錘子科技的困難時光大抵結束了。
一部新手機、一款凈化器,羅永浩應該是拿出了自己的誠意。堅果Pro 2以後置LOGO融合指紋解鎖功能的設計讓錘粉有點驚喜;全新品牌“暢呼吸”凈化器的推出則正式宣布錘子步入一個“新時代”。
手機廠商做空氣凈化器,小米是先行者。在競爭激烈的手機行業,羅永浩和雷軍關系一度非常曖昧,此前甚至有傳言“小米要收購錘子”。羅永浩曾公開點贊小米,在微博上“向小米致敬”。雷軍則回應稱贊羅心胸廣大。
關系曖昧但該有的火藥味還在。就在錘子發布會(創業家&i黑馬註:此前已明確錘子會發布一款空氣凈化器)的當天上午,米家官微宣布,次日發布空氣凈化器新品。大有正面叫板的意思。
錘子推出自己的空氣凈化器,我們也可以把這看成是“兄弟爬山”,也可以看成是它把和小米的競爭從手機業務擴大到更多的業務層面。據羅永浩透露,凈化器之後,在空氣凈化相關方向上將會推出更多類型產品,此外,錘子的智能音箱產品也在緊鑼密鼓推進。
毫無疑問,錘子科技正在從過去專註手機體驗轉向關註品質生活,它不再是一個只會造手機的公司,而要像小米一樣,打造自己的硬件生態鏈。錘子的困難時光結束了。它正學著做出一家成立超過5年的消費電子產品公司該有的樣子。這家飽經風霜的企業眼下迫切需要刷新外界對自己的認知。
過去兩年,錘子科技處境艱難,一度發不起工資,面臨倒閉危險。在資金壓力下,羅四處奔波借錢、融資。據傳,賈躍亭在樂視出現危局前慷慨解囊,借給羅永浩1億元。之後,有投資意向且簽了投資意向書的阿里“爽約”,將錘子推向絕境。錘子早期投資人鄭剛後來在朋友圈表達不滿:“阿里差點拖死錘子。”
瀕臨絕境,又起死回生。這最大程度體現了錘子科技這家公司以及創始人羅永浩身上極具價值的部分。在外界很多人看來,錘子始終像一個既倔強又擰巴而且拒絕長大的孩子。過去或是如此,但今時不同往日,它像孩子一樣的脾性沒變,只是已然懂得接受成長。
2017年是錘子“起死回生”的一年。在這一年中,它順利完成10億融資(創業家&i黑馬註:其中6億來自成都市政府)。堅果Pro也取得了可喜的銷量,羅永浩稱,錘子最初5年總共賣出手機約200萬部,最近6個月就賣了100萬部。他直言,錘子已經不是過去那個“嚴重虧損”的錘子了,現在是“即將蒸熟的香餑餑”。
“按我們現在的規劃,明年差不多有4場左右的發布會,發布4-5款產品。”羅永浩接受創業家&i黑馬等媒體采訪時談起未來一年的規劃異常從容。幾個月前,羅永浩在極客公園會上表示,融資後的錘子科技手握19億現金。
這家公司過去一年發生的改變,著實令人振奮。很明顯,羅永浩在這次發布會上的表現看起來輕松多了,也更有底氣。
眾所周知,小米經歷了下滑窘境,後雷軍反思,親自操刀改革,才挽回頹勢實現增長。現在網絡上依然傳播著雷軍反思後總結的諸如“手機行業就不是人幹的”等金句。
錘子同樣歷經磨難,羅永浩卻從口無遮攔逐漸變得低調。他依然講究追求情懷,但也更多開始考慮這種情懷追求和商業性間的平衡。他曾在淘寶頭條問答節目中回答網友提問時說:“做企業,始終都是要平衡追求和商業性。產品上沒追求的,是庸俗商人;不考慮商業性的企業家,是不負責任的,除非做企業的本錢都是自己拿的,那另當別論。 ”
在拿到成都市政府投資的“救命錢”之後,錘子在成都動作頻頻。據羅永浩介紹,錘子科技總部將落戶成都成華區。目前,其在世茂大廈的辦公區正在裝修,預計本月底可正式投入使用。而45歲的羅永浩也在成都購置了人生第一套房子。他拿這件事現身說法,以說服更多北京的同事隨遷至成都。他表示,目前“說服工作”實際進展要比預想的情況好很多。
“年輕的都願意過來,不願意來的,你領他們來看一下,差不多兩三天也就‘投降’了。”目前,錘子科技成都的總部的員工已有170余人。年底,研發團隊也將落戶於此。
但願,成都能給它好運氣。
以下為采訪內容節選,經創業家&i黑馬編輯:
問:為什麽要從空氣凈化器起步?它和手機配合的邏輯是什麽?
