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份,估值超17億元的B站牽手尚世影業成立影視公司,如今一年多而已,就被低價轉讓,不禁令人唏噓,也令人備感疑惑,事件背後究竟如何?
文 | 付曉萌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一則股權轉讓公告在5月22日悄然掛上了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轉讓標的為嗶哩嗶哩彈幕網(B站/bilibili)在2015年成立的影業公司——嗶哩嗶哩影業(天津)有限公司45%股權,轉讓價格為200萬人民幣,轉讓方為公司大股東、東方明珠全資子公司上海尚世影業有限公司。
2015年12月份,估值超17億元的B站牽手尚世影業成立影視公司,如今一年多而已,就被低價轉讓,不禁令人唏噓,也令人備感疑惑。為此,我們整理了部分媒體對此事的態度和解讀,希望能夠幫助你更全面地了解此事。
一、B站被市場“逼”著變現
嗶哩嗶哩2015年牽手尚世影業成立影視公司後,@CCTIME飛象網 曾發文《傳Bilibili聯合SMG成立嗶哩嗶哩影業》稱:
新的影業公司將基於bilibili在年輕用戶中的社群文化影響力,整合SMG旗下尚世影業在影視劇策劃、制作方面資源和能力,專門針對90/00後等新生代群體,開發IP、投資優秀影視作品,並通過bilibili自身在彈幕數據、用戶愛好方面深度挖掘為影視劇研發提供方案。
據嗶哩嗶哩方面在此前的公開場合表示,截至2015年中,嗶哩嗶哩已擁有約5000萬用戶,其中75%年齡在24歲以下。再根據艾瑞咨詢於2015年7月發布的《中國二次元行業報告》顯示,2014年,核心90後用戶規模已達4984萬人。
換句話說,嗶哩嗶哩幾乎完全覆蓋了中國活躍的90/00後用戶人群。如何挖掘其文化活力和娛樂消費價值,將是嗶哩嗶哩和SMG聯手成立影業公司的重要出發點。
這也就意味著,嗶哩嗶哩需要嘗試轉型,將二次元內容進行商業化變現。
據@每日經濟新聞 在今日頭條發布的《成立一年半顆粒無收,嗶哩嗶哩影業慘遭大股東200萬“甩賣”!》一文所描述,知名文化科技投資人曹海濤對每經影視記者表示過:
這種轉型嘗試是被市場“逼”的:B站一開始的定位是二次元視頻播放平臺,但只是一個端口沒有內容,買IP太貴了,自己生產成本低,而且有特色,還能在自己的平臺播放。
嗶哩嗶哩嘗試著做了一些商業化的事。例如,推出赴日定制遊產品;去年5月份,嗶哩嗶哩的五部動畫出現了廣告;10月份,嗶哩嗶哩推出收費的大會員制度等。
但事實證明,嗶哩嗶哩的商業化嘗試都不盡如人意。
二、基因決定了B站變現之路的艱難險阻
嘗試了一系列的商業化變現之後,2016年,嗶哩嗶哩影業的凈利潤為-0.61萬元,也就是說,成立一年的嗶哩嗶哩影業,至今毫無營收。
也許這也正是大股東要把公司股權賣掉的最直接原因。
難道嗶哩嗶哩的商業化之路真的就這麽艱難麽?為什麽?我認為,這就要從嗶哩嗶哩的基因說起了。
嗶哩嗶哩自成立之初,就以大量正版視頻及清新賣萌的風格網羅了一大批二次元的夥伴,可以說是視頻網站屆的一股清流了,其中不賣貼片廣告的作風更是令用戶對其信賴有加。
2014年的時候,嗶哩嗶哩還做出了“bilibili的正版新番永遠不加貼片廣告”的承諾。
這里就是一個甜美的坑。初次相見,你是那麽純粹,沒有廣告,我心陶醉,你也承諾永遠不會有廣告,我信你。所以,當去年5月份,B站的五部動畫出現了廣告之後,一下子便引來了用戶們的不爽和吐槽,導致嗶哩嗶哩的董事長陳睿親自在知乎向所有用戶道歉,稱這5部動畫前加廣告是因為版權方的要求,不得已才這樣做的,甚至還要退還這五部動畫的承包金。
這事才算得以解決。
去年“萌節”(十月十日)的時候,嗶哩嗶哩推出了收費(1個月25元,3個月68元,12個月233元)的大會員制度,但是這個大會員制度又相當雞肋。
一方面,新番無廣告的政策永遠不會變,也就不存在會員免廣告的事;另一方面,陳睿也表示,不會推出會員獨享內容。這個大會員只是一些小功能的區別以及身份的象征。
前文我們提到,自己生產成本低,而且有特色,還能在自己的平臺播放。但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則表示:
制作成本更低,但是成功率不如購買版權。
也就是說,制作成本和收視是成正比的。貓眼專業版資料,2016年嗶哩嗶哩影業作為聯合出品公司,參與投資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和動畫電影《精靈王座》。然而,這兩部電影票房均失利,《我在故宮修文物》票房僅為645萬元,而《精靈王座》叫好不賣座,票房慘淡,僅為2502萬,幾乎難以回本。
以上這些我們都可以看出,嗶哩嗶哩要商業化,又要平衡用戶體驗和商業化變現之間的沖突,所以它的商業化之路走的相當謹慎,不僅束手束腳,還無成效。
當然,這也不能全賴基因,這和嗶哩嗶哩自己沒想明白也有莫大關聯。
去年陳睿在接受每經影視記者采訪的時候,還表示:
還沒有想到一條明晰的盈利模式。
三、B站不會變質
沒有明晰的盈利模式,之前的嘗試也都收效甚微,這不禁讓我對嗶哩嗶哩的生存產生了擔憂,畢竟陳睿去年在知乎上向大家承諾過:B站未來有可能會倒閉,但絕不會變質。
2016年9月份的時候,陳睿曾表示過,目前在B站上已經擁有超過一億的活躍用戶,超過100萬活躍的UP主。用戶投稿視頻每天有數萬級,90%是自制或者原創的視頻。來自B站聯合調研公司的統計數據顯示,在人群畫像方面,0到17歲的用戶是B站用戶的絕對主流,接下來是18到24歲的用戶,25歲以上的用戶加起來不到10%。在北上廣的大學生和中學生里面,B站的用戶超過50%。
但是,如@盧曉明 發表在36氪的《影業公司被大股東“甩賣”,B站拍片的日子又遠了》一文所說的那樣:
當網易和各大手握IP的公司憑著二次元的浪潮賺到手之時,坐擁大批二次元用戶的B站,卻似乎仍未找到讓自己不變質的變現之路。
用戶是有的,影響力也是有的,但如何將這些影響力和自己的變現之路融在一起,是陳睿和嗶哩嗶哩必須面對,也亟待解決的難題。但對於嗶哩嗶哩的初心,我是不懷疑的。陳睿也曾表示:
我們會非常尊重平等的去對待每一個創作者,B站自己不會創作內容,我們也不會參與內容的創作,但是我們做的事情是讓更多的人能夠創造出好內容。我認為B站的本質那就是創作。
我也願意去相信,不管擺在嗶哩嗶哩面前的是多麽大的難題,甚至是倒閉,用戶在嗶哩嗶哩的心里,都會是大過天的。就像三節課經常說的那句話:
唯有愛與用戶不可辜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