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大生馬家內鬥

2005-9-8  NM




常叼着雪茄,與一眾女星見報於娛 樂版的大生地產主席馬清偉,及其經常周身名牌現身波場的前妻薛芷倫,可謂香港上流社會的風頭躉。不過馬家最近傳出爭產,八月底以馬清偉為首及其餘三房人被 叔父馬錦里的後人入稟高院,要求法庭頒令,拍賣由馬氏家族共同持有,市值逾九億元的三項物業。

馬清偉的父親馬錦燦,早於四、五十年代已是商界翹楚,創辦大生地產及大生銀行,自八四年辭世後,馬家的祖業就由他最疼錫的兒子馬清偉揸旗。然而這個老牌家族的後人卻不思進取,耽於逸樂,上上下下一味守業食「阿公」。

馬錦里後人有感其他四房人對祖業發展裹足不前,眼見地產市道回升物業有價,遂入稟法院,但求拍賣祖業分錢算數,以求脫離家族的共產制。

這次入稟法院的兩間公司:益佳企業及益佳軒尼詩有限公司,由馬錦里家族持有。馬錦里是馬清偉的三叔,早於九○年逝世,他與妻子鄭秀卿育有四女二子。馬妻現已屆八旬高齡,記者上週六到其麥當勞道住所,應門的馬錦里太太滿頭白髮,說:「我什麼都不知道。」

「馬鄭秀卿已經很老,不理事,今次入稟法院是她兒女的意思。」馬氏家族中人道,相信負責是次法律行動的,為與母親同住的獨身幼女馬清秋,她亦是大生銀行董事。

此 次涉案的三項物業,分別為軒尼詩道的家族旗艦物業大生商業大廈、上環文咸西街七號及五十號兩個空置地盤。根據土地註冊資料顯示,馬錦燦與四名弟弟:錦煥、 錦釗、錦里、錦明,各人分別以五分一業權持有以上物業。據馬家中人表示,馬錦里家族曾表示有意出售以上物業權益,但馬清偉等人並無理會,加上五分一業權對 街外投資者而言味同嚼蠟,「好難同馬家搵買家噃,五分一業權又無指明那幾層,基本上無人會接貨。」一地產測量師說。馬錦里後人在進退維谷下,只好訴諸法律 裁決,希望其餘四房人會向其收購物業權益。

對簿公堂有前科

軒尼詩道大生商業大廈為馬家物業之一,由馬錦燦於一九四七年買入,業權由馬本人及其四名弟弟各佔五分一。一九八四年,馬錦里還在生時,以一千三百九十萬元作價,將大生商廈五分一業權權益轉到其家族控制、在英屬處女島註冊的益佳軒尼詩有限公司,方便遺產處理。但九八年十月,即馬錦里死後八年,馬鄭秀卿卻入稟法院,指作為馬錦燦遺產受託人的三名兒子:即馬清偉、馬清鏗及馬清揚,蓄意拒絕將部分產業的業權,歸還馬錦里後人。經法庭審理後,業權才正式確認。

位 於灣仔與金鐘之間的大生商業大廈,於一九七七年入伙,為廿八層高商廈,然而市值租金每平方呎只是七元五角至八元五角。「馬家在租務上並不進取。大生商業大 廈外形十分古老,大堂又無翻新,根本沒有保養。同區樓齡相若的如駱克道利臨大廈,由於大堂經過翻新,呎租也要十元起。」物業代理搖頭道。

大生商業大廈地下最靚地鋪,卻又租予馬清揚太太錢慧儀,經營傢俬店Dentro,白白浪費地鋪收租良機。

丟空物業種草

至於上環文咸西街七號及五十號,前者原是四層高舊樓,從前出租予貿易批發公司; 後者則是大生銀行舊址。目前這兩幢物業已清拆,只見圍上圍板,雜草叢生。據鄰近的海味店表示,這兩塊地皮丟空逾五年。「這兩塊地馬家原本打算於九七前連同 鄰近的南北行店鋪合併,共同發展約廿多層高的乙級商廈。不過後來因為金融風暴,所以計劃一直擱置。」馬家中人透露。文咸西街七號地皮只有一千八百七十九 呎,而文咸西街五十號則有一千三百六十一呎,由於面積不大,馬家又無魄力與其他發展商合作或向鄰近業主收購重建,族人寧願讓其種草,也懶得理會。

軒尼詩道大生商業大廈、文咸西街七號及五十號,三項物業合共市值九億二千萬。馬錦里家族眼見地產市道回升,而其他四房人又不思進取,於是索性要求法庭公開拍賣,起碼可以套現一億八千四百萬元。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馬錦里後人被迫兩次入稟法院與族中人興訟,實與馬氏家族中人不團結,甘於食老本有關。

