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話西遊之仙履奇緣》的經典片段截圖。(優酷/圖)
近日,《大話西遊之大聖取親》在大屏幕重映。
主題曲《一生所愛》膾炙人口。最早的是盧冠廷作曲並演唱的版本。才子與才女的組合,有種從大漠戈壁而來的沙礫感,是成年男人的回首。隨後,各種版本開始流傳,每個人都可以收藏一首屬於自己的心水。
“知道”(nz_zhidao)跟你談談,哪一個版本的《一生所愛》最懂愛?
22年後,《大話西遊之大聖取親》,在大屏幕重映,像一趟奇妙的時空旅行,那些曾哽咽落淚的日子仿佛從未遠離。它變成一顆不要被人看見的種子,在某個大雨滂沱的夜晚,一杯酒,一個人,破土而出。
我想,不用再去細細定格那一幀幀的畫面,單是朱茵在綜藝節目上,再扮紫霞仙子,卻在搶答問題的時候,會失心走神而要好友蔡少芬搶拍的情景,就已經說明那些往事的份量。
她會在訪談節目里說更愛黃貫中,旁邊的人也都會點頭微笑,但卻似乎因為太努力去確認一件事而顯得有點假。換個角度說,愛情未必是陪伴,愛情是一瞬間的失去,而愛過卻會永遠。
其實看不懂的時候也是蠻好的,因為要懂得,代價更大。若要懂,其實也簡單,一切不都在那首歌里嗎?
一生所愛,有很多個版本。所以,你的,一生所愛,會是誰呢?
最早的,當然是盧冠廷作曲並演唱的版本。他是著名的電影音樂人,與妻子唐書琛可謂是才子與才女的組合。這首《一生所愛》就是盧冠廷作曲,而唐書琛作詞的作品。
盧冠廷的聲音,有種從大漠戈壁而來的沙礫感,是成年男人的回首。在結尾時,點亮心里的一灘河水,奔湧,然後你會忘記,因為已經聲影合一。
他自己也沒有想到,這首歌一夜寫就,卻紅了二十多年。當時導演劉鎮偉找到他,給他講了個故事,說是講一段500年的感情沒能開花結果。他聽得毛管豎起,當晚回去就已經寫好樣曲,妻子唐書琛的詞也是第二天即交稿。
他參與過100多部港片的音樂設計,創作過多首電影主題曲。除了《一生所愛》,周潤發鐘楚紅主演的《秋天的童話》片中插曲《別了,秋天》、電影《最愛》主題曲《最愛是誰》、《歲月神偷》主題曲《歲月輕狂》等屢屢斬獲金像獎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的作品都出自盧冠廷之手。而張國榮唱的《但願人長久》,姜育恒唱的《再回首》,粵語原版《憑著愛》,都是盧冠廷創作。
比起盧冠廷,唐書琛的背景則更有世家子的傳奇色彩,她是民國滇系軍閥唐繼堯的孫女兒,也是香港著名導演唐書璇的堂妹妹。
除了《但願人長久》筆法古雅、詞義委婉外,唐書琛大部分的整體作品用詞比較簡單平淡。而《一生所愛》的詞,雖全用現代語,但卻有淒婉哀絕襲面而來,歌詞本身對於旋律的貼合,對情緒的調動,恰到好處的將悵然若失的宿命感一針一線的勾勒了出來,亦透露出作者對於人生哲理的反思。
這個版本,若要說喜歡的原因的話,在於兩位創作者在詞曲間所透露的對情感的洞悉,是最懾人心魄的地方。
李健的演繹,是在《歌手》的舞臺上,做了一首《紅豆曲+一生所愛》的新糅合版,整首歌里還融入了《may it be》的旋律。
紅豆曲的出處是早年87版電視劇《紅樓夢》。紅樓夢在歷史、文化中的地位,都不必贅言,說天書應該也不為過。白先勇說如果讓他選的話,紅樓夢可以排到世界小說前五位。
