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互聯互通帶來巨大便利的背後,也有不小的安全隱患,對於無人駕駛技術尤為如此。
“以前汽車沒有互聯,安全問題沒有如此突出,隨著互聯趨勢,車輛對於消費者附加功能更多,帶來方便的同時也需要技術人員更多的開發和測試驗證。”在恩智浦FTF未來科技峰會上,長安汽車工程研究總院智能化中心副主任何文說道。
無人駕駛汽車還未商用,一些具有自動駕駛功能的汽車卻頻頻出事。近日,騰訊科恩實驗室公布一段視頻,視頻中研究人員成功利用特斯拉系統漏洞黑入汽車,幹擾控制駕駛員在行車途中操作。
針對未來車載互聯技術將帶來的安全隱患,9月27日,恩智浦聯合長安汽車、東軟集團成立“中國汽車信息安全共同興趣小組”,旨在推動以硬件為基礎的汽車安全行業標準設立。
恩智浦全球市場銷售資深副總裁兼大中華區總裁鄭力表示,通過該小組恩智浦將加強跟中國企業間的合作創新、更好將技術本地化。
對於汽車聯網技術隱患,目前技術只能做到盡量提升安全性能規避風險。“從聯網技術來說,沒有百分之百的安全,提高安全性只是讓技術達到一定水平,提升黑客破解、黑入的時間成本。” 恩智浦汽車事業部手機技術官Lars Reger說道。
目前,恩智浦的“4+1安全解決方案”主要通過無線接口、車內電子控制、網絡通信以及應用方面處理方面控制提升安全性能。
東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兼網絡安全事業部總經理楊紀文認為提升無人駕駛的安全性能並不存在短板理論,必須從起點、管道以及雲端做到全方位防護,黑客可能從任何角度切入漏洞獲取信息。“安全就是一個貓捉老鼠的過程,不斷提升自己防禦能力,結合人工智能技術、大數據才能完成智能化。”
而未來無人駕駛的安全對於車企而言是長期博弈的過程。Reger認為未來要保障無人駕駛技術的安全性,並不能一勞永逸,而是需要傳統車企與軟件開發方的配合。“定期返修升級能夠檢索修複可能會被攻擊的漏洞,如果你認為已經萬無一失,那別人就會走到你前面,所有這些安全性能技術上都能夠達到,只是需要從整個產業中鋪開。”Reger對包括第一財經在內媒體說道。