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藍’成為靚麗名片,空氣優良天數提高至354天,居內地城市最優水平。”這是1月13日,深圳市委書記、市長許勤在深圳市第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做政府工作報告中的一句話,也是深圳實現“有質量的穩定增長、可持續的全面發展”在空氣質量上的直接反映。
許勤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表示,深圳主要經濟指標“穩中走強”,初步核算,2016年本市生產總值超過1.93萬億元,同比增長9%左右;固定資產投資4056.9億元,增速達23%、創22年新高;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505.7億元,增長8%。質量效益“好中更優”。
在財政收入方面,許勤表示,在全面落實各項稅費減免政策的基礎上,轄區公共財政收入7901億元,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136億元,增長15%,四年翻了一番多。
在資源能源消耗方面,許勤表示,資源能源消耗“低中再降”。預計萬元GDP能耗、水耗分別再下降4.1%和8.9%,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別下降8.6%、5.2%、10.2%和3.4%,PM2.5平均濃度為27微克/立方米,下降10%,繼續處於國內城市領先水平,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雙提升”。
對於2017年主要工作,許勤表示,深圳要爭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排頭兵,繼續強化深圳質量領先優勢,率先打造高質量供給體系。
許勤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2017年,深圳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本市生產總值增長8.5%左右,居民人均收入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城鎮居民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以內,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
許勤表示,需要說明的是,8.5%左右的增速是穩中求進的目標,是需要付出艱苦努力才能實現的目標,既考慮了深圳質量型經濟發展的良好態勢和創新驅動、轉型升級的先發優勢,又充分考慮了外部環境不確定性增多、各種潛在風險交織等不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