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繼瑞士之後,這些國家都在考慮“不幹活白給錢”

如果每個月不幹活就能領工資,你是會變得更有主動性幹活,還是安心地遊手好閑?

在不少國家看來,給公民每個月固定發一份工資將增加人們的安全感,尤其在技術快速革新的時代,人工越來越多被機器取代的大背景下。這種方法也將鼓勵失業者在不擔心失去失業金的情況下,積極尋找兼職或臨時的工作。

繼半年前瑞士提出每月無條件給每位成年公民發放2500美元的提案並進行公投後,芬蘭也開始行動了。

芬蘭啟動試驗

為了最終推出全國性的政策,芬蘭目前正在做一個真實的試驗:給2000位公民每月發放一筆數百歐元的固定收入,允許他們自由選擇是工作還是不工作,以及做什麽樣的工作。該試驗將持續兩年,參與者是在接受失業金或收入補貼的人群中隨機抽取的。試驗中獲得的固定收入無需納稅。

如果試驗成功,芬蘭就打算將“不工作就能白拿錢”的福利推廣到所有的成年芬蘭人。

芬蘭政府認為,這種方式看起來很花錢,但在長遠看來其實是省錢的。作為高福利國家,芬蘭的福利系統很複雜也很昂貴,簡化這種系統將有效減少系統運行的成本。

與此同時,芬蘭政府相信,這種方式也將鼓勵更多失業的人去尋找工作,因為他們不用擔心找到工作就會失去失業金。事實上,有不少失業人員都在逃避做兼職,因為一旦有小額的收入,就可能會讓他們失去失業金。

“附帶的收益不會減少你的基本收入,所以工作以及自雇的行為就會變得很值得。”芬蘭社保機構Kela法律部門的負責人圖魯寧(Marjukka Turunen)這樣認為。

根據芬蘭統計局的最新數據,2016年11月的失業率為8.1%,10月同樣為8.1%,但比9月的7.7%和8月的7.2%有所上升。就11月的數據而言,共有21.3萬人失業,而有工作的人數是241.3萬人,和去年同期相比,多了1.1萬找到工作的人。其中,15歲到24歲的年輕人11月的失業率高達16.1%,同比去年減少了1.4個百分點。

想這麽做的不只有芬蘭

有上述想法的並不只有芬蘭。加拿大、冰島、烏幹達和巴西等國都在討論和考慮上述項目。

在2016年6月,瑞士更是率先做出了提案並舉行了公投。提案建議給每位成年公民一份保障性的基本收入,無論工作與否,每月均可獲得約2500美元的收入。另外,兒童也同樣享有福利,每個月可領取750美元。這意味著,對有一個孩子的完整家庭來說,即使都不工作每個月也會有5750美元的家庭收入(約合人民幣4萬元)。

讓人吃驚的是,竟然有超過75%的瑞士人給這個提案投了否決票。反對的原因是,雖然這種方法能消除貧困,但將大幅增加政府開支,從而削弱整體經濟的競爭力。

根據瑞士聯邦政府的估算,如果方案通過,瑞士每年要為此支付2080億瑞郎(約合2150億美元,1.5萬億元人民幣),相當於瑞士GDP的30%。其中,1530億瑞郎將來自稅收,另外550億瑞郎則來自社會保險、社會輔助支出等賬戶。因此人們擔憂,為了填補財政缺口,未來的稅收不得不明顯提高。

發放“基本收入”的計劃始於1979年,由英國出生的美國政治活動家托馬斯·潘恩(Thomas Paine)提出。每隔幾年,該計劃就會被各種烏托邦公社和左翼經濟學家提出一次。

在荷蘭的烏得勒支,這種計劃已經試驗滿一年了。自2016年1月起,烏得勒支就開始試著給250名正在接受失業救助的荷蘭公民每個月發放960歐元,相當於1100美元(約合人民幣7700元)的固定收入,目的是為了減少荷蘭現有福利體系中的浪費。

支持者認為,這種保障性的收入將允許人們自由選擇工作以發揮自身的價值,更多地從自身興趣和公益心出發,而不是迫於生計壓力被動地工作。自由和主動地工作會讓人們變得更有創造力,也能有更多時間關註家庭和公共事務。

根據此前由瑞士民意研究機構DemoSCOPE做的調查,如果瑞士推行基本工資制度,僅2%的人會停止工作,54%的人計劃進修,53%的人願意更多與家人在一起,22%希望創業,35%將更註重環保產品;另外,59%的35歲以下的人相信,瑞士終有一天會推行基本收入制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056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