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形勢下,跨境電商未來的發展之路指向何方?11月28日上午,原中國外經貿部首席談判代表龍永圖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直言,目前跨境電商的最大阻力在於各國貿易政策。
在2016年第二屆全球跨境電商光谷論壇間隙,龍永圖對記者表示,各國政府是采取開放的貿易政策,還是保護主義政策,對於整個跨境電商的營商環境至關重要。實施有利於跨境電商發展的規則體系,促進跨境電商的有序健康發展,是各國政府在全球體制尚不健全的情況下可以努力的方向。
龍永圖特別看重跨境電商對中小企業海外業務拓展的幫助。過去,因為商業、技術、信息等方面均不對稱,中小企業往往競爭不過大企業。互聯網時代到來後,這些不對稱的問題得到了較大改善,為中小企業與大企業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競爭,提供了很大的機遇。但中小企業也需要一些平臺來解決其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瓶頸,因此政府搭建各種服務平臺顯得格外重要。這些平臺將有效幫助企業克服信息不對稱,語言不相通,渠道不暢通等障礙。
但他強調,政府沒有必要參與到整個市場的資源配置、市場運行中來,這些應該交由企業主導。政府的主要職責則是實施貿易便利化,提高通關速度,向企業提供大數據信息支持,“特別是在中國現狀下,政府很有必要出臺管理辦法規範企業誠信競爭,使得那些不誠信的企業沒有生存空間”。
與此同時,一些主流電子商務企業正在嘗試創建數據時代的國際經貿新規則,比如阿里巴巴提出的eWTO倡議,讓新經濟的各個利益官方、企業、社群、專家、國際組織都可以平等、積極參與進來,共同創建開放、公平的數據時代的經貿規則。
“企業主動采取措施,為政府制定規則提供方案、建議,這是值得提倡和歡迎的。”龍永圖指出,畢竟一件新的事情,企業率先做起來,各國政府能在企業建議的基礎上,制定符合企業發展利益,又能規範企業經營行為的全球規則,有著積極的意義。
值得註意的是,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正在走向市場化,最近人民幣的走勢與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特別是美國走強的趨勢息息相關,說明人民幣確實是按照國際市場的波動而波動。但龍永圖認為,人民幣並不存在長期、大幅貶值的基礎。他建議中國跨境電商企業一方面要逐步適應人民幣日趨接近國際市場走勢的波動,另一方面要更關註全球經濟尤其是主要貨幣的匯率波動情況,及時調整進出口戰略,以更適應新的國際競爭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