羅永浩:凈化器相比手機,一沒有領導性品牌,二存在巨大價格空間。凈化器領域有很多創業公司,十幾個人隨隨便便就能弄個10億估值。我們就很崩潰,錘子拆成5個團隊,每個都值20億,現在放一塊兒還20億。如果我們能加速沖出來的話,有望成為這個領域數一數二的品牌,那未來就會比較容易。
我們賣堅果 Pro,1499的才賺7塊多,1799的賺35塊,2299的才有200以上的利潤,但這個大概只占該單品銷量的三分之一。
我們也想做智能音箱,它不會馬上賺錢,但是一個方向。並不是說它是投資熱點所以是個方向,而是我們嘗試從觸控屏設備去下一代計算平臺的過程里,語音和人工智能必然是交互里的重要構成部分,我們越早做音箱肯定會越好,它有戰略意義,我們就做。
問:如何評價錘子科技的2017?
羅永浩:2017年對我們來講是“起死回生”。今年坦率講比想象的要順利。做手機的技術門檻和人力門檻挺高,你要維持500-800人的團隊,每年需要幾億的花銷。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能比較順利地做出足夠多的機器,比如高中低檔三個產品線能夠很穩定地按照合理的銷售周期把產品叠代出來,這樣就會走上良性循環。但是我們之前由於種種原因、條件限制,從來沒有按時發布產品。這次我們趕在雙十一前出,其實內部半數的人是挺擔心的,但是現在走下來比想象中順利。按我們現在規劃的,明年差不多有4場左右的發布會,我覺得2017年對我們來講是非常重要的轉折點。
問:目前在成都的布局是怎樣的?未來還有哪些布局和設想?
羅永浩:總公司在陸續往這邊搬,現在在成華區的世茂大廈。辦公區正在裝修,差不多這個月底住進去。等我們安頓下來會大量做校招。我覺得一個企業到一個地方安家落戶,雙方都要匹配。在北京,即使是相對偏落後一點的區,如果想拿到科技方面的政策,可能年銷售要做到150億,而我們現在一年只有幾十億。但是北上廣深之外的城市,這個門檻就低一些。
我覺得一個企業到一個地方安家落戶,雙方都要匹配,在特定的階段要比較門當戶對。我舉一個例子,比如國家對科技企業有很多扶持政策,如果你在北京,即使是相對偏落後一點的區,如果想拿到科技方面的政策,可能年銷售要做到150億,而我們現在一年只有幾十億。但是到北上廣深之外的城市,這個門檻就低一些。
這次來落戶之前一共接觸了11個招商引資的城市,綜合考慮各方面,我們覺得成華區政府對我們幫助是最大的,也是最吸引人的。實際上之前外界也在說為什麽要把這麽嚴重虧損的企業引到四川,他們不知道的是我們現在狀況非常非常好。坦率地講,任何地方政府把我們引進來都是一個香餑餑,而且是快熟的,會蒸的人一看就知道快熟了,只有沒煮過飯的在想到底能不能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