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明星私募看敘利亞事件:對A股影響不大,不存在系統性機會

日前,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東郊東古塔地區據稱發生“化學武器襲擊”事件,美國總統特朗普在事件發生後多次威脅要對敘政府動武。美國東部時間14日,美國聯合英國和法國對敘利亞軍事設施進行了“精準打擊”。

重陽投資總裁王慶分析稱,美國對敘利亞的打擊是局部的,不會升級為對敘利亞政府的全面戰爭,也不會升級為美俄直接沖突。

“與以往類似地緣政治沖突比較,特朗普政府對敘利亞的軍事打擊,以及對華采取貿易保護主義措施都折射出美國國內政治社會矛盾變化,以及特朗普政府面對這些變化時所傾向於采取民粹主義、貿易保護主義以及幹涉主義等對外轉嫁矛盾的政策措施取向,會大幅增加全球金融市場的不確定性,進而產生風險溢價。”敦和資產總經理張誌洲則第一財經表示。

張誌洲認為,這可能引發金融市場更加劇烈的動蕩,並通過AH比價關系變化等機制傳導至國內股票市場。

對國內資產市場影響較小

王慶認為,對國內資本市場直接影響較小,需關註油價的變化。

他表示,從股票市場看,美股受影響較小。周三在美國可能打擊敘利亞的擔憂下,標普500指數期貨在美股開盤前最大跌幅約1%,但收盤僅下跌0.55%。

全周來看標普500指數上漲1.1%,亞太主要經濟體股市也均錄得漲幅。俄羅斯受影響最大,股票、匯率大幅下跌,本周以美元計價的俄羅斯股指ETF跌幅超過10%。商品市場反應最劇烈,國際油價在基本面溫和的情況下受地緣政治影響大漲超過8%,再創新高;因俄鋁受到制裁影響供給,LME鋁價漲幅超過10%,也創出新高。

目前態勢下,初步判斷接下來敘利亞問題對海外股票市場的沖擊有限,對A股的直接影響更小。如果敘利亞問題進一步升級,對全球經濟和金融市場的影響在於推高滯脹風險。

“今年以來,全球經濟增長動能已經有所減弱,如果地緣政治導致油價大幅上漲,將推高通脹,迫使主要經濟體央行加速收緊貨幣政策,在中期內對全球經濟和股票市場造成較大的負面沖擊。目前來看,這個概率還相對較小。”王慶表示,這些突發事件,不影響對市場的總體研判。

當前宏觀經濟形勢研判,國際經濟環境總體穩定但不確定性因素增加。國內經濟活動總體穩定但已出現邊際走弱跡象;國內金融去杠桿進程已取得階段性進展;隨著去杠桿及中國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不斷深化,我國利率水平從長期看有下行趨勢,即強監管去杠桿導致的高利率的歸宿是低利率,但短期內利率難以出現趨勢性下行。

對資本市場前景研判則是,改革開放進入新時代,我國經濟金融的系統性風險得到有效遏制,資本市場長線向好,中線分化,並且主要表現為:去杠桿和經濟轉型升級已在途中,而去杠桿和經濟轉型升級將導致資金需求下降,故市場將建立未來利率下行的預期,債市機會先於股市;A股和港股市場不存在系統性機會和風險,投資機會依舊是結構性的,市場將從“一次分化”過渡到“二次分化”,主旋律也將從“價值回歸”切換到“價值發現”。

或不會升級為全面戰爭

王慶也認為,美國對敘利亞的打擊是局部的,不會升級為對敘利亞政府的全面戰爭,也不會升級為美俄直接沖突。原因有四:

一是美國在中東的策略仍然是戰略收縮,承擔更少責任、更少的支出。打擊敘利亞目的只是震懾俄羅斯和伊朗,屬於“退二進一”的策略。

二是特朗普打擊敘利亞轉移國內矛盾的用意較強。

三是美英法三國目前僅對敘利亞的化武設施進行打擊,沒有針對要害部門和政府部門,說明打擊是有選擇的精準打擊,是有克制的。俄羅斯也表示美英法三國的導彈並未進入俄羅斯防空區域。根據美國目前在中東的軍事部署,美國沒有發動地面戰爭的軍事準備。

四是美俄直接沖突不符合雙方的戰略利益。對於俄羅斯而言,目前已經因神經毒氣受到西方國家孤立,本周又受到美國進一步制裁,股市、匯率大跌,實力大幅受限。

“無論是空襲敘利亞,還是對華采取保護主義措施,這些變化既是美國國內政治、社會和經濟等深層次矛盾長期積累的結果,更是由特朗普所面對的短期、現實且具有緊迫性政治困境的壓力推動。對特朗普而言,即將到來的中期選舉輸不起,不能輸。”張誌洲分析稱。

在其看來,一旦中期選舉失利,民主黨大概率會沿著“通俄門”事件繼續朝彈劾特朗普的方向推進,而共和黨則很可能內部分裂並與其切割。

張誌洲分析,近期,特朗普所面對的國內政治壓力繼續上升,如:美國聯邦調查局(FBI)4月9日突然搜查特朗普私人律師科恩在紐約曼哈頓的辦公室。4月11日,美國國會眾議院議長保羅·瑞安宣布不參加11月舉行的中期選舉。4月13日(星期五),美股高開低走,既有傳聞美國將開始空襲利比亞有關,更有市場傳言特朗普考慮解雇司法部副部長羅森斯坦。正是羅森斯坦任命穆勒為負責調查“通俄門”的特別檢察官。

“如果特朗普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這麽做,意味著他將會朝違憲方向邁進。這麽做,將會對全球風險資產價格構成巨大不確定性。一方面,意味著為了個人政治利益,特朗普敢於用貿易保護主義、民粹主義等各種手段。”張誌洲表示,短期來看,特朗普所面對的國內政治困境和選舉形勢並沒有出現任何顯著改善和緩解。鑒於此,特朗普政府大概率上仍然會繼續向外轉移視線和轉嫁矛盾,在貿易摩擦、敘利亞甚至伊朗核問題等中東地緣政治上制造混亂和麻煩。

“這都會提高全球金融市場風險溢價,增加後期國內外金融市場大幅動蕩的風險。”

值得註意的是,這是在美國經濟情況較好背景下發生的貿易保護主義、民粹主義和幹涉主義沖突。從經濟周期角度來看,本輪自2009年以來的美國經濟複蘇是過去100多年以來持續時間最長複蘇周期之一。

張誌洲指出,雖然美聯儲在加息縮表,但特朗普政府目前在貿易、匯率、財政政策所采取的寬松取向,很大程度上是所謂的順周期“高壓鍋”措施,會加速美國經濟走完本輪複蘇過程。從失業率等指標來看,未來兩年美國本輪經濟複蘇周期大概率將終結,進入衰退的概率明顯上升。如果美國經濟出現衰退,則特朗普政府所面對國內政治,社會,經濟等矛盾會更加尖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236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