的45.94億元,快速增長動力來自高附加值產品、服務的收入組合以及付費客戶的強勁增長。阿里凈利潤為人民幣86.85億元(約合13.13億美元),同比下滑41%。調整後,阿里巴巴第一季度每股收益8.04元人民幣,市場預估8.19元人民幣。

阿里巴巴集團CFO武衛表示:“很高興在如此巨大的規模體量下,我們的業務依然能夠展現優勢、快速成長。集團各個主要業務板塊,包括核心電商、雲計算及數字媒體和娛樂的卓越增長,均印證了我們面向未來的客戶體驗、產品、技術及基礎設施的投資戰略。”

【點評】:阿里巴巴季報表現強勁,不僅收入增長超過了50%,國外市場普遍更加看重的EBITA數據也同比增長22%。這證明阿里巴巴加碼投資新零售、全球化、技術等領域取得了不錯效果。而財報中凈利潤下降主要是因為最近阿里在新零售等領域迅速擴張,比如和星巴克結盟以及旗下盒馬鮮生、餓了麽等品牌的業務整合,這些都需要大量成本支出。

小米二季度收入同比增長68.3%

8月22日,小米集團公布了2018年二季報。財報顯示,小米2018年第二季度收入452.36億元,同比增長68.3%,環比增長31.5%,經調整利潤21.17億元,同比增長25.1%,環比增長24.6%。今年上半年,小米收入796.48億元,同比增長75.4%;經調整利潤38.16億元,同比增長62.2%。

其中, 2018年第二季度小米手機銷量達3200萬部,同比增長43.9%,大陸地區手機平均售價同比增長超25%。在銷量和平均售價的共同帶動下,小米手機業務收入為305.01億元,同比增長58.7%。

值得註意的是,小米第二季行政費用高達104.57億元,同比暴增4469.6%。小米財報稱,這主要是由於2018年第二季度一次性以股份為基礎的薪酬為99億元。

【點評】:小米交出上市後的首份財報,成績亮眼,銷量收入和利潤率都有很大的提高。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黃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770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