公司養起全家

大生創辦人馬錦燦膝下有六男六女,然而最疼愛親生的四子馬清偉。馬清偉自八三年全權掌控大生地產後,並無建樹。翻開公司年報,大生地產逾七成的收入來自祖先遺下的物業租金收益,公司持有的物業包括舊山頂道錦園、施勳道二十號、白加道一號等,但大部分靚屋皆成為馬家的董事屋或度假別墅。馬清偉所住的施勳道大屋,亦是動用上市公司資金。一九八九年,大生地產以二千二百萬元購入施勳道廿號屋;九六年,公司再用九千萬元購入毗鄰的廿二號,兩屋合併成佔地四萬呎巨宅。翌年,大生地產又以二千二百八十萬元,向政府補地價,大事裝修一番。如此這般,公司前後花費一億一千萬,非為股東賺取更佳回報,而只為馬清偉一人添置豪宅私用。最近,馬清偉已甚少返大屋住,而是長包金鐘的酒店長住兼作私人辦公室,費用當然由公司支付。

另 一塊山頂白加道一號地皮,亦足足丟空了十年,到今年才竣工。即使開拓新的生意,如成立Montgomery Golf Corporation(MGC),從事分銷高爾夫球相關產品,亦未見功。打高爾夫球是馬清偉的嗜好,然而他卻未能把興趣轉為賺錢的生意,○三、○四年 MGC更連年虧損千多萬元,去年終走上清盤之路。馬清偉控有大生地產五成六股權,他在公司業務上毫不進取,卻連年支取千多萬元董事酬金,去年他拿的董事酬金,足佔公司純利的兩成一。

馬家另一祖業大生銀行,由馬錦燦一房佔四成五權益,並由馬清偉做主席,也是馬氏族人的大靠山。

這間全港只有中環總行,別無分行的銀行,去年盈利只有七十一萬,但各房人皆安插董事職務,共有十六名馬家族人任董事。

活躍波場

馬清偉在事業成就上乏善足陳,然而他的私生活卻多姿多采,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與緋聞女友關之琳的交往。馬清偉在公司辦公時間不長,卻活躍Ball場,其前妻薛芷倫更有「Ball后」之稱,經常周身名牌。馬清偉平日最愛食雪茄,九九年單買一個Damier款,可放一千支雪茄的LV雪茄箱,便花費廿五萬元。他名下的靚車逾十架,包括法拉利、勞斯萊斯、波子等。

同 是大生地產董事的馬清偉弟弟馬清揚,擇妻口味與其兄相同,他娶的是前港姐錢慧儀。馬清揚與錢慧儀常是娛樂版頭條人物,最近二人見於娛樂版的消息,是馬清揚 於九五年結婚前,以四百五十萬元購入一套由泰國紅寶石及緬甸頂級紅寶石首飾的官司索償案。馬錦燦後人生活如此奢華,皆因他們的大屋、遊艇、名車皆以家族公司名義購入,就連平日到超級市場買東西,也是公司開支之一,要保留單據,可謂食盡阿公。

推翻家族共產制

據 認識馬錦燦的人士回憶,馬錦燦生前很節儉,他經常到銅鑼灣國泰酒店樓下的國泰潮州酒樓食飯,食的都是普通食物,如「芥蘭炒大地魚」等。認識馬錦燦的人說: 「他成日講要慳啲呀,我同弟弟錦煥在汕頭開的錢莊,只得四塊階磚大,我同佢屁股撞屁股咁做生意,就是這樣捱起的。」馬清偉兄弟的揮霍與父親馬錦燦強調節儉 的作風形成強烈對比。

馬家後人不思長進,與馬錦燦思想封建亦不無關係。大生地產於一九七三年上市, 七六年馬錦燦弟弟馬錦煥逝世,其後人與家族掌權者不咬弦,遂把逾一成股權售予邱德根家族的美廸臣證券。邱家在市場增購股份至逾兩成後,遂發動全面收購,最 終因馬錦燦家族持有逾五成股權,邱家無功而還。經此一役,馬錦燦遂於一九七七年七月十四日立下遺囑,規定該房子女不可出售家族公司股權給街外人。若要出售馬錦燦名下所有公司的 股權,均要四分三以上家族成員同意下才可出售,就算眼見樓市大升,亦無辦法出售套現。這份「金剛箍」遺囑,遂令馬家子女自此享受着馬錦燦預先安排的「共產 制」,有「阿公」食「阿公」獨有家族文化,令後人不思進取。馬錦里的一房就是要擺脫這個共產制帶來的禍害,於是入稟法庭,試圖逼其餘四房人購入自己的業 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51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