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一財研選|消費、運營兩端發力,新能源車市場高成長持續!


 

券商研報浩如煙海,投資線索眼花繚亂,第一財經推出《一財研選》產品,挖掘研報精華,每期梳理5條投資線索,便於您短時間內獲取有價值的信息。專業團隊每周日至每周四晚8點準時“上新”,助您投資順利!


2018年5月7日目錄

►消費、運營兩端發力,新能源車市場高成長持續!(長江證券)
►國產片進口片內容多元化,市場未來表現值得期待(上海證券)
►外廢進口新政實施後,包裝紙價有望再度上行(國金證券)
►建築“窪地”更安全,宏觀邏輯邊際改善發酵機遇(國金證券)
►供需缺口推動業務毛利高企,危廢處置龍頭優勢顯著(國泰君安)

 


1.消費、運營兩端發力,新能源車市場高成長持續!(長江證券)

長江證券認為乘用車電動化趨勢確立,市場需求卻不明晰,潛在增長點值得挖掘。2017年新能源乘用車市場重要邊際變化包括國內積分制落地、合資與新興車企參與度提升、海外電動化趨勢確立等,國內實現銷售55.6萬輛,同比增長71%,但新車滲透率僅約2.25%,全球銷量超120萬輛,高增速下市場空間巨大。

電動乘用車替代同類產品(燃油車等)關鍵在於更強性價比,替代過程正持續推進。長江證券從車型定位、銷售區域及終端三個維度發現:①短期小微型已憑借較強的經濟性形成了對低速電動車的消費替代,並應用於分時租賃等運營場景;②更高級別電動乘用車在限購城市私人消費及出租車(含網約車)市場也已初具規模。後期在技術進步及成本下降驅動下,消費及運營終端崛起是大勢所趨。

從消費端看,長江證券指出,電動乘用車消費市場受產品供給影響大。①2017年小微型電動車補貼後售價已到達低速電動車價格區間,2018年低續航車型補貼雖大幅下滑,但分段補貼政策下,通過車型升級及成本控制,高性價比優勢仍有望維持,市場仍將穩健增長;②較高級別電動車需求集中在限購城市,考慮牌照競拍支出,初始購置成本更低,生命周期使用經濟性也更強;高額補貼下,部分車型單車盈利能力或已高於燃油車。

從運營端看,長江證券指出,分時租賃契合汽車共享趨勢,具備使用便捷、成本低等優勢,當前行業正快速發展且或已接近盈虧平衡點,前四大龍頭企業運營車輛(以小微型純電動為主)總量已超5.6萬輛,運營效率提升要求企業加大投入,股東方(車企為主)背景更添擴張確定性。出租車(含網約車)電動化以高續航較高級別車型需求為主,全生命周期運營具備經濟性,政府重點扶持更具確定性,截至2016年底,全國出租車保有量約140多萬輛,而新能源保有量僅7萬輛,增長空間廣闊。

長江證券認為,未來國內新能源乘用車具備產銷高增長及結構升級兩大趨勢,看好市場空間加速擴容、競爭格局較為清晰的中遊龍頭企業,推薦宏發股份(600885.SH)、三花智控(002050.SZ)、天賜材料(002709.SZ)、創新股份(002812.SZ)新綸科技(002341.SZ)等標的。


2.國產片進口片內容多元化,市場未來表現值得期待(上海證券)

據電影票房數據顯示,內地電影市場2018年五一檔三天產出綜合票房分別為3.84億、3.52億、2.58億,累計達9.99億,較去年同期大漲27.4%,創造歷史最強五一檔。五一檔票房冠軍是《後來的我們》,累計票房達9.26億,《幕後玩家》以1.98億名列第二,《狂暴巨獸》、《頭號玩家》繼續保持穩定進賬。上海證券指出,五一檔冠軍《後來的我們》累計分賬票房也輕松超越《北京遇上西雅圖2》的7.87億,創造內地市場女性導演作品最高票房新紀錄。

上海證券認為,五一檔電影票房創新高,延續了一季度票房突破200億的良好勢頭,國內電影市場回暖趨勢明確。五一檔票房增長核心因素包括:經過4月的低迷,檔期內影片質量有所提升;電影熒幕數量近年來持續增長,基礎硬件拉動票房增長;平均票價持續提升,長期利好電影制作行業及院線行業龍頭。《後來的我們》等國產影片取得較好的票房走勢。

