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專家視角 | 集合店:應運而生的零售新業態

未來我們的主力消費人群將會更加“自我且多元”且“更識貨”,他們需要商家能夠滿足他們在風格、品類以及理念上的“一站式”需求,而以聯營分銷模式發展渠道商和品牌商清晰也認識到差異化和消費體驗才是未來可持續健康發展的正途。

集合店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出現了存在的理由和長期發展的動機。

盡管集合店的發展是一種應運而生的必然趨勢,但對國內市場而言,集合店發展成熟仍有很長的路要走,可以肯定的是未來對於擁有豐富品牌資源或商品開發能力的企業將主導這個市場,而精準的定位和優秀的商品組合能力是決定集合店未來是異軍突起還是悲情離場的關鍵所在。

集合店應運而生的原因

剛剛過去的雙十一,天貓全網總銷售額1229.4億,較2015年增加了32.3%。這股消費的“洪荒之力”誰主要是誰在貢獻?

根據《2015淘寶大數據分析報告》對2015年淘寶全網消費者分析數據,80%的消費者是35歲以下的年輕人,28歲以下的消費者超過50%以上,其中24歲以下消費者占比達到35%。支付寶數據顯示中國25-30歲消費者偏愛的購物品類以鞋服和美妝品類為主。中國80後人數達到了4.15億,占比中國總人口的31%,其中59%生活在城市,2015年他們對總體消費市場的貢獻達到30%以上,並將持續增高。80後消費者多為獨生子女,父輩們構建的豐富物質條件讓他們有與生俱來的“安全感”和“底氣”。

而成長於中國加入WTO和互聯網快速普及的大背景下,讓他們有了更多、更快的信息接觸平臺。在這樣的背景下,未來的主力消費人群形成了屬於他們自己的消費價值觀,(1)關註個性與潮流,對時尚潮流有自己的判斷,不盲目從眾;(2)關註產品品質,願意為符合自己要求的品質時尚產品買單和付出溢價;(3)崇尚高效、價值認同的購物決策,願意為情感認同及價值觀一致埋單,同時部分會跟風具有相似價值認同的圈子做出快速消費決策。面對這樣“自我且多元”且“更識貨”的主力消費人群,除了滿足他們對於商品本身的需求,更需要滿足他們在風格、品類以及理念上滿足他們“一站式”的購物體驗需求。

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帶來的國內和國際消費需求減少,各品牌產品同質化、傳統經營模式局限、原材料及人工成本上升等因素影響,大批鞋服品牌商在2011-2014年爆發大規模庫存潮,不少鞋服品牌在這個階段從此消失,也有品牌以退為進進行關店和渠道調整。

據統計2014-2015年中國有將近10000家鞋服品牌門店關閉,其中都是我們熟悉的品牌,波司登、利郎、百麗、達芙妮、安踏、九牧王、七匹狼等,在海外市場鞋服單品牌商也存在同樣的局面。 另一方面,國際和國內渠道品牌集合店在這段時間加速擴張或集合店模式轉型,並取得了持續的逆勢銷售增長。如ZARA在2015年銷售收入年複合增長15.4%,利潤增長15%。韓國衣戀集團旗下的FOLDER多品牌鞋品集合店,開業當天銷售額超過90萬。通過差異化和客戶體驗的集合店模式保持品牌商的可持續健康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定義和分類

什麽是集合店?簡而言之就是把多個品類和/或品牌的產品集合在一個店鋪內進行統一經營,店鋪內的產品和經營完全由店鋪方統一管理。

集合店的分類我們可以從兩個維度區分為四種分類。一個維度是從品類維度,按照集合店里主要的品類包含多個商品品類還是單一商品品類;另一個維度是從集合店渠道品牌里包含的商品品牌多樣性維度,一類屬於集合店渠道品牌里包含多個產品品牌,消費者購買時產品品牌會是他們的購買決策要素,另一類是消費者在集合店渠道品牌里更多購買商品,而產品品牌不會是他們的購買決策要素。

多品類品牌集合店通過匯集多個品牌產品及滿足消費者某類購物訴求的此類集合店,通過品牌商品選取和組合、視覺陳列及場景設計選擇方面打造統一的價值內核,構建和諧整體的但又能凸顯各自特色的綜合店鋪。連卡佛就是這類集合店的典型。

單品類品牌集合店通過買手的審美偏好、經驗及價值認可選擇品牌及單品進行組合銷售,從而滿足特定顧客群體在某一類商品上的購買訴求。

三大趨勢

盡管集合店的發展是一種應運而生的必然趨勢,但對於國內市場而言,集合店發展成熟仍有很長的路要走。就現階段而言,集合店在中國市場剛剛起步,還沒有大範圍成功的典型案例,目前發展狀態和可預估的未來市場呈現以下三個趨勢:

品牌資源豐富或商品開發能力強的企業將是主要玩家:消費者到集合店購買商品的主要原因是因為集合店能夠提供一站式滿足需求的商品/品牌和購物體驗。這就需要集合店有足夠豐富的品牌資源或具有豐富的商品開發能力,而誰能異軍突起則取決於定位和經營層面。例如:迪卡儂在商品開發方面的突出能力以及類似衣戀集團這類擁有豐富品牌資源的企業,是存在成功的內力基礎。

大眾中高端鞋品品牌集合店和全品類商品集合店各領風騷:就單品類集合店而言,多集中於“鞋品”、定位“中高端”、“運動鞋品領域居多”三大特征。主要原因是現有鞋類品牌供應度、毛利組成以及消費者認知成熟度。例如較為典型的FOLDER、Footmark、Shoemaker等,而日本市場非常成功的ABC Mart,也是抓住了日本消費者在運動鞋領域的潮流細分需求,結合大眾定位,獲得成功的案例。而全品類商品集合店呈現“專業化”、“全品類”和“大眾化”的三大特征。例如迪卡儂、熱風等。

精準定位和商品組合能力決定未來是異軍突起還是悲情離場:傳統品牌商在向集合店過度過程中,需要考慮的首要關鍵問題是定位。具體而言,首先需要明確定位服務哪一類消費者,滿足消費者的何種訴求,和其他業態的差異性優勢在哪里。其次是商品組合能力,產品的多樣性、針對性的風格喜好、及有限空間內最優化的購物體驗,這將成為區分成功和非成功集合店的分水嶺。

(作者陳科系羅蘭貝格管理咨詢全球合夥人兼大中華區副總裁,本文不代表本報觀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442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