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越來越多的主權財富基金在矽谷開設辦事處,狩獵“獨角獸”公司——即估值達到10億美元以上的初創企業,並期望借由這些初創企業的驚人增長獲得巨大回報。
據馬德里IE商學院Sovereign Wealth Lab研究中心稱,去年全球涉及主權財富基金與初創企業的交易有42宗,總價值約為162億美元。
據調研公司PitchBook統計數據顯示,主權財富基金去年在美國初創企業做了12筆投資,價值124億美元,遠超過2012年的4筆投資和2.02億美元的規模。
手握大量財富
據今年4月研究提供機構Preqin的一份報告顯示,主權財富基金資產規模在截至2017年3月止的一年為6.59萬億美元,51%的主權財富基金的資產實現增長。
其中,全球10家最大的基金共持有5.2萬億美元,占比高達79%,當中包括全球最大的挪威主權財富基金(9,150億美元),以及管理著8,000億美元資金的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
進駐矽谷“狩獵”
主權財富基金尋找投資機會的方法各有不同。
一些主權財富基金設立了專門的風險投資部門,比如淡馬錫控股的Vertex Ventures、科威特的Impulse和加拿大的OMERS Ventures。
但更多主權財富基金選擇在科技初創企業雲集的舊金山矽谷開設辦事處,卡塔爾投資局是最新宣布入駐矽谷的主權財富基金。
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和馬來西亞國庫控股公司已於舊金山設立辦事處,淡馬錫在2016年底設立辦事處,1月對醫療保健科技公司Verily Life Sciences進行了8億美元的投資。
最近,澳洲1,300億美元的Future Fund與風投公司NEA聯合對新興雲計算企業Fugue和加州的Radiology Partners進行投資。
該基金也同其他一些足夠精明的基金一樣,早早就在諸如優步、Pinterest、Airbnb及Snapchat等“獨角獸”企業布局,扣除風投項目費用後的年回報率遠高於20%。
為何矽谷會成為這些基金爭相入駐的地方?顯然是因為矽谷擁有數量眾多的“獨角獸”企業。
據《財富》雜誌,2016年的獨角獸企業美國占了101家、中國36家、英國8家、印度7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