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發力“蓉歐+”戰略,成都打造亞歐交通物流樞紐

從11月2日起,每周都將會有一班中歐班列從成都直達歐洲最大的港口鹿特丹,這是在中歐班列蓉歐快鐵的終點站從波蘭羅茲延伸到荷蘭蒂爾堡後,又將把服務範圍延伸到西歐,把公路、鐵路以及海路融入到一起。

目前,中歐班列蓉歐快鐵已初步構建起“一主多輔、多點直達”的跨境班列網絡。下一步還會逐步將幹線延伸至安特衛普、巴黎、馬德里、米蘭等10處海外端點,同步在歐洲投資建設10個海外倉。

在中國多條中歐班列的競爭日益加劇的背景下,從成都到歐洲的蓉歐快鐵今年開始發力,將開行400列,成為開行最多的線路,明年還將計劃開行1000列,並新增成都至莫斯科、成都至伊斯坦布爾的新線路。

“‘蓉歐+’就是把成都對外的通道全部打通”,成都市物流辦主任陳仲維表示,“蓉歐+”戰略,無論是空中的絲綢之路,還是陸地上的絲綢之路,都是希望把成都建成連接泛歐和泛亞的交通物流樞紐。

中歐班列成都至伊斯坦布爾首發

 

“蓉歐+”戰略構建亞歐網絡

成都過去是典型的內陸城市,不沿邊、不沿江、不靠海,如何從內陸城市變成口岸城市,把盆地變為經濟發展的高地,就取決於如何抓住“一帶一路”的戰略,打通向西通道,把成都建成連接歐洲和泛亞最重要的樞紐。

“這對於改善成都的投資環境,對於成都產業結構調整,對於提高成都這座城市乃至西部的競爭力都會產生深遠影響。所以成都市委市政府在發展戰略里邊明確提出,今後成都經濟工作發展的主旋律,一是抓好創新驅動,另外就是走好‘一帶一路’。”陳仲維說。

因此,從鐵路方面來說就是打通向西通道。2013年4月,從成都至波蘭羅茲的蓉歐快鐵正式開通,全長9826公里,經過幾年運行,其通行時間從最初的14天已經縮減為10天。現在,成都又提出了“蓉歐+”戰略,就是構築泛亞泛歐之間的全物流體系。

“‘蓉歐+’是什麽概念?就是成都到波蘭的這條主線開通以後,在波蘭方向,通過互聯在波蘭與西歐、中歐、東歐之間實現鐵路互聯互通,而在成都這個方向面對泛亞地區連接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地區。”陳仲維表示。

去年8月,蓉歐快鐵延伸至廈門,開行了廈蓉歐班列,隨後,“深蓉歐”、“昆蓉歐”、“甬蓉歐”(成都至寧波)等班列相繼開通。今年3月,蓉歐快鐵開出首個企業專列“TCL專列”。之後,聯想、敦豪貨運、飛利浦、沃爾沃、戴爾等也加入與蓉歐快鐵合作的行列。

實際上,開通到廈門的貨運班列,使得蓉歐快鐵把廈門地區和臺灣地區連接起來;開通了廣西憑祥和雲南河口的班列,把東南亞地區連通起來;開通了到廣深的貨運班列,和港澳地區連通起來;開通了上海和寧波貨運班列,長三角地區以及與日韓地區連接起來,這樣泛亞和歐洲之間通過“蓉歐+”可以實現互聯互通。

同時,蓉歐快鐵將進一步做強波蘭羅茲(庫特諾)等節點,德國紐倫堡、荷蘭蒂爾堡等端點,逐步將幹線延伸至鹿特丹、安特衛普、巴黎、馬德里、米蘭、莫斯科等10處海外端點。還將同步在歐洲投資建設10個海外倉,在波蘭、德國、荷蘭等國家腹地城市設立海外辦事處及分支機構。

不僅如此,“蓉歐+”又新增兩條線路。在現在運行的稱之為中線的成都到波蘭之外,今年年底前將開通成都到莫斯科的貨運班列,稱之為北線。還有至土耳其的伊斯坦布爾的南線已經於9月開通,明年將實現中線、南線、北線全部連通。

2015年,蓉歐快鐵開了103次班列,在中歐班列開通城市里邊排第四。成都總結了成功的地方和經驗教訓,提出了“蓉歐+”戰略,今年開始發力,今年到年底將開行400列。

