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AMC探路不良資產基金模式

去杠桿、去產能的背景下,市場化債轉股勢起,以不良為主營業務的資產管理公司(AMC)在探索不良資產如何進行債轉股的同時,不良資產處置基金化也正在成為行業競逐的熱點。

11月17日,在第82場銀行業新聞例行發布會上,中國長城資產管理公司(下稱“長城資產”)副總裁周禮耀表示,供給側改革“三去一降一補”的經濟結構調整過程具有時間換空間和跨周期操作的特點。因此,長城資產選擇以市場化基金為運作載體來助推具體落實相應工作。

當日,長城資產也宣布將在未來3年時間內,組建三大母基金,各100億元。同時在母基金的基礎上,成立100個子基金,每個子基金在30億元左右。通過三年時間,爭取籌集3000億元的資金,形成一個3000億規模的產業基金集群。

不良資產基金探路

銀監會數據顯示,三季度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1.49萬億元,較上季末增加566億元。不良貸款率1.76%,比上季末上升0.01個百分點。

根據長城資產提供的數據,截至10月末,今年新增投放的項目258個,其中新增的傳統資產包項目187個,涉及債權本金722億元,同比增長了6.22倍。周禮耀預計,到年底可能會突破1000億元的規模。

不良資產規模總體的加快上升,促使不良資產處置市場蛋糕增大,不過也意味著需要更多的創新模式來加快不良處置。

銀行不良持續上升的背景下,更多的資金也希望能夠參與到不良處置當中,基金模式則可以解決資金進入的問題。不良處置行業中,此前已經有不少不良資產基金的探索,不過還未成規模。四大AMC的加入,為不良資產基金模式樹立了方向。

截至今年9月30日,長城資產已經成立了“長城國越資產管理合夥基金”、“長城國泰並購重組基金”和“長城國豐城鎮化基金”三大母基金,各100億。分別專註於不良資產收購處置業務、不良資產並購重組業務以及房地產“去庫存”業務。

目前,3只母基金在不到一個月時間的運行中,已經出資項目4個正式落地,出資金額50.9億元,待出資項目7個,涉及金額212.48億元。

“究竟是以子公司的合資公司模式走,還是以基金模式走,我們做了反複的比較。”周禮耀在回答《第一財經日報》提問時稱,在未來的操作中,上遊將是優勢企業或者上市公司,下遊是可孵化資源,包括基礎資產、好的項目,中間則是基金運作平臺,即孵化基金的模式。

長城資產資產經營部總經理雷鴻章也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三大基金是一體化的,共同推進。其中負責不良資產處置業務的基金“國越資產管理基金”著眼於收購不良資產,一是金融類的不良資產,另一個是集團之間互相拖欠的這類非金融不良資產。

“通過這個基金,一是跟銀行合作,創新處置模式;二是跟地方政府合作,創新處置模式;三是跟大型企業集團合作,幫助企業集團降低杠桿;四是與社會資金合作,包括外資,做大不良資產的主業。”雷鴻章稱。

不良資產基金的資金究竟由哪些機構來出資?這也是市場較為關心的問題。

周禮耀對記者稱,要形成3000億元的基金集群,需要通過長城資產本身的資金投入,也需要社會資金的介入,不排除引入外資基金。同時,長城資產正在考慮在國際並購過程當中進行有效的合資基金的安排。

債轉股“七個圈”模式

隨著10月份新一輪市場化債轉股的大幕拉開,銀行方面債轉股已經陸續有項目落地。

實際上,債轉股對AMC並不新鮮。長城資產成立17年以來,通過實施債權轉股權,已幫助300多家大中型國有企業減輕債務負擔,重組整合了相關債權企業1000多家。

“我們一直在思考是在企業債務減免又不破產的狀態進行債轉股,還是從某個切入口反推,在企業降成本過程中實施債轉股。”周禮耀稱,這個問題的思考對未來債轉股的實施具有引導作用。

根據周禮耀介紹,最近長城資產正在與一家已經嚴重資不抵債並陷入債務兌付危機的央企做債轉股方案。通過債務重組、財務重組和資產重組,幫助這家企業剝離低效資產和非主營資產,重振主業經營的競爭力。

最終采取的模式是,以時間換空間,使這家央企未來既能夠獲得重生,又能夠在這個過程中不采取破產重整的方式,損失通過未來的增值來進行反哺。

周禮耀將此總結為“七個圈”的模式,即在企業一攬子方案、整體重組這個大圈下面形成兩個小圈。一個小圈是優質資源,一個小圈是現在的問題資源,進行優劣分離。對於優質資源,再進行主副分離,即主業部分跟非主業進行分離,形成了這個圈當中的兩個圈。問題資源也分成兩個圈,一個是可處置的有效資產,另外一個則是損失,要通過優勢產業和有效資產未來的並購重組來實現價值的回歸,彌補這一塊損失。

“所以我們現在采用的是‘投行+綜合重組不良資產’的方式來進行處置,基本考慮以收購不良資產為切入點,形成債轉股的模式,形成‘七個圈’的回歸。”周禮耀稱。

“從債轉股明確指導意見以後,我們就主要介入以不良資產為主的債轉股。”周禮耀稱,不過,不良資產的債轉股還主要面臨“五難”。

一是協調難,二是估值難,三是定價難,四是管理難,五是退出難。那麽面對這五大難題,不良資產的債轉股應該如何來做?

周禮耀表示,不良債轉股涉及到銀行、企業以及AMC,上面是銀行、下面是企業,中間是AMC。這三方的考量包括對價值的判斷和對定價的考慮:一是不良資產買方與賣方的價格差,另外一個則是企業對自身判斷,跟銀行之間的定價也有個落差。

“由於不良資產有未來處置過程當中的運作成本、財務成本,這都要在它的價值當中體現。按照我們的經驗,這種價格差至少在20%-30%,所以往往銀行出包也很難。”周禮耀稱。

此外,AMC要進行不良債轉股也需要資源、資金的準備,以及不良資產退出機制的建立。在上述“七個圈”模式下,可以通過整體上市或者分拆上市來實現企業的價值,最後來反哺企業之前損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380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