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到三周的時間里,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將正式入主白宮,告別奧巴馬之後的華盛頓將迎來“特朗普時代”。除了內閣的人員構成以外,新政府將對美國內政和外交政策以及美中關系未來走向帶來哪些新的變化,都是各界關註的焦點問題。
特朗普在大選中勝出以後就一直在忙著組建自己的內閣,其中外交團隊的關鍵成員名單成為美國各界和國際社會關註的重點。華盛頓有傳言說,在特朗普內閣中,最有可能對特朗普的外交決定產生重要影響的有兩個人,其中一個是副總統彭斯,另一個就是特朗普的國家安全高級顧問,美國中情局前局長伍爾西(James Woolsey)。
美國中情局前局長伍爾西(James Woolsey)
中美可以發展友好商業關系
現年75歲的伍爾西曾在1993年到1995年期間擔任克林頓政府的中央情報局局長。2008年總統大選期間,伍爾西還曾給共和黨總統候選人麥凱恩當國家安全高級顧問。今年9月,註冊為民主黨人的伍爾西正式宣布自己成為特朗普國家安全和國防事務高級顧問。在黨派和意識形態傾向上,伍爾西曾把自己稱為經濟和社會議題的民主黨人,而在國防和安全議題上則持新保守主義觀點。
作為特朗普內閣中核心外交顧問的伍爾西對美中關系議題一直非常關註,而且,對奧巴馬政府不支持建立亞洲基礎設施銀行的決定,伍爾西認為這是奧巴馬內閣所犯下的一個“戰略錯誤”。此前,伍爾西多次對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表示贊賞,並認為特朗普政府會對這項倡議做出更“熱情”的回應。
在回答第一財經有關如何展望特朗普時代的中美關系時,伍爾西表示,美國和中國之間完全可以在平等競爭的情況下進行友好合作的關系,這是完全可以實現的。“美國和中國都是商業化國家,中國有著非常令人驚嘆的歷史文化,但中國一直不是一個帶有進攻性的國家,美國和中國完全可以在發展友好商業關系的前提下,讓兩國繁榮和人民的幸福成為可能。”
自特朗普競選美國總統以來,外界有關特朗普多次聲稱的中國“搶走美國工人工作”的指責是否會引發中美“貿易戰”的猜測就一直未曾停止。在雙邊貿易議題上,當被問到在特朗普時代,中美兩國間是否會出現比奧巴馬時代更多摩擦時,伍爾西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美國和中國在貿易和經濟領域的問題完全可以通過合作,逐步並最終獲得解決。“美國並不用在美國國內避免使用中國的商品和服務,反而可以通過在一些雙方應該合作的領域解決美國自己的問題。”伍爾西表示。
伍爾西舉例,美國可以和中國在乙醇等能源領域加強合作,讓美國減少對俄羅斯和伊朗進口石油的依賴。
基建合作容易有突破
伍爾西表示,同奧巴馬政府相比,特朗普內閣會充滿很多和他本人一樣將做出政策改變的成員。新的內閣會在很多中國正在進行的改革——比如“一帶一路”倡議——上找到能夠同中國合作的機會,特別是在基礎設施建設上雙方可以進行的合作,更是一個容易在現有基礎上得到突破的領域。
“比如基礎設施,因為特朗普是對基礎設施,建造橋梁和大樓特別感興趣的人,他希望看到美國基礎設施的整體改善。還有就是同經濟增長和燃料市場有關的、能夠讓兩國找到共識的合作領域。”伍爾西說。
曾經在民主和共和黨總統內閣都擔任過要職的伍爾西被認為是深諳兩黨政治和政策的“外交政策操盤高手”,自擔任特朗普高層顧問以來,伍爾西表示,他會定期與特朗普舉行會面,雙方會交流觀點。當被問到與特朗普贏得大選之前相比,在涉及中國的領域中,他的哪些觀點已經發生改變時,伍爾西表示,最明顯的就是在氣候變化的問題上。“我曾經多次提醒過特朗普有關氣候變化對環境的危害,而他此前曾一直認為氣候變化是中國提出的一個‘騙局’。”
伍爾西指出,在特朗普執政期間,“美中沒有理由不合作,尤其是在基礎設施和能源領域,”而在安全和反恐方面,美國和中國也可以在現有基礎上加強合作,比如打擊極端組織“伊斯蘭國”,美中之間的合作也將是非常明智的決定。
特朗普將對華務實
政治分析人士指出,特朗普的減稅政策會讓更多美國企業回流,並把海外貿易盈余帶回美國,而特朗普正式就職後勢必將就美中貿易逆差問題與中國進行談判。
在創造就業方面,特朗普希望在未來10年進行1萬億美元基礎設施建設,而且在白宮和國會都由共和黨掌控的情況下,特朗普的多項基建方案也更可能在立法上得到通過,因此,美國經濟和就業市場被認為將得到短期的促進。
不久前,特朗普宣布提名對華強硬派彼得·納瓦羅擔任白宮國家貿易委員會主席之後,“特朗普試圖重新定位和中國的貿易關系”以及“特朗普強硬對華貿易政策‘動真格’”成為華盛頓普遍的猜測。
然而,就在外界紛紛確信特朗普內閣將帶來美中關系重大轉折的時候,特朗普又提名了知名的親華派人士、艾奧瓦州州長布蘭徹德擔任美國駐中國大使。此外, 特朗普所提名的新政府的監管政策特別顧問、億萬富豪投資人伊坎(Carl Icahn) 也被認為是一位自由貿易的積極倡導者。
當被問及在中國政策上,特朗普會是一個什麽樣的總統時,伍爾西回答第一財經記者,這要看提名內閣的到位情況,但特朗普應該是願意和中國合作的。同時,他也會是一個有效而強硬的談判者。“亞太區域的經濟空間足夠大,美中兩國完全可以展開友好競爭,同時展開合作。” 伍爾西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