此外,申萬宏源指出,2013~2014年《致青春》、《中國合夥人》、《小時代》、《匆匆那年》等情懷、青春題材電影崛起,2015~2017年則逐漸冷卻,市場地位讓位於動作、喜劇等傳統類型及奇幻、懸疑等新興題材。申萬宏源認為,電影產業對於內容制作的重視程度持續增加,多元類型化電影將持續激發不同關註群體的需求,利好電影市場長期擴容。

5月份將陸續有《複仇者聯盟3》、《寂靜之地》等進口大片上映,上海證券認為,隨著影院數量的平穩擴張,國內電影內容制作水平的提高,當前電影行業仍處於成長期,相關公司將在未來分享行業增長帶來的利潤。上海證券看好具有優質影視劇制作能力的內容公司及渠道布局合理的院線公司。申萬宏源建議關註中國電影(600977.SH)、橫店影視(603103.SH)、光線傳媒(300251.SZ)等受益標的。


3.外廢進口新政實施後,包裝紙價有望再度上行(國金證券)

據報道,受原料廢紙價格上漲等因素推動,相關紙企開啟新一輪提價。生意社數據顯示,山東、福建、河南等地紙企相繼發布漲價通知,宣布自5月1~2日起,瓦楞紙等紙種上漲100元/噸。

國金證券指出,2017年12月,環保部先後發布《進口廢紙環境保護管理規定》和《進口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環境保護控制標準——廢紙和紙板》,將“未經分揀的廢紙”直接從進口目錄中剔除,以及將進口廢紙含雜率由原來的1.5%下調至0.5%。兩項政策疊加實施後,使得外廢進口量大幅縮減,促使國廢價格具備在今年內繼續走強的基礎。

在外廢新政出臺後,截至目前,共批複11次外廢配額,總量為1101.23萬噸,顯著低於去年前11批次。核準配額超過10萬噸的企業僅有12家,其總配額占到已批複配額的91.9%,外廢配額依舊在向產能較大的紙廠集中。國金證券認為,擁有外廢配額的包裝紙企,相對更具成本管控主觀能動性,可以在制造環節通過調節國外廢配比對沖原材料價格波動,以獲取更穩定的盈利水平。另一方面,對於國廢市場而言,目前擁有外廢配額申請資格但暫未獲得配額批複的包裝紙企業,將持續新增市場需求進一步加劇國廢價格上行的可能。

本次海關總署出臺的《通知》中一項措施要求,從今年5月4日起,對進口美廢進行100%開箱,100%掏箱檢驗檢疫。美廢目前在我國進口廢紙中占據絕對的主導地位,此次新監管措施實施,將直接提升美廢進口的風險與成本,短期內對美廢進口的訂單很可能出現大面積延後,再度縮減整體廢紙進口量。目前來看,上周內,玖龍。理文兩家龍頭紙廠已經開始提價搶貨,國廢采購價均上調100~200元/噸不等。國金證券認為可以預見,由於新的監管措施實施,導致美廢進口量進一步縮減,而歐廢和日廢短期難以彌補,國廢價格短期內有望加速上漲。

國金證券認為,環保督察常態化、環保重點監測名單等政策持續提升環保強度,中小紙企生存難度與日俱增,包裝紙行業產能加速出清時點臨近,集中度提升之下依舊看好大型企業的綜合競爭實力,重點推薦山鷹紙業(600567.SH)、太陽紙業(002078.SZ)


4.建築“窪地”更安全,宏觀邏輯邊際改善發酵機遇(國金證券)

國金證券認為基建投資增速下行和利率上行是壓制建築板塊估值而非基本面的重要因素。2016年以來固定資產投資建築安裝費用增速逐漸下行以及利率逐漸上行對建築板塊的估值產生影響,但建築板塊2015~2017年營收卻同比增5%、6%、9%,利潤總額同比增5%、11.5%、18%,營收和利潤增長持續印證基本面持續向上。