目前,蓉歐快鐵已實現每周去程6班、回程4班的雙向穩定運行,成為全國首個每日開行的中歐班列,同時也是運行最穩定、運行時間最短、發班頻率最高的中歐班列。截至今年9月,成都鐵路集裝箱中心站累計實現吞吐量258.57萬標箱,居全國首位。

“到目前為止,我們在中歐班列里邊開行數量最多,今年的去程全部裝滿,我們實現了爆倉。明年我們準備開1000列,其中成都到波蘭實現去300列回300列,莫斯科這個線路上明年先開始探索,去100列回100列,到土耳其方向也是去100列回100列。”陳仲維說。

根據規劃,到2021年,蓉歐快鐵將實現全年開行3000列以上,服務範圍向東向南覆蓋我國港澳臺地區、日韓,以及東盟各國,國內10個以上樞紐城市開通“蓉歐+”班列,歐洲端分撥點數量達10處以上,進出口貿易總額突破1500億元,要將蓉歐快鐵打造成為開行最穩定、運行時間最短、國際競爭力最強的國內中歐班列。

“蓉歐+”

國際航線架起空中絲路

與鐵路通道相比,成都的航空優勢更為明顯。

11月3日,成都到莫斯科的直飛航班由包機轉定期,也是俄羅斯航線的首次全年常態化運行,此前成都至莫斯科僅有夏秋航季包機航班。這條航線的開通其實也是今年9月25日成都市政府一口氣與6家航空公司簽署的9條定期直飛國際航線合作協議之一。

新簽約航線分別為成都直飛悉尼、紐約、洛杉磯、馬德里、索契、亞的斯亞貝巴、奧克蘭、迪拜。根據合作協議,這些航線將在2016年~2017年開通。這些航線開通後,成都至世界最大經濟體美國的直飛航線將達到3條,且與美國東海岸、西海岸都有直飛航線,成都與美國之間的經貿合作、文化交流往來將變得更加便捷和密切,成都最長的國際航線也將誕生。

近年來,成都航空發展突飛猛進。2015年,成都雙流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和國際(地區)旅客吞吐量分別突破4000萬人次和400萬人次,雙雙位列全國第四。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已經動工建設,預計到2020年建成投運,成都將成為繼北京、上海之後中國第三個擁有“一市兩場”的城市。

豐富完善的國際航線網絡是國際航空樞紐的重要標識,也是國際化大都市的重要指標。成都相繼新開通了美國舊金山、英國倫敦、德國法蘭克福、法國巴黎、澳大利亞墨爾本、卡塔爾多哈、毛里求斯等多條定期直飛航線。實現了北美洲、大洋洲、非洲“零”的突破,同時,成都面向歐洲、中東門戶樞紐城市地位得到進一步鞏固。

截至目前,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已經開通國際(地區)航線達91條,其中國際(地區)定期直飛航線網絡已經覆蓋北美洲、歐洲、大洋洲、非洲以及亞洲的重要樞紐城市,在中西部地區位居領先地位。

在新簽約的9條航線開通以後,下一步按照成都國際定期直飛航線網絡規劃,成都將重點推進20余條戰略性國際航線開行工作,力爭2020年成都國際直飛航線達到70條,使成都成為中國西部連通世界、對接全球的重要支點。

不僅如此,成都進入國際航線密集加密期:5月23日,韓亞航空增開周一成都至首爾的往返航班。目前,韓亞航空執飛成都直飛首爾航線的航班密度已達每天往返一班,加密航班後,韓亞航空成都直飛首爾航線周一有兩班往返,每周航班量達到8班。

另外,成都到舊金山的航線從5月25日起,增加周日往返航班。加密航班後,成都直飛舊金山航線航班密度為每周四班。而成都到阿姆斯特丹的航線,自7月1日起,增加周三往返航班。加密航班後,成都直飛阿姆斯特丹航線航班密度每周達四班。

根據國家級國際航空樞紐建設的戰略需求,按照“航班波”模式制訂的未來5年(2016-2020年)成都國際定期直飛航線規劃,成都還將采用新的組合扶持政策,加大對新開國際定期直飛航線尤其是戰略性洲際航線的支持力度,構建形成以成都為中心的國際國內航線網絡。

