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方財政收入增速快速下滑,地方財力捉襟見肘的背景下,地方政府加快發行政府債券,據中債資信數據,前三季度地方政府債券(下稱地方債)發行規模已經突破5萬億元,創歷史新高,遠遠超過去年的3.8萬億元。
中債資信公用事業一部分析師陳航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預計今年全年地方債發行規模在6萬億元左右。今年前三季度新增債券已完成發行額度的96%,四季度新增債發行額度僅剩500億元,置換債發行額度在5000億~8000億之間,整體地方債發行規模在1萬億以內。地方債發行接近尾聲。
在“資產荒”、少數債券違約的背景下,地方配置需求強勁,9月地方債緊貼下限發行的情況明顯增多,如湖北、河南、寧波、江西等地方政府債券,融資成本降低效果明顯。
趁著這一良機,地方政府發債進入最後沖刺階段。
據中國債券信息網,10月11日,山東省政府一口氣披露了三批政府債券,發行額度總計432億元。10月10日青島市政府發行債券總額36億元。
今年前三季度,山東省發行政府債券規模超過江蘇省,達到3433億元,居各省之首。
龐大的存量債務是山東今年發債規模較大的原因。根據山東省政府數據,山東省2015年度地方政府債務限額為9533.8億元(含青島),具體構成為山東省經清理甄別確認的截至2014年末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余額為9252.8億元,以及2015年新增債務限額為281億元。
據中債資信數據統計,今年前三季度發行政府債券規模超過2000億元的省份還包括江蘇、廣東、浙江、四川、貴州、河北、遼寧、湖南等地。
不過,一邊是多數地方擠破頭沖刺發債,另一邊也有少數地方尚未發債,甚至放棄發債。
陳航告訴記者,目前擁有發行政府債券資格的31個省份和5個計劃單列市中,只有深圳和西藏兩地還尚未發債。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財力雄厚的深圳已經放棄今年發債。
根據今年初的公布的深圳市本級政府預算,2015年深圳市向財政部申請暫緩發行當年政府債券,基於債務限額空間較大和綜合財力較好考慮,2016年深圳也暫未向財政部申報發行置換存量債務的地方政府債券和新增地方政府債券。
財政部核定2015年深圳市債務限額為332.1億元,而截至2015年末,深圳市政府性債務一共只有159.5億元,2016年當地還計劃償還11億元到期的債券本息。因此深圳市債務規模較小,離債務上限還有很大空間。
更重要的是,深圳市僅2015年就盤活財政存量資金1942億元,借債也因此顯得沒必要。
西藏雖然目前還未發行政府債券,但根據2016年當地預算調整方案報告,財政部核定西藏2016年新增地方政府債券額度24億元。
地方政府債券分新增債券和置換債券,新增債券是指今年新增加的政府債券,今年地方新增債券總規模為6000億元。而置換債券是通過發行政府債券來置換之前地方政府存量債務,以減輕地方政府償債利息負擔。
根據中債資信數據,今年前三季度地方政府債券發行規模約為50839億元,其中新增債券規模為11331億元,置換債券規模為39508億元。
陳航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目前尚未發行新增債券的地方有遼寧、廈門和大連三地。
他分析,遼寧前三季度共發行了2177.41億元的置換債,但未發行新增債。目前遼寧未公布其新增債券額度,但考慮到其2015年底政府債務余額為6655.90億元(不含大連),2016年債務限額為7145.60億元(不含大連),其2016年應有一定的新增債券額度。但由於遼寧省經濟結構相對單一,資源依賴性強,受宏觀經濟形勢影響較大,2015年綜合財力下滑明顯,債務率上升較快,新增債券額度估計較小。
陳航預計第四季度大部分省份公開發行地方政府債券利率或將繼續緊貼招標下限,主要是在“違約潮”和“資產荒”背景下,地方政府債券是目前市場上信用風險相對較低且收益率較好的投資品種,短期內仍將是市場投資者競相配置的主要品種。
不過,經濟結構較為單一,資源依賴性強的省份受宏觀經濟形勢影響更大,投資者將要求更高的風險補償。
陳航稱,從三季度來看,在地方債發行利率普遍貼近招標下限的情況下,黑龍江等省份仍高於投標下限25個BP左右,預計四季度將延續這一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