國金宏觀觀點認為,我國經濟下半年承壓,政策對基建投資支持力度將加大,4月23日召開的政治局會議再次提到擴內需基建增速預期邊際改善;下半年利率大概率下行;截至5月5日,申萬建築裝飾板塊PE僅12.88倍,遠低於全部A股估值(17.4倍),低窪地勢更安全,且下半年宏觀邏輯邊際改善將助推板塊估值修複。

國金證券指出,“集中化+國際化+管理優化”正在重塑行業格局,中觀變化才是影響建築板塊基本面的最重要因素。從歷史數據來看,高質項目向上市公司聚攏,PPP模式下單個訂單體量變大集中度進一步提升,未來PPP規範將常態化,規範化的PPP作為去杠桿的長效機制將獲長期支持,門檻擡高利好龍頭。

國金證券指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基建需求大(2016~2030年基建需求達26萬億美元),沿線國家出口占比高(28%)、增速快,加速“一帶一路”發展有望為嚴峻貿易形勢減壓。2018年一季度我國對外承包工程合同額同增3.8%,完成營收額同增18.5%,訂單結轉或提速,有望迎來業績兌現期。

國金證券認為建築國企改革穩步推進,長期來看,混改、員工持股、公司化改革推動國企內核質變,由此對建築央企(國企)形成長期利好。

國金證券認為,建築行業市場空間巨大,龍頭企業具備優質的管理能力,融資能力以及外延擴張能力,上市建築企業的三個變化將持續提升它們的競爭能力,只要宏觀邏輯不出現“斷崖式”的變化,中觀變化才是長期影響建築板塊基本面的核心因素。

國金證券根據中觀變化、細分板塊、財務指標、交易屬性、估值、安全邊際六大維度,推薦東方園林(002310.SZ)、嶺南園林(002717.SZ)、中材國際(600970.SH)、杭蕭鋼構(600477.SH)、鐵漢生態(300197.SZ)


5.供需缺口推動業務毛利高企,危廢處置龍頭優勢顯著(國泰君安)

危廢本身具有汙染物屬性和資源屬性雙重特點,當資源屬性為主時,以資源化回收再利用為主,通過有價組分回收、提純回用等方式,顯著降低廢物的環境危害,同時獲得盈利。當汙染物屬性為主時,以無害化處置為主,通過焚燒、填埋等方式,進行減量與徹底的性狀改變。國泰君安指出,由於商業模式的影響,無害化的產能缺口顯著,資源化供需基本平衡。

根據產廢企業口徑(國家統計局數據):2016年我國產生的5347萬噸危廢中,資源化綜合利用、無害化處置、貯存占比分別為52.8%、30.0%和17.16%。其中,我國2016年危廢實際產生量約1.2億噸,產能缺口仍有46%,缺口規模約為5566萬噸/年。

國泰君安表示,根據2016~2017年中央環保督查的各省整改方案,危廢長期堆存、去向不知問題較為普遍,仍有大量危廢被貯存或被非法丟棄,潛在風險高。因此,重拳執法手段是最重要的催化劑,強制非法處置危廢轉向合法渠道。而由於傳統無害化工藝產能釋放慢、成本高與選址阻力較大等問題,產能缺口較大,危廢處置費長期維持高位,目前危廢無害化處置設施盈利能力較強,尤其以焚燒無害化最甚。

國泰君安指出,在環保執法力度顯著加強後,供需不平衡加劇,危廢收儲價格顯著擡升,因此危廢處置產能盈利能力水漲船高,鑒於新增產能釋放需要經過嚴格行政審批與工程建設,預計供需缺口將至少延續至2022年,行業有望長期享受50%以上的高毛利率。這一情況在A股上市公司或並購項目的披露的數據中,得到廣泛的確認。

危廢處置企業通過持有盡可能多的危廢品類處置牌照,為產廢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將顯著減少客戶不同危廢的貯存與管理難度,企業粘性也相應顯著加強。在目前產能嚴重不足且全牌照布局極少的情況下,這一趨勢還未充分體現,而一旦進入市場供需平衡狀態,全牌照溢價優勢將更加充分顯現。國泰君安建議關註金圓股份(000546.SZ)、海螺創業(0586.HK)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361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