航空的高速增長使得雙流國際機場迅速趨於飽和。成都天府國際機場今年已經開建,其一期工程按滿足2025年旅客吞吐量40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70萬噸和飛機起降量32萬架次的目標設計,建設兩縱一橫3條跑道,60萬平方米的航站樓以及相應的配套設施。

天府國際機場將作為西部樞紐機場,在2019年基本建成,2020年投入運營。建成後將承攬絕大多數的國際國內客貨運航線,為成都構建起“一市兩場、國際多直達、國內強覆蓋”的航空運輸體系。

成都天府國際機場

帶動中歐貿易和投資

鐵路和航空開辟的與世界的連接通道使得成都一躍成為中國對外開放的前沿和門戶城市。

拜耳西部區域首席行政官、歐盟商會主席羅斌表示,近年來成都努力建設成為物流中心的態勢,吸引了德國物流巨頭馬士基、DHL等企業的入駐。他特別提到了“蓉歐+”戰略,“這為成都打開了一個合作通道。而成都擁有91條國際航線,讓更多國外投資者更容易來成都。”

“拜耳來到成都20年了,現在正利用成都健全的交通和物流網來輻射全國的供應網絡。”羅斌透露,拜耳在成都建設了研發中心,擁有超過1400名員工,下一步有向西發展的計劃,借助成都醫療優勢推進西部醫生的教育。

成都市委書記唐良智在第十一屆歐洽會上表示,近年來蓉歐合作交往日趨緊密,成都與法國蒙比利埃等城市建立了友好城市關系,開通了直飛歐盟城市的航線5條,中法成都生態城,中德創新創業合作平臺相繼落戶成都,歐盟主要國家在蓉投資企業達到363家,到位資金35億美元,成都以歐洲為目的地的境外投資企業達到了14家,對歐盟進出口總額達到了56億美元,形成了互利共贏的良好局面。

“特別是大力推進‘蓉歐+’戰略,構築起了連通和輻射中國、波蘭羅茨、荷蘭蒂爾堡的交通大動脈,目前每日固定一班開行,明年我們規劃是1000班,未來我們將依托天府國際機場,雙流國際機場和蓉歐快鐵駕起空中陸上絲綢之路,進一步密切和歐洲的聯系。”唐良智表示。

“蓉歐+”戰略孕育的發展機遇,讓越來越多的口岸服務、貿易類企業選擇入駐成都國際鐵路港。今年6月,中國誠通集團旗下的中國物流有限公司簽約,擬投資20億元建設中歐非國際貿易&物流樞紐中心青白江項目。成都中歐速運通國際貨運代理、波蘭新達中國商品批發城等5家國際貨運代理服務、電子商務、綜合貿易類企業也集中簽約入駐國際鐵路港。

對於目前返程貨物量少的問題,陳仲維表示,中歐貿易一直是順差,出去多回來少。成都也在研究回程班列到底應該怎麽開。最近幾年,成都向國家爭取批了很多口岸。

目前,成都鐵路口岸汽車整車進口口岸正式通過驗收,成都鐵路口岸肉類進口口岸也已經通過預驗收,預計春節過後通過驗收。下一步,成都鐵路口岸的功能將進一步拓展,計劃建設進口水果、木材、糧食指定口岸功能,並建設依托蓉歐快鐵開展業務的跨境快件分揀中心。

陳仲維說,“我們先把口岸做好。盡管今年回程班列裝車率不到50%,我相信明年一定會裝得滿滿的。成都被國家批準為第三批內陸自貿區,所以明年在汽車大貿車和平行進口方面有大的突破,現在寶馬在做第二次測試,我估計明年像奧迪、保時捷等會達成協議。我們有肉類口岸,成都這個專業市場,把它賣到全國去的市場,一年一萬個凍櫃的肉都能消化。我相信隨著‘蓉歐+’戰略,我們把體系建設好,往返貨運上成都一定會發力。”

在他看來,返程貨物是很大的市場。首先,來自成都本地的需求就很大,一汽大眾、沃爾沃在成都都有生產基地,可以爭取其整車項目進口零部件和德國寶馬、奔馳、奧迪等品牌汽車進口零部件通過蓉歐快鐵返程班列運輸。

