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連續多年來第一經濟大省廣東和第二經濟大省江蘇之間的差距不斷縮小,甚至江蘇大有趕超廣東成為第一經濟大省的態勢,但今年以來,兩省之間的差距不是縮小,而是重新擴大。
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廣東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7061.17億元,同期江蘇實現生產總值55281.5億元,兩者之間相差約1780億元。如果考慮到廣東下半年占比較大這一特征,則全年下來兩省之間的差距可能會進一步擴大。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查閱歷史數據發現,2013年前三季度、2014年前三季度和2015年前三季度,兩省之間的差距分別為2537億、2488億、1320億元,呈現出不斷縮小的態勢。不過今年前三季度,兩省之間的差距又重新擴大到1780億元。
從全年數據來看,2008年廣東領先江蘇5814億元,其後7年的差距分別約5025億元、4587億元、4100億元、3100億元、3002億元、2704億元、2696億元。從數據上看,雖然差距在不斷縮小,但到2015年江蘇追趕的步伐已明顯放緩。
追趕步伐的放緩有多個因素,一是經過多年的追趕,目前江蘇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等重要指標已經明顯放緩。數據顯示,前三季度江蘇固定資產投資額為34897.97,同比增長8.5%,比同期廣東低了3.8個百分點。
另一方面,作為外貿依存度最高的省份,廣東在2008年金融危機中所受的沖擊最大,轉型升級也進行得最早,經過多年的努力,目前的轉型升級已經初見成效。
廣東省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 1-9月,先進制造業完成增加值增長9.5%,高於規模以上工業2.8個百分點,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達48.7%;高技術制造業增長11.4%,高於規模以上工業4.7個百分點,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達27.3%。
對外貿依存度最高的廣東來說,盡管外貿出口受阻,但國內市場開拓力度大,國內消費拉動趨勢更加明顯。尤其是電商的發展進一步突破了地理空間的制約和各種壁壘,有利於廣東制造業優勢的發揮。數據顯示,1-9月,廣東規模以上工業實現銷售產值9.23萬億元,增長5.6%,其中內銷比重進一步提升到74.1%,占比同比提高1.5個百分點。
不過,盡管廣東與江蘇的絕對值差距在拉大,但未來廣東仍然面臨著被江蘇趕超的危險。
“我們的實際增速是可比價的,但是總量是現價。”廣東省統計局一位官員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今年廣東的平均價格水平比江蘇高一些,所以算起來的現價也就高。扣除價格因素後,江蘇的實際增速仍比廣東高。
尤其是,盡管廣東的經濟總量仍然領先江蘇,但在人均GDP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方面,廣東與江蘇和浙江有不小的距離。此外,在區域發展方面,廣東是目前沿海幾個發達省份中區域發展最為失衡的省份,在珠三角高速發展的同時,粵西粵北的大部分地級市人均GDP低於全國平均水平。
前述官員認為,江蘇的區域發展更為均衡,發展後勁更大。因此廣東仍要保持危機感,不斷推進創新驅動、轉型升級、區域協調發展的步伐。
表1:2016年前三季度沿海大省經濟數據
表2:部分沿海省份 2015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單位: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