紅樓夢是以女媧氏煉石補天的神話架構入塵世,歷盡離合悲歡炎涼世態的宏大敘事。學佛的人可以從中讀到佛,學道的可以悟到道,而人情世故在其中綿密如水,你我皆在其中。
大話西遊則脫胎於母體西遊記,神、佛、魔、人各路人馬匯聚戈壁沙漠,在夕陽、黃沙里爭鬥。最後,卻像經歷一場夢,在命運面前,拋卻真愛,只剩下茫茫大漠和無邊的孤寂。
所以,這兩首歌的結合,有精神相通的脈理在里面。在創作者的層面:或者,是感情中的萬般糾葛;又或者,是白茫茫一片與腳踩五彩金雲,卻同樣都要離開肉體凡胎的宿命。
李健的音色純凈,前有對紅豆曲的婉轉低回,後有對一生所愛的詠嘆悲哀,延續他一貫的音樂性格,優美、柔和、雅致。雖然是帶病競演,但對情緒的拿捏、輕重的對比,都演繹的恰到好處。
第二段“信海,淵源同根,這世間,迷津無痕;相見,終是再見,那緣分,無處說感恩;那緣分,何處說感恩”是李健的新填詞。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即使結果是生死離別,但最終的感恩,這才讓格局放大,書寫了不朽。
最喜歡的是這個編曲版本中,兩首歌的過渡部分。紅豆曲悠悠的散去,一段激昂的弦樂緊接著跟進,鼓點密集起來,像馬上要潮湧的感情,一觸即發。穿插其中的笛聲,像風鈴般纏綿不走。
苦海,翻起愛恨,在世間,難逃避命運……那緣分,無處說感恩。
李健有很好的唱功,高超的技術,但是他懂得節制,能帶出極美的意境,讓聽者深陷於其中,這份看起來平淡的靜如止水,或許更是智慧的體現。清華男神,是中產拯救者。
對譚維維的大概記憶,就是類似選秀歌手,超級女生之類。但是,聽歌這件事,還是應該純粹一點,不要在預設的前提下去做一些不中肯的判斷。
她的粵語肯定不是最標準的,情感理解或許也不是最深刻的。但是在能唱會唱的方面,確是有一定功力的歌手。
譚維維版本的一生所愛,運用了二胡、尺八等中國傳統樂器,以及她收放自如的高音,整個編曲和演繹回歸古典意境。前面部份一直都是低吟,很多尾音都拖的長長的,符合她用高音帶余韻的特色,把感情的苦一滴滴註入到整首歌里面。最後結尾的部分加入了歌劇式的詠嘆,進一步深化悲劇色彩。
尺八,始於中國古代吳地,興起於隋唐,因長一尺八寸,故稱尺八,屬於古代吹管笛簫類樂器的一種,是中國傳統樂器。彼時,已成為宮廷表演的主要樂器。後傳入日本,至今在日本奈良東大寺的正倉院里,還保存著我國唐代傳去的八支唐式尺八。
尺八的音色獨特而有古味,既能表現蒼涼遼闊的意境,又能表現空靈、恬靜的況味。在譚維維的版本中,對尺八的運用,可謂更多的追求把握感情中那種細膩如絲的感覺。
整首歌都比較收,高低切換自如,曲調和演唱都在低處徘徊,是雷雨前壓陣的烏雲,心頭籠罩,雲難卸,雨不落。
如果能不那麽註重技巧,能夠進一步的人、聲、琴合一,或許可以更好。
莫文蔚是白晶晶,也是當年的親歷者,所以這首歌對karen來說,也同樣是回憶殺吧。
她在天籟之戰的舞臺再唱這首歌,說:“我今天的大招並不是我這身衣服,我也沒有帶古箏或是舞蹈。今天的大招其實是最簡單的,但也是最有力量的。我就是想用心、用愛把這首歌唱好,獻給大家,也同時獻給我自己的一生所愛。”
