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國P2P的未來:商業模式將逐漸接近美國同行

不久前,在首次以FinTech為主題的朗迪峰會(LendIt)全球金融科技峰會上,第一財經記者發現,今年大會上來自中國的P2P企業比起過去兩年少了很多,展廳里的中國企業數量大大縮水。

“可能經營模式有所改變吧,有些公司覺得已經沒有參加這樣的國際會議、做市場宣傳的必要了。”一些P2P公司的參展人員告訴記者。

與往年不同,今年的中國P2P公司大多對記者采訪存有顧慮,有的明確表示暫時不接受采訪,而有些中國企業的展位里,只有資料卻沒有工作人員進行講解。

由於市場環境不同,中美在P2P行業的商業模式上有著巨大的差異。去年8月24日,銀監會、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四部委聯合發布《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評估稿)》。根據這個新的管理辦法,中國P2P行業的商業模式需要做出相當的調整,以達到合規的要求,而未來中國的P2P行業商業模式可能會與美國同行逐漸接近。

負擔信貸風險的盈利模式

中美P2P行業商業模式的最大區別在於,美國的P2P行業主要收入來自平臺服務,而中國P2P行業的主要收入來自信用保證金等事實上通過承擔信貸風險帶來的收入。根據宜人貸最新公布的財報,宜人貸在2016年全年凈收入32.38億元,而全年促成貸款額度為202.78億元。也就是說,宜人貸的凈收入占同期促成貸款總額的16%。

相比之下,美國Lending Club在2016年促成貸款87億美元,超過宜人貸2倍以上,但是營收僅為3.7億美元,遠不如宜人貸。Lending Club的凈收入占同期促成貸款總額的比例僅為5.5%,遠遠低於宜人貸的水平。

宜人貸或者說中國大部分P2P公司的費用占比遠高過美國同行。除了市場飽和度的差異之外,運營模式的不同也起到相當大的作用。但專家認為,這種區別在一定階段可能消失。

美國運通公司風險管理高級經理周玉琳(僅代表個人觀點)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在中國,大多數P2P都采取擔保的模式,這有其歷史必然性,但是作為一個向前發展的行業,中美一定會‘合流’。因為擔保就是承擔了一定的銀行的責任,這就違背了公司最初的本質。這是特殊歷史時期的一個緩沖,隨著市場的成熟,肯定會取消。”

美國的P2P行業出現時銀行業已經基礎完備,高度發達。美國的P2P行業在同銀行競爭的過程中,利用自己網絡技術的成本優勢,用更低的費用來吸引銀行客戶的再貸款業務。其主要業務就是幫助借款人通過P2P借到利息相對較低的貸款用於償還利息較高的信用卡和銀行個人貸款。既然成本優勢是Lending Club等P2P公司的賣點,平臺收費自然就高不上去。

而中國的P2P行業出現時信用評分等基礎尚在建立,銀行的信用卡個人貸款業務也尚在開拓成長期。例如,宜人貸的借款人需要支付除了10%-12.5%的利息以外,還要支付比利息更高的費用。願意付出如此高昂代價借款的人通常都是無法從銀行獲得貸款的人。

轉向第三方保險

目前,多數中國P2P平臺設有風險準備金,當項目違約時按照合同約定以一定比例償付投資人,其在一定程度能彌補壞賬風險。宜人貸財報顯示,在每筆借款成交時,平臺會提取借款金額的7%存入質保服務專款賬戶。

中國銀監會2016年8月發布P2P借貸新規明確表明網絡借貸信息中介不能承諾保本保息,必須專註於網貸信息中介業務。新的規定明確要求網絡借貸機構不能從事擔保業務,但是風險準備金是否屬於擔保的擦邊球目前沒有明確的解釋。

“監管規定平臺不能兜底,所以我們成立的是風險準備金,這個是自願的範圍,不代表擔保。但現在我們連風險準備金都去掉了,引入了一個保險公司,借款人自己去買保險,我們也會讓他授權我們去買。根據借款期限、信用狀況等保險金額不等。”在Lendit展覽會上,一位P2P高管告訴記者。

“監管部門的思路是P2P只做信息中介。我們能做的其中一個就是貸款保險,另外出借人自己要承擔一定的風險。”宜人貸首席運營官曹陽說。

風險評估平臺

不過,即使轉成第三方保險也還有問題。

“不管誰來做,都有風險,貸款的信貸風險不會因為擔保是否取消而有所變化。信貸風險的控制要靠投資者能看懂信貸等級和借款人的背景材料。如果還是采取貸款保險的形式,整個市場還是起不來,相當於把評估風險授信的工作轉嫁到了P2P 公司和保險公司,而不是到投資人身上。”周玉琳說,“Lending Club ABCD等級和違約率是有規律的。但中國的借貸者分級和最後的違約率是不成規律的,這就是中國的信用分類和體系還不完善。”

以宜人貸最新公布的財報為例,2015年發行的貸款在一年以後最高等級A級貸款的凈壞賬沖銷率為5.1%,而最差的D級貸款的凈壞賬沖銷率為6.7%,兩者相去無幾。而Lending Club的各個信貸分級之間的凈壞賬沖銷率區分明顯,評級越好的違約率越低。2012-2015年間發行的A級貸款的凈壞賬沖銷率僅為1.4%,而最差的FG級的凈壞賬沖銷率則高達18.6%,這體現了征信模型的辨別能力比較好。當然中國D級貸款的凈壞賬沖銷率低的一個原因是相應的費用收入很高,沖銷了一部分壞賬損失。造成不同貸款等級的凈壞賬沖銷率相去無幾的另一個原因是中國的信用體系還在完善之中,金融科技企業想要獲取有價值的信用數據,難度非常大。

“因為我們缺少類似美國三大征信機構那樣的信用機構,也沒有像FICO評分那樣通用的信用數據。美國的P2P公司可以通過這些非常權威又容易獲取的信用數據,更高效地找到目標客戶,但是在中國是沒有這種信用環境的,這對做線上借貸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方以涵說。

在Lendit展會上,第一財經記者註意到,美國除了各種大大小小的P2P公司外,還有很多風控公司、數據分析公司,以及像穆迪這樣的評級公司出售研究報告和風控服務。而中國的參展企業卻沒有專營風控的。宜人貸最新發布的科技能力共享平臺(Yirendai Enabling Platform,簡稱“YEP共享平臺”)算是中國“最先吃螃蟹”的公司。據曹陽介紹,宜人貸金融科技能力共享平臺包含“數據獲取”、“反欺詐”、“精準獲客”三大能力。平臺能通過各種渠道,綜合利用用戶授權的金融數據、電商數據、地理位置等數據加上合作夥伴的共享數據,以及中國互聯網金融信用信息共享平臺數據,從而在用戶激活、註冊到申請的初始階段,就能識別欺詐用戶。同時也方便營銷部門精準尋找客戶,其他企業也能共享信息,作為征信局的補充。

這個共享平臺不僅是一個風控數據平臺,還是一個面向P2P公司的信息銷售平臺,“YEP共享平臺對行業開放後,不符合宜人貸定位的客群,就可以轉介給入駐YEP共享平臺的企業,可降低行業的獲客成本。”方以涵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250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