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沒有比經驗更聰明的 黎智英

2011-7-21  NM




估不到Frederick已經二 十二歲了,我還以為他才十七、八歲。一晃眼二十年光陰掠過,胖胖而又精靈可愛的小孩子,已長成人,變為高高瘦瘦、滿臉自信、兩眼閃爍着要征服這個世界的野 心的男子漢。他父親是二十年前法國駐香港的領事,他們兩夫婦跟我和太太是好朋友。外交官居無定所,但二十年來跟我們的聯絡從未間斷過,更時有見面,是頗有 緣分的朋友。

第一次去他們家,Frederick便牽着我的手,領我到雪櫃,請我吃他收藏的朱古力,從那一刻起我們便建立了個很投契的關係。猶太人管教孩子從來嚴謹, 在家裡Frederick和他姐姐都不敢放肆,但父母要是不在,或到了外面他們便往往吵起架來,甚至打架,因為兩個孩子的性格都非常倔強。

他們放假時常到我們家或到船上玩,他們爭拗起來常要我做和事老。因此兩姊弟自小便跟我關係頗密切,我甚至拿Frederick作契仔般看待。每次見面,他 都跟我談學業,理想,跟父母、姐姐和朋友的關係等,他又對我年輕時的生活和工作經驗特別感到有興趣。我給他說得最多的是在紐約工作時的一些故事,他從此對 紐約着迷。

到巴黎第二天,邀請他們一家人到間叫L'Auberge Bressane的bristro(日本人譯作「大眾食堂」)吃晚飯,為Frederick餞行,翌日他便起程去紐約見習六個月。他為此很是興奮,而我也 替他興奮,我叫他不要只待六個月;盡量找機會留幾年,好好在紐約這個top of the world的世界頂尖商業環境裡磨煉、磨煉。他正有這個意思,故此會盡力找機會留下來。這是我第一次來這家bristro,是大廚朋友介紹的,老婆已先來 嘗過一趟。見到座上人客都是上了年紀的老饕,我便知道這間餐廳水準一定不錯。可能是說紐約說得太興奮了,喋喋不休,沒有認真留意食物。也可能是時差打亂了 胃口,除了炸田雞腳吃得津津有味,其他菜式我淺嘗即止,沒有留下任何印象,飯後可覺得有些膩滯。好的餐廳不應該是這樣的吧?幸好我們喝了三瓶不錯的酒,埋 單時我發覺每人的平均消費不到一百歐羅,價錢算是非常實惠。說到膩滯,可能是年紀大了吧,我發覺現很難一天之內連續在外吃兩頓佳餚,尤其是西餐;到了吃第 二餐往往一見到放在眼前的食物,哪怕色香味俱全,我也有個壓迫感。換作幾年前,即使肚子一點兒也不餓,也不管放在面前的食物好壞,輕易我便將之吃個清光; 到了現今這個年紀,這個我已經做不到了。

出身貧窮,而又受過舊式家教,我尊重食物,除非可以保留下來,否則一點一滴食物我也不會浪費,非吃完不可。以我母親為例,她九十五歲前,要是見到家人碗裡 有吃剩的飯菜她一定會罵;孫兒吃剩,她會自己拿來吃光。她一百零一歲了,不再彈此調,但仍然是會罵的。跟朋友出外吃飯,我習慣多叫些菜,反正吃剩可以包回 家改天吃。後來發覺改天吃的日子永遠不會到來,最後還是倒掉。學乖了,現在會盡量少叫些菜,即使令人覺得寒酸,心裡也比滿桌吃剩的餸菜好過些。吃東西,我 一向要吃到飽飽、有個充實感才叫過癮,到現在還改不了這個習慣。每一餐都要吃得撐起肚皮,故此一餐飯便殲滅掉整天的胃口。早些時候我決心鍛鍊自己,吃東西 時提醒自己要吃味道而不是吃分量,讓自己從美味中尋求精神的充實感,而不是從分量中追求官能的滿足感。這也就是從細嚼中欣賞食物,而不是以身相許式的忘我 激情投入食物中去。前者是以旁觀者的態度來對待食物,後者是跟食物兩位一體、血脈相連地融會在一起。

人跟食物有個親密的關係,我們真的可以客觀地揣摩食物的真諦嗎?對這個我有點懷疑。可是年紀大了,無論體質和精力都走下坡,這似乎是唯一的選擇了。我熱愛 食物,這是剩下來唯一可以讓我繼續愛它的方法。這就有點像老夫老妻的關係,是一種沒有性慾的愛情。那仍然是愛情,只不過層次昇華,我也正在尋求辦法把自己 跟食物的關係昇華。年紀大了,精力和體質差了,我與事業的關係何嘗不一樣在蛻變?做生意當然要賺錢,否則便無法維持下去了。可是對我來說,金錢已再沒有物 質的光譜;做生意,我不是為了賺錢好讓自己有條件買些什麼,或者擁有些什麼。賺錢不是我做生意的目的。做生意,我思索的是怎樣做才可以事業成功。事業成 功、生意發揚光大便必然賺錢。故此,做生意我不會想辦法賺盡每一塊錢,我只會絞盡腦汁解決每一個問題。在我來說,生意是精神探索的如來,而不是富饒的物質 成果。金錢之於生意,猶如血液之於健康;金錢是衍生生意活力的元素,金錢不是我做生意的目標。

這就猶如血液是一個人體質衰旺的象徵,而非我們追求的健康目標。賺到錢,我不會像茹毛飲血的野人那樣花費金錢。到了這個年紀,我已沒有花錢的精力和慾念。 對我來說,金錢只是事業成功帶來的精神安慰,此外便別無意義了。人生到了這個階段,我跟金錢已沒有個物質的關係,在事業上,我追求的是精神的涅槃。是的, 不管什麼事業都難免會遇上困難,時間在身邊匆匆掠過,人不免會被時間催逼而心煩氣躁。可是只要沉得住氣,不斷自我反省、保持頭腦清醒,時刻提醒自己事業上 追求的並非自圓其說的ego trip,因為你知道自己有面對失敗的謙卑。看到前路困難,你便會知道出路所在,你便會知道成功在望,因為你知道困難是可以克服的,而時間並非衝擊慾念的 物質元素,到了那個時候你知道時間是精神領域裡充實心靈的力量。年紀大了,體質精力差了,反而可以從物質纏綿中得到解脫。虛榮成見少了,精神的提升變得更 旺盛,人亦變得更有自信,因而更能相信自己的追求是對的,事業的滿足感也因而來得更大,這個時候人生追求的意義也來得更清楚了。年紀大了就是有這個好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4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