其實莫文蔚的音色也非常有辨識度,當年那些唱到街知巷聞的滾石出品,就可以說明實力。Karen的這個版本,換成了手風琴、貝斯、鼓點和打擊樂的在旋律間跳躍,有一種異域風情的旖旎感。
於是,夢回那片戈壁大地,神魔之間在戰天鬥地,情人之間卻輪回無限。
莫文蔚是勇氣的代表,就像她出道時驚艷華語娛樂圈的全裸封面。或許有搏出位的功利算計,但也有她本身不畏傳統世俗的西式價值觀。
但除了勇氣,更讓人喜愛的,是她的姿態。現代都市女性的愛情,不是落敗,也非不甘,而是放下與擁抱。
她的演唱,從氣息到表情,到每一句歌詞,都充滿了力量。連哼唱的嗯,都沒有柔弱,而是倔強。
所以,回憶之歌,在她這里,最終成了恩愛幸福之歌。與當年的初戀情人共結連理,惺惺相惜,白晶晶或許是唯一並不落寞的人。
舒淇,好演員。這麽多年,穿上衣服,依然性感,這就是舒淇,在鏡頭前有超前的表現力。
時隔多年,在西遊降魔里面,飾演既英氣又性感的段小姐。比起前作,除了一樣執著的愛著男主角外,還多了一段不可多得的月光下獨舞。
雖然,舒淇的舞姿就像她的歌藝,絕對的非專業。雖然,我覺得在侯孝賢的電影里,她抽煙喝酒,一個甩頭的動作更加至情至性。但是她只要站到那月光下,隨意的動起身姿,一切就像雋永的月光,會永遠的鐫刻進唐僧的腦海。
在新片發布會上,星爺不掩各種愛慕和親昵。雖然舒淇演的是段(斷)小姐,但是面對星爺如滔滔江水,綿延不絕的表白,卻並沒有斷,而是給了情深的一吻。後來,舒小姐演唱了《一生所愛》國語和粵語兩個版本,由星爺親自監制。
整個編曲變低,樂器變少。只有少量像流水一樣的琴聲緩緩流動,舒小姐的聲音就貼著這琴聲,輕輕滑過去,耳語一般,講一段關於痛愛的故事。
雖然花會零落,但會重開;恍如隔世的愛,在白雲外。
是無奈,但也是接受。嘆息的背後,是撥雲見日的大光明。
姚晨的特點,其實並不只是限於那張用來自黑和調侃的大嘴,她講臺詞其實蠻有特色的。
西遊伏妖里,身為國師的她在城門迎接唐僧師徒的那一段,兩個人互相恭維。然後唐僧又當面拆穿:“國師,你們的戲法是故意弄的那麽假嗎?”國師:“法師,你我乃同道中人,都知這世上法術哪有真,真真假假又何必在意呢?”
她一本正經又譏誚於表的語言方式,還是很讓人樂的。而林更新的表演,因為人物本身的關系,跳脫活潑,表演各種特技,至少是去掉了扮演三少爺時那種故作潦倒的不貼身感覺。
跟林更新的合唱版本,編曲中規中矩,音域不高不低,沒有非常特別的新意。但相對其他的獨唱版本,算是比較少見男女對唱版。而正在參加跨界歌王的姚晨,雖然不是專業歌手,但也曾在助陣好友李健的個人演唱會上傾情獻聲,被李健大贊“音色好聽,有一定的控制力”。
在旋律推動下,對唱版顯得更清澈動人,在感情的轉折之間,讓相思多了一份珍惜。像一種對過去的延續,有許多對時光的敬意。或許,有些事不用提,只是前奏響起,不用唱,你已經淚流滿面。
聽了這麽多版本,每個人都可以收藏一首屬於自己的心水。就像一生所愛這個命題,如果變成疑問句,它的回答不一定非要是一個人物,而可以換幾個答案。
比如是:有過牽掛,了無牽掛。
也可以是:一萬年太久,愛我,就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