另外,法國家樂福、歐尚等全球連鎖超市在成都等地都有分支機構,其銷售的進口生鮮產品以及法國紅酒、波蘭肉類制品、德國肉制品、意大利紅酒服裝配件等都可通過蓉歐快鐵返程班列運輸。

去年8月底,成都西部鐵路物流中心正式更名為“成都國際鐵路港”,力爭用3年時間建成全國一流的國際鐵路港,依托蓉歐班列,成都將成為區域性國際物流樞紐和連通歐洲、泛亞的橋頭堡。

調整產業結構

隨著“一帶一路”戰略深入推進,“蓉歐+”不僅改變了國際物流運輸格局,還有產能轉移和產業升級。

“這背後就是產業結構調整、投資環境的改善,為西部企業延長了市場半徑。之前西部地區不得不依賴港口,只有向東走,決定了西部地區與沿海城市的物流劣勢,被動地承接產業轉移。”陳仲維表示,蓉歐快鐵的重要意義就在於改變了這一格局,西部地區可以主動調整產業結構。

比如,實施“蓉歐+”戰略使得成都青白江區得到轉型發展機遇,青白江區提出打造成國內知名智慧產業城、西部老工業基地轉型示範區、“蓉歐+”戰略創新創業引領區。

圍繞成都國際鐵路港目前已布局現代物流、新型貿易和臨港工業三大功能區。現代物流區已入駐總投資超160億元的中國中鐵、中鐵物資、北京百利威、上海宇培等45家國際國內知名物流企業,將重點發展保稅物流、汽車物流、冷鏈物流、糧食物流、城市城際配送,加快實現物流現代化。新型貿易區內含進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跨境電商綜合產業園、汽車商貿服務基地等,設外貿綜合服務、供應鏈金融、保險、政務等配套服務中心。臨港工業區重點引進知名總裝制造企業和國際代工企業,發展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糧油食品等加工貿易,建設中波產業園、中捷產業園、中意產業園。

該區在駐區大型國企老廠區為核心及周邊區域共11.8平方公里,高標準規劃建設“智慧產業城”,規劃37.02平方公里發展臨港工業。在產業定位上,擬發展“基礎智慧產業、智能制造業和智慧服務業”三大主導產業及10個細分產業領域,到2020年實現產值400億元,到2025年實現產值800億元。

據統計,今年來,成都青白江已累計有22個總投資達71.7億元的重大項目和300億元產業基金簽約落戶,有40家貿易類輕資產企業註冊成都國際鐵路港。在11月2日的成都投資說明會上,總投資達21億元的4個重大項目簽約落戶成都國際鐵路港。

按照規劃,未來,成都國際鐵路港現代物流區將重點發展保稅物流等,加快實現物流現代化;臨港工業區重點引進知名總裝制造企業和國際代工企業,建設中歐及泛亞國際產能合作,建設中波產業園、中捷產業園、中意產業園。成都將通過加快建設“蓉歐+”戰略示範區,力爭將成都國際鐵路港打造成為成都跨境貿易、外向型經濟產業發展的重要支撐。

“蓉歐+”戰略對整個成都市工業經濟結構優化和轉型升級的推動作用進一步顯現。憑借雄厚的產業基礎、便利的物流條件、優良的政策環境和巨大的潛在市場,成都正在成為中國西部地區最具國際投資吸引力的城市,國內外企業搶占中國西部市場的戰略制高點。

今年1~7月,落戶成都的世界500強企業新增10家,主要集中在制造業和服務業,已經從2015年底的268家增至278家,企業數量、投資額和行業領域繼續雄踞中西部城市之首。

不僅如此,“四川和荷蘭的很多城市都是友城關系,其中就包括蒂爾堡市。”荷蘭前首相兼經濟部部長馬克西姆·費爾哈亨介紹,蒂爾堡擁有荷蘭四大支柱性產業,包括智慧服務、化工、農業、食品等重要產業都位於蒂爾堡北部,“我相信這對於成都有重要意義”。

而天府國際機場的建設也帶來新的機會。四川省正依托天府國際機場,規劃建設臨空經濟區,培育以臨空制造業、航空服務業、高端示範農業等為重點的臨空經濟,打造全省新興增長極。天府新區和臨空經濟區的建設,進一步拓展了成都城市產業發展的空間支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235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