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市場流動性最緊張的時點已然過去,但整體偏緊的狀態在臨近年末的時點暫時仍難改變,這也註定了A股近來的回升只能是弱勢反彈,大舉反攻尚需耐心等待。
12月22日,從市場全天的走勢來看,滬深兩市股指整體呈現窄幅震蕩整理走勢,滬市在中國石油(601857.SH)等混改概念股的帶動下整體略強,深市則繼續保持弱勢,上證指數最後報收3139.56點,上漲2.13點,漲幅0.07%,成交1860億元;深成指報收10306.92點,下跌6.65點,跌幅0.06%,成交2111億元;創業板指數報收1986.27點,下跌5.43點,跌0.27%,成交497億元。兩市全天合計成交3971億元,較上一交易日有所減少。
海通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荀玉根等認為,混改是新動力、新亮點。9月發改委召開國企混改試點專題會,標誌著國改進入深化的新階段。12月14-16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國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中石油、中船、國網等多家央企研究混改進程,市場對國改預期重建中。重申央企與地方“8+12”兩類國改組合。
而從市場本周以來的走勢來看,國企改革概念股確實也是最為強勢的板塊,沒有之一。
民生證券策略分析師李少君則認為,受資金面偏緊和美聯儲加息避險情緒影響,上周A股市場下跌,市場情緒有待修複。近期關註以下幾點邊際變化:中央經濟會議強調供給側改革及防風險,貨幣政策中性偏緊。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宏觀經濟政策作出展望,建議重點關註以下四點內容。一是與擴大總需求相比,更加偏重供給側改革,重點提及農業供給側改革,去產能、債轉股等概念有望繼續維持熱度,農業改革將成為新增關註點;二是將防控金融風險放到重要位置,監管力度或有加強;三是貨幣政策或為中性偏緊,以配合防泡沫、控風險、去杠桿目標;四是首次對國企改革進行詳細闡述,提出混改是重要突破口,建議把握混改投資機會。
為防範經濟金融風險,央行通過鎖短放長穩定流動性,提升資金成本,以抑制杠桿,疊加季末指標考核、機構違約擔憂等因素,銀行進一步收緊流動性。未來伴隨通脹預期升溫,美聯儲加息加劇人民幣貶值壓力,央行收緊流動性更具基本面支撐,流動性收緊將在一定程度上對A股市場造成情緒擾動。
就A股市場而言,李少君認為,市場情緒有待繼續修複,關註藍籌與漲價板塊,著重把握四條主線:1)高股息低估值藍籌,重點關註金融、家電、建築等;2)供給端與需求端緊張關系延續,後續仍具有漲價動能的板塊,重點關註鋼鐵、有色、化工、醫藥子品種;3)具有技術、政策、轉型升級等確定性催化的主題性板塊,重點關註混改、商貿零售等;4)具有事件驅動的交易性機會,重點關註高送轉、定增倒掛、股權轉讓、次新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