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躲過大跌、踏準行情的私募牛人談港股投資(下):用更便宜的價格買熟悉的大藍籌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08-07/1136028.html

每經記者 黃小聰 每經編輯 江月

除了上證50指數的驚喜表現,相信今年以來港股市場的表現更加讓投資者感到驚艷。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註意到,如今,恒生指數已經站上27000點,並開始向前期高點發起沖擊。同樣困惑投資者的是,在這樣一個點位,港股市場是否依舊值得參與?又有哪些個股值得參與?對此,少數派投資總經理周良分享了自己的投資和選股邏輯。

NBD:關註到您近期也提及港股市場,大藍籌的估值比A股更便宜。您對於港股市場的投資邏輯是什麽,和A股市場有無不同?

周良:港股市場大藍籌的估值比A股還要便宜,平均要低20%,甚至打對折的也不少見。這一方面是由於港股市場大藍籌供應量充沛,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原因是,港股市場中境外投資者對內地經濟的發展了解不深,對港股大藍籌的估值給了折價。隨著滬深港通等南下資金的進入,隨著港股市場中內地資金比例的不斷提高,這種局面正在發生歷史性變化。港股的定價權正在從外資向內資轉移。銀行、保險、地產、汽車,港股大藍籌正在與A股一起聯袂走高。

港股市場正成為內地資金聚集的投資新方向。內地資金投資方向有限,只能擁堵在內地樓市、股市。滬深港通開辟了內地資金新的投資方向,港股市場正在成為新的吸納內地資金的蓄水池。滬深港通開通兩年來,南下資金正在不斷流入香港市場。QDII和內地外流資金也積極配置港股市場,內地資金正在改變港股的生態,內資在港股定價上的話語權越來越大。這是歷史性的變化,是不可逆的長期趨勢。

港股市場為我們提供了更多的投資選擇,讓我們可以用更便宜的價格買到我們熟悉的大藍籌。好公司很多,但只有便宜價格買入的好公司,才是好的投資。同樣的公司,能夠以更便宜的價格買到,收益風險的性價比就更高。對於港股,我們依然選擇我們熟悉的低估值、高確定性的大藍籌。

NBD:如果一只個股,在A股和港股都上市,您會根據什麽樣的邏輯進行選擇?

周良:這要看具體的行業和個股。同樣買銀行,在A股我們選擇四大國有銀行,在港股我們選擇中型股份制銀行。在A股市場大銀行估值便宜,所以我們買性價比更高的工農中建四大行。在港股市場小銀行的估值更便宜。光大銀行、中信銀行、民生銀行港股的市凈率只有0.6倍左右。1塊錢的凈資產,二級市場的股價只有6角錢。

在A股市場我們不買券商股,在港股市場我們要買券商股。不買券商的A股,不是因為券商股質地不好,而是價格不夠便宜。港股市場我們願意買券商股,因為價格便宜。不少內地券商股在港股市場交易的價格比凈資產還低,在A股大家見過低於凈資產交易的銀行股,一定沒見過券商股也會低於凈資產。凈資產遠遠沒有包含券商最有價值的客戶資源、專業團隊和網點布局,這是少有的機會。

此外,A股中的保險股我們看好中國平安,是A股市場性價比最高的,在港股我們看好新華保險、中國太平。比如說新華保險,估值是A股的七折,價格便宜了,性價比就高了。我們認為保險行業不僅是價值股,還是成長股。保費收入、內含價值近年都在快速增加。

在制造業,港股有更多樣化的選擇。在A股市場制造業我們看好上汽集團,是汽車業最具優勢的龍頭,估值又是A股汽車股最便宜的。在港股市場我們可以有更多選擇,廣汽集團的H股只有A股的6折都不到,廣汽集團A股的性價比不高,而H股性價比就很高。此外地產、高鐵、建材等行業也是如此,我們有了比A股大藍籌更多樣化的選擇。

NBD:對於投資港股,是否會擔心個股不夠活躍形成的流動性問題,以及潛在的做空風險?

周良:流動性和做空是要考慮的一個問題,但我們對此並不過多擔心。我們所選擇的都是低估值的大型企業,而且一般持有的時間會比較長,流動性和做空對我